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慈悲  拼音:cí bēi
佛教用语。慈,指给予众生安乐;悲,指拔除众生痛苦。南朝梁。沈约 忏悔文:「爰始成童,有心嗜欲,不识慈悲,莫辨罪报。」后泛指慈爱、悲悯。如:「慈悲为怀」。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哥哥,你只管里将我来棍棒临身,不住的拷打。难道你的肚肠能这般硬,再也没那半点儿慈悲的。」《西游记》第一回:「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红楼梦》第一六回:「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
《分类字锦》:业始慈悲(业始慈悲)
老学庵茟记唐高祖实录武德二年正月甲子下诏曰释典微妙净业始于慈悲
分类:释教
《国语辞典》:慈悲杀人(慈悲杀人)  拼音:cí bēi shā rén
大陆地区指安乐死。如:「医界反对慈悲杀人。」
《国语辞典》:慈悲为怀(慈悲为怀)  拼音:cí bēi wéi huái
以怜悯、宽容的心对待他人。如:「她慈悲为怀,决定不向肇事者提出民事赔偿。」
《國語辭典》:大发慈悲(大發慈悲)  拼音:dà fā cí bēi
大大地发出慈爱怜悯。《喻世明言。卷三七。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兄弟是为百姓请命的意思,还望老同年大发慈悲,就是兄弟也感之不尽了。」
《國語辭典》:慈悲为本(慈悲為本)  拼音:cí bēi wéi běn
指以慈爱、怜悯为本心。《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史臣曰:「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西游记》第三八回:「徒弟啊!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你怎的这等心硬?」
《分类字锦》:慈悲无量(慈悲无量)
观佛三昧经如来功德慈悲无量
分类:
《分类字锦》:起慈悲心
付法藏经乐华氏国王有一白象能灭怨敌若人犯罪令象蹋杀后时象厩为火所烧移象近寺象闻比丘诵法句经偈心便柔和起慈悲心后付罪人但以鼻嗅舌舐而去终不肯杀
分类:
《國語辭典》:慈云(慈雲)  拼音:cí yún
佛教用语。比喻慈心如云般的广大,庇荫著一切众生。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慈云吐泽,法雨垂凉。」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五。姑妄听之一》:「仰藉慈云之庇,庶宽雷部之刑。」
《國語辭典》:慈航  拼音:cí háng
佛教用语。佛、菩萨以慈悲之心普度众生脱离轮回的苦海。南朝梁。萧统〈开善寺法会〉诗:「法轮明暗室,慧海渡慈航。」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韵:「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
《國語辭典》:慈心  拼音:cí xīn
1.佛教用语。愿给予众生安乐的心。
2.仁慈的心。《红楼梦》第五回:「如此嘱吾,故发慈心,引彼至此。」
分類:慈悲
《國語辭典》:观世音(觀世音)  拼音:guān shì yīn
西方三圣之一。观察苦恼众生的音声,而循声解救,故称为「观世音」。参见「观世音菩萨」条。
《國語辭典》:悲愿(悲願)  拼音:bēi yuàn
佛菩萨由慈悲心所发出的誓愿。《五灯会元。卷一。八祖佛陀难提尊者》:「此子昔曾值佛,悲愿广大,虑父母爱情难舍,故不言不履耳。」
《國語辭典》:悲悯(悲憫)  拼音:bēi mǐn
慈悲怜悯。如:「她博爱大众、悲悯世人,受到众人敬仰。」
《漢語大詞典》:摄受(攝受)
(1).佛教语。谓佛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应此一千,现兹权实,随方摄受,孰能弘济。” 唐 慧能 《坛经·顿渐品》:“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弟子们都拜从禪师,惟愿慈悲摄受。”
(2).犹享受。 章炳麟 《五无论》:“佛説 郁单越洲 人,无妻妾田宅车马财物资具诸摄受,清寧耆寿,殊胜三洲。” 章炳麟 《五无论》:“有所暱爱则妬生,有所摄受则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