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法国(法國)  拼音:fǎ guó
France
国名。位于欧洲西部的共和国。参见「法兰西共和国」条。旧音ㄈㄚˋ ㄍㄨㄛˊ fà guó。
《国语辞典》:法国喜剧片(法国喜剧片)  拼音:fǎ guó xǐ jù piàn
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为有别于好莱坞的疯狂喜剧片、英国的黑色喜剧片等,而出现的名词。其特点是对话较少而语言幽默,动作滑稽却不庸俗。影片通过惹人发笑的故事,来褒扬、讽刺某种社会现象,阐述一定的人生哲理。旧音ㄈㄚˋ ㄍㄨㄛˊ ㄒㄧˇ ㄐㄩˋ ㄆㄧㄢˋ fà guó xǐ jù piàn
《国语辞典》:法国菜(法国菜)  拼音:fǎ guó cài
依法国特有的民俗、特产及口味,发展而成的传统烹调及料理。分古典高级菜及具地方色彩的家庭菜两类。特徵以葡萄酒、浓缩肉汁、香料为调味佐料。旧音ㄈㄚˋ ㄍㄨㄛˊ ㄘㄞˋ fà guó cài。
《漢語大詞典》: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又称“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法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资产阶级领导的包括农民和城市平民在内的第三等级,掀起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791年又制定了宪法。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国王,9月成立共和国。1793年1月处死国王,同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6月,资产阶级激进派雅各宾派取得政权,实行专政,颁布1793年共和制的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反革命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反法联盟的进攻,将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7月热月政变中,雅各宾派政权被推翻,大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革命高潮结束。这次革命对欧洲各国乃至其他大陆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漢語大詞典》:法国一八四八年革命
1848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2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七月王朝,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临时政府,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史称“法国二月革命”)。6月,巴黎工人阶级为抗议政府的反动政策,举行起义,但被镇压,革命转入低潮(详见“六月起义”)。同年12月,路易·波拿巴当选共和国总统。1851年12月,他发动政变,独揽大权,次年称帝,号为“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被法兰西第二帝国取代。
《國語辭典》:法国大革命(法國大革命)  拼音:fǎ guó dà gé mìng
西元一七八九至一七九九年发生于法国的平民革命。于一七八九年展开革命行动,发布人权宣言,推翻君主专制政体,进入民主共和政体,取消贵族与教士特权;至一七九九年拿破崙推翻督政政府,夺得法国政权而结束。也称为「法兰西革命」。
《漢語大詞典》:法国二月革命
见“法国一八四八年革命”。
《漢語大詞典》:法国一八四八年革命
1848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2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七月王朝,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临时政府,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史称“法国二月革命”)。6月,巴黎工人阶级为抗议政府的反动政策,举行起义,但被镇压,革命转入低潮(详见“六月起义”)。同年12月,路易·波拿巴当选共和国总统。1851年12月,他发动政变,独揽大权,次年称帝,号为“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被法兰西第二帝国取代。
《漢語大詞典》:法国国立行政学校
法国培养高级文官的学校。1945年创建于巴黎。招收对象主要为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在行政部门服务五年以上的文官。学制为三年。教学方式分实习和课堂教育两种。毕业生根据成绩分别进入政府上层或中层领导机构,充当行政官员或经济管理官员。
《國語辭典》:法国号(法國號)  拼音:fǎ guó hào
铜管乐器。起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最常用的是F调。为英语French horn的意译。为管弦乐团重要的铜管乐器,具有三个半八度的宽广音域,音色柔美,亦为木管五重奏的一员。现在的法国号,还附有按键,亦可作半音演奏。
分類:铜管乐器
《漢語大詞典》:圆号(圓號)
又名法国号。铜管乐器。管身圈成圆形,号嘴形似漏斗。初无活塞装置,称“自然圆号”,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流行“活塞圆号”。演奏时用左手按键,如将右手插入喇叭口,可减弱音量,并造成音色变化。
《漢語大詞典》:法国唯物主义
也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主要代表有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他们反对封建统治,提出彻底的无神论思想,肯定物质世界自身的存在,是当时西欧最进步的哲学。但他们的唯物主义基本上是机械论的和形而上学的。
《國語辭典》:公社  拼音:gōng shè
1.古制二十五家为社,称为「公社」。
2.古代祭祀的处所。《礼记。月令》:「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
3.自治团体的政治机关,或其统治区域。
4.法国、比利时等国地方政府的最小行政区。
5.法国的革命政府。
6.自治生产社区。
《国语辞典》:纪德(纪德)  拼音:jì dé
André Gide
人名。(西元1869~1951)法国小说家、剧作家、伦理家。出生于巴黎的新教徒家庭,十一岁丧父。曾任诺曼第市长、卢昂地方法院院长。一度倾向共产主义,访苏归来后力主反共。先后受象徵主义和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作品以探讨个人的道德冲突及当代政治社会面貌为主。获一九四七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地粮》、《浪子回家》、《伪币制造者》等。
《国语辞典》:拾穗  拼音:shí suì
1.收割后捡拾田中的遗谷。唐。杜甫〈暂往白帝复还东屯〉诗:「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金。宋九嘉〈途中书事〉诗二首之二:「终朝拾穗不盈把,只有流民如麦芒。」
2.十九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一幅画。以自然写实的方法,亲切的描绘出农家妇女拣拾遗穗的景象。
《国语辞典》:异乡人(异乡人)  拼音:yì xiāng rén
1.非本乡的居民,或指居住于他乡的游子。如:「这些异乡人既然有心安居下来,咱们就应尽力帮助他们。」
2.书名。现代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卡缪著的小说。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青年,对宗教、婚姻及社会习俗的怀疑与反抗意识,作者即因此书而荣获西元一九五六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国语辞典》:英国(英国)  拼音:yīng guó
国名。东濒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峡与法国相望,西北濒大西洋。参见「大不列颠暨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