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遮拦(遮攔)  拼音:zhē lán
阻挡。如:「口没遮拦」。《三国演义》第五回:「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也作「遮护」。
《國語辭典》:没遮拦(沒遮攔)  拼音:méi zhē lán
没有阻拦。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一味的将言语摧残。」
《高级汉语词典》:厮遮拦
相拦阻,阻挡
《国语辞典》:口没遮拦(口没遮拦)  拼音:kǒu méi zhē lán
说话没有顾忌,有什么说什么。《红楼梦》第四九回:「我说昵,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上就接了案了。」也作「口无遮拦」。
《国语辞典》:口无遮拦(口无遮拦)  拼音:kǒu wú zhē lán
说话没有顾忌,有什么说什么。如:「小孩子讲话往往口无遮拦,别见怪!」也作「口没遮拦」。
《高级汉语词典》:忌惮遮拦
顾虑遮掩
《國語辭典》:周遮  拼音:zhōu zhē
1.遮掩。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胡旋女〉:「倾天侧地用君力,抑塞周遮恐君见。」
2.话多的样子。唐。白居易 老戒诗:「矍铄誇身健,周遮说话长。」《聊斋志异。卷二。婴宁》:「饭熟已久,有何长言,周遮乃尔?」
3.周遭、周围。宋。吕渭老〈选冠子。风约晴云〉词:「诉一春心事,燕子周遮来了。」
《漢語大詞典》:蔽捍
亦作“ 蔽捍 ”。
(1).屏障;屏藩。 汉 桓宽 盐铁论·地广:“故边民百战而中国恬卧者,以边郡为蔽扞也。”后汉书·西域传·车师:“ 北匈奴 呼衍王 率兵侵后部,帝以 车师 六国接近北虏,为 西域 蔽扞,乃令 敦煌 太守发六国兵……救之。”
(2).遮拦;护卫。诗·小雅·桑扈“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汉 郑玄 笺:“王者之德乐贤知在位,则能为天下蔽捍、四表患难矣。”三国志·吴志·程普传:“ 策 尝攻 祖郎 ,大为所围, 普 与一骑共蔽扞 策 。”新唐书·忠义传上·常达:“ 贵 忿,举笏击其面, 达 不为慑,亦拔刀逐之, 赵弘安 为蔽捍,乃免。”
《漢語大詞典》:阑遮(闌遮)
犹遮拦。 宋 梅尧臣 《拣花》诗:“金鞍结束果下马,低枝不碍无阑遮。”
分類:遮拦
《國語辭典》:栏杆(欄杆)  拼音:lán gān
1.竹木或金属条编成的栅栏。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也称为「阑干」、「阑槛」、「栏干」。
2.古称在女子衣服的缘边,以丝织成花纹交错的装饰物。似今日的蕾丝花边。
3.泪水纵横的样子。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栏杆,梨花一枝春带雨。」
分類:栏杆遮拦
《國語辭典》:校猎(校獵)  拼音:jiào liè
用栅栏把禽兽围住,再猎取之。《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
《國語辭典》:遮罗(遮羅)  拼音:zhē luó
以网罗拦捕。唐。韩愈〈石鼓歌〉:「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也作「遮逻」。
《國語辭典》:梐枑  拼音:bì hù
用木头交互制成的障碍物。古代多置于官署前,用以遮拦行人。《周礼。天官。掌舍》:「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也称为「梐梱」。
《漢語大詞典》:遮列
亦作“ 遮迾 ”。亦作“ 遮迣 ”。亦作“ 遮厉 ”。
(1).列队遮拦。汉书·鲍宣传:“凡民有七亡……部落鼓鸣,男女遮迣,六亡也。”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迣,古列字也。’言闻桴鼓之声以为有盗贼,皆当遮列而追捕。” 汉 马融 《围棋赋》:“先据四道兮保角依旁,缘边遮列兮往往相望。”后汉书·舆服志上:“诸侯王法驾,官属傅相以下,皆备卤簿,似京都官骑,张弓带鞬,遮迾出入称促。”《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夫帝王之居,外则饰周卫,内则重禁门,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后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遮列而后转轂,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进迫遮迾,却属輦輅。” 李善 注引 服虔 《通俗文》:“天子出,虎賁伺非常,谓之遮迾。”一本作“ 遮列 ”。周礼·夏官·大司马“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围禁” 唐 贾公彦 疏:“按《山虞》皆云,使地之民守其厉禁,谓遮厉之禁,不得非时入也。” 明 王祎 《卮辞》卷一:“民有七亡……部落团结,男女遮迣,六亡也。” 清 唐孙华 《叶忠节公挽诗》:“贼党服清名,罗拜争遮迾。”
(2).引申为阻挡,排斥。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独能説一经者,不在此列,谅由学官弟子,曹偶讲习,须以发策决科,其所撰箸,犹今经义而已,是故遮列使不得与也。”
《漢語大詞典》:要杜
遮拦堵塞。《汉书·赵充国传》:“臣恐 匈奴 与 羌 有谋,且欲大入,幸能要杜 张掖 、 酒泉 以絶 西域 ,其郡兵尤不可发。” 颜师古 注:“要,遮也。杜,塞也。”
分類:遮拦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