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常处(常處)
谓固定不变的处事之道。吕氏春秋·圜道:“ 黄帝 曰:‘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以言不刑蹇,圜道也。”
固定的地点。史记·五帝本纪:“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汉书·霍光传:“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僕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后汉书·乌桓鲜卑传:“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 宋 叶适 《黄瑞明谥简肃议》:“公儼然庄重,坐立有常处,不倾侧跛倚;语默有常节,不戏言苟笑。”
《國語辭典》:安常處順  拼音:ān cháng chǔ shùn
比喻安命運時勢之所趨,不拘泥執著,則生活常安適無憂。語本《莊子。養生主》:「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也作「安常履順」。
《國語辭典》:安常履順  拼音:ān cháng lǚ shùn
安於命運時勢之所趨,不拘泥執著,則生活常安適無憂。清。方苞〈二貞婦傳〉:「凡士之安常履順而自檢其身,與所以施於家者,其事未若二婦人之艱難也,而乃苟於自恕,非所謂失其本心者與?」也作「安常處順」。
《國語辭典》:萬幾  拼音:wàn jī
幾,事情初萌發時。萬幾常指國家元首所治理的政務繁多。《書經。皋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漢。孔安國。傳:「幾,微也,言當戒懼萬事之微也。」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咱今日萬幾稍暇,不免巡官走一遭。」也作「萬機」。
《漢語大詞典》:南北人
礼记·檀弓上:“今 丘 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郑玄 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后因以“南北人”指居无常处、行踪不定的人。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之三:“ 甫 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
《國語辭典》:鶉居  拼音:chún jū
比喻居無定所。《莊子。天地》:「夫聖人鶉居而鷇食,鳥行而無彰。」
《漢語大詞典》:寝阁(寢閣)
(1).古代帝王日常处理政事的便殿。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崇政殿 宿卫士作乱於殿前,杀伤四人,取準备救火长梯登屋入禁中,逢一宫人,问:‘寝閤在何处?’宫人不对,杀人。” 宋 岳飞 《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陛下比者寝閤之命,圣断已坚,咸谓恢復之功指日可冀,何至今日尚未决策北向?”
(2).搁置。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顷 江 南岁饥,贷种粮数十万斛,且屡经寝阁,而转运司督索不已。”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官狥私而曲断,吏受賕而寝阁。”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慈安皇太后圣德:“外省军报,及廷臣奏疏寝阁者,闻中宫一言,未尝不立即省览。”
《漢語大詞典》:瓶居
语本 汉 扬雄 《酒箴》:“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常近危。”汲水瓶常处井边,极易破碎。后以“缾居”比喻危险的处境。 宋 苏轼 《和陶东方有一士》:“缾居本近危,甑坠知不完。”
《漢語大詞典》:露幕
营帐,幕府。军旅行无常处,所在为营,故称。 唐 卢纶 《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诗:“露幕拥簪裾,台庭饯 伯鱼 。”
《漢語大詞典》:担惊忍怕(擔驚忍怕)
担心害怕。谓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亦作“ 担惊受恐 ”、“ 担惊受怕 ”。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早知道这般的担惊受恐,我可也图甚么衣紫拖朱。”《水浒传》第二五回:“你们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处,不担惊受怕,我却有一条妙计,只是难教你。” 欧阳予倩 《屏风后》:“担惊受怕的一晚,就是我生平最甜蜜的一天!”
《國語辭典》:神經戰  拼音:shén jīng zhàn
一種心理戰。指有計畫的運用宣傳和其他方法,影響敵人精神意志,打擊其信心、瓦解其志氣,從而獲致勝利。孫子兵法上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即是此種心理戰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