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1—1084 【介绍】: 宋蔡州上蔡人,初名焕斗,字择之。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全宋诗
祖无择(一○一○~一○八五,生年参《龙学文集》所附《龙学始末》及《咸淳临安志》卷八九),字择之,上蔡(今属河南)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历知南康军、海州,皇祐元年(一○四九)擢广南东路转运使,入直集贤院。五年知袁州,嘉祐初改知陕府,迁湖北转运使,入为中书舍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进龙图阁学士,知郑、杭二州。神宗立,知通进银台司。熙宁三年(一○七○)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六年(一○八三)分司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八年卒,年七十六。有《洛阳九老祖龙学文集》十六卷。《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祖无择诗,以宜秋馆校刊徐氏积学斋景宋钞本《祖龙学文集》(其中诗四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南昌彭氏知圣道斋钞本(简称彭本)。底本第五、六两卷收入之祖氏与他人和诗及从《至元嘉禾志》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九三四
祖无择(?——一○八五),字择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宝元元年登进士第,授承奉郎、通判齐州。历知南康军、海州。皇祐中,提点广南东路、荆湖北路刑狱,改广东转运使。入直集贤院,又出知袁州。英宗朝,纠察在京刑狱,迁左谏议大夫,进龙图阁学士。历知开封府及郑、杭二州。神宗立,知通进、银台司。为王安石所斥,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寻复光禄卿、秘书监、集贤院学士,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元丰八年卒。著有《龙学文集》。《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漢語大詞典》:直学士(直學士)
官名。 唐 置。凡官资较浅者,初入直馆阁,为直学士,班在学士下,待制上。新唐书·百官志二:“ 武德 后,五品以上曰学士,六品以下曰直学士,又有文学直馆,皆它官领之。”
《國語辭典》:龙图(龍圖)  拼音:lóng tú
1.河图。相传龙马从黄河中背负而出的图。《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燧人氏没,宓牺代之,受〈龙图〉,画八卦,所谓『河出〈图〉』者也。」
2.宋代龙图阁直学士的简称。如范仲淹进龙图阁直学士,羌人呼为「龙图老子」、包拯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官刚毅正直,后世称为「包龙图」。
《國語辭典》:河图(河圖)  拼音:hé tú
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据其文,以画八卦,称为「河图」。见《书经。顾命》汉。孔安国。传。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我阐河图,陈洛范,秉台衡。」又因河图字呈绿色,故也称为「绿图」。
《漢語大詞典》:阁学(閣學)
(1). 宋 代 显谟阁 、 徽猷阁 等阁直学士的省称。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龙图阁 学士旧谓之老龙,但称龙阁, 宣和 以前,直学士、直阁同为称,未之有别也。末年, 陈亨伯 为发运使……进直学士,佞之者恶其下同直阁,遂称龙学,于是例以为称。而 显謨阁 直学士、 徽猷阁 直学士欲效之,而难于称謨学、猷学,乃易为阁学。”
(2). 明 清 时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阁学:“ 明 殿阁词林记有殿学、阁学、詹学、翰学之名。国朝阁臣大拜,祇称中堂,或称相公,而内阁学士则称阁学。”
《漢語大詞典》:密学(密學)
枢密直学士的简称。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每吏部尚书补外,除龙图阁学士,户部以下五曹,则除枢密直学士,相呼谓之密学。”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戚密学 纶 初筮仕知 太和县 ,里俗险悍,喜构虚讼,公至,以术渐摩。”
《国语辞典》:虞允文  拼音:yú yǔn wén
人名。(西元1110~1174)字彬父,宋仁寿人。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金人入寇,虞允文督师江淮,有采石之捷,孝宗时拜相,封雍国公。卒谥忠肃。尝注《唐书》、《五代史》,著有《春秋讲义》及《奏议》、《诗文集》等。
《國語辭典》:集贤殿(集賢殿)  拼音:jí xián diàn
唐代设立的文学三馆之一,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等事的官署。原名「集仙殿」,至唐玄宗开元中改称为「集贤殿」。以五品以上为学士,宰相知院事。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旧唐书。卷一○六。列传。李林甫》:「即日林甫代九龄为中书、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
《國語辭典》:包龙图(包龍圖)  拼音:bāo lóng tú
包拯的别称。参见「包拯」条。
《國語辭典》:包公  拼音:bāo gōng
包拯的别称。参见「包拯」条。
《國語辭典》:北门学士(北門學士)  拼音:běi mén xué shì
唐自高宗乾封以后,召文士起草文词,参与朝政,以分宰相之权。由于常在北门等候召见,当时人便称为「北门学士」。《旧唐书。卷八七。列传。刘祎之》:「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宋。陆游〈寄题徐载叔秀才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