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和事
调解纷争。 清 李渔 《慎鸾交·计竦》:“你既肯悔过,我这和事老人只得要做了。” 赵树理 《张来兴》:“我只当是他们两个人又闹什么纠纷,便跟了去准备为他们和事。”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 白大嫂子 ﹞听了 韩长脖 的一句话,无缘无故闹起来,自己也觉得对不住当家的,捎带也对不起这个和事的大个子。”
《國語辭典》:和事老  拼音:hé shì lǎo
调解争端的人。如:「请你替我们做个和事老。」也作「和事佬」。
《漢語大詞典》:和事草
葱的别名。 宋 陶谷 清异录·和事草:“葱和美众味……所以文言曰和事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葱:“菜伯,和事草……诸物皆宜,故云菜伯,和事。”
《國語辭典》:和事佬  拼音:hé shì lǎo
替人调解争端的人。如:「组长是公司有名的和事佬,同事间一有争执,就会主动帮忙调解。」
《國語辭典》:和事老  拼音:hé shì lǎo
调解争端的人。如:「请你替我们做个和事老。」也作「和事佬」。
《國語辭典》:和事天子  拼音:hé shì tiān zǐ
唐代中宗因不辨是非对错,只一味的敷衍和稀泥,故时人称之为「和事天子」。《资治通鉴。卷二○九。唐纪二十五。中宗景龙三年》:「至是,楚客更愤怒作色,自陈忠鲠,为琬所诬。上竟不穷问,命琬与楚客结为兄弟以和解之,时人谓之『和事天子』。」
《國語辭典》:遗迹(遺跡)  拼音:yí jī
1.前人所遗留的陈迹。《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先民遗迹,来世之矩。」《红楼梦》第二回:「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
2.心相知而迹相忘。《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
3.比喻弃而不顾。《国语。楚语下》:「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
《國語辭典》:遗迹(遺蹟)  拼音:yí jī
前人所遗留下来的事迹。清。邵长蘅〈夜游孤山记〉:「林逋一布衣,垂六百馀年,遗迹顾今尚存,何邪?」
《國語辭典》:怀古(懷古)  拼音:huái gǔ
追念古人古事。《北史。卷四二。常爽传》:「景经涉山水,怅然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而怀古。」
《國語辭典》:风采(風采)  拼音:fēng cǎi
风姿文采。《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
《國語辭典》:忌讳(忌諱)  拼音:jì huì
1.避忌、隐讳某些言语或举动。《红楼梦》第六○回:「人家还没拿进个什么儿来,就说使不得,不乾不净的东西忌讳。」《老残游记》第一三回:「我知道黄老爷是没忌讳的人,只管哭,不要紧的。」
2.北方方言。指醋。以酒发酵或以米、麦、高粱等酿成的酸味液体。
《國語辭典》:关系(關系)  拼音:guān xì
关联、影响。《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冯君瑞是我内地生员,关系朝廷体统;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也作「关系」。
《國語辭典》:关系(關係)  拼音:guān xì
1.事物间的连带作用。如:「关系企业」。
2.影响、牵涉。《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这是新章课吏,关系他们前程,务要秘密才好。」也作「关系」。
《國語辭典》:渊薮(淵藪)  拼音:yuān sǒu
渊,鱼所居之处。薮,兽所聚之处。渊薮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后汉书。卷二六。伏湛传》:「智略谋虑,朝之渊薮。」
《國語辭典》:偏废(偏廢)  拼音:piān fèi
偏重或废弃某一方面。如:「工作和娱乐不可偏废,否则必出问题。」晋。陆机〈策问秀才〉:「一气偏废,则万物不得独成。」宋。胡仔《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九。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漢語大詞典》:百职(百職)
各种职位和事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自 周 衰,官失而百职乱, 战国 并争,各变异。” 汉 蔡邕 《月令问答》:“《月令》《周官》,并为时王政令之记,异文而同体,官名百职,皆《周官》解。” 唐 权德舆 《答杨湖南书》:“书命者,古先哲王之所以发德音而赋百职。”
《國語辭典》:逃避  拼音:táo bì
闪躲一旁而不敢面对事实。如:「你一昧的逃避,也不是办法呀!」
《漢語大詞典》:尊事
尊敬地对待和事奉。诗·大雅·行苇序:“ 周家 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晋书·礼志上:“天子尊事郊庙,故冕而躬耕。”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以见此人尊事前辈,不敢轻老成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