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去就  拼音:qù jiù
1.取捨。《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
2.擔任官職或不擔任官職。
3.體統、禮數。宋。洪邁《夷堅乙志。卷四。趙士藻》:「汝曹為士大夫,當知去就。」
4.行為舉動。《三國志。卷十六。魏書。杜畿傳》:「且觀畿去就,於門下斬殺主簿已下三十餘人。」
《國語辭典》:去就之分  拼音:qù jiù zhī fèn
取捨或進退間的分際。《漢書。卷六十六。楊敞傳》:「漂然皆有節概,知去就之分。」
《國語辭典》:没去就(沒去就)  拼音:méi qù jiù
沒分寸、不明事理。《董西廂》卷三:「你咱說謊,我著甚痴心沒去就,白甚只管久淹蕭寺?」
分類:事理
《國語辭典》:進退  拼音:jìn tuì
1.前進或後退。如:「進退不得」。晉。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魏書。卷四二。列傳。酈範》:「腹背受敵,進退無途。」
2.和尊長、客人等見面、告退之類的禮儀。《論語。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禮記。內則》:「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應唯敬對進退周旋慎齊。」
3.出仕或退隱。《孟子。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宋。葉適 故知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士施公墓誌銘:「進退以義,士之節也;枉道干進,士之恥也。」
4.任用或罷免。唐。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坐於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明史。卷一七九。列傳。鄒智》:「然或進退一人,處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陰執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5.使之進退,猶言指揮。《宋史。卷三六五。列傳。岳飛》:「飛還兵于舒以俟命,帝又賜札,以飛小心恭謹、不專進退為得體。」
《漢語大詞典》:就谷(就穀)
谓荒年到有收成的地方去就食。周礼·地官·廪人:“若食不能人二鬴,则令邦移民就穀。” 郑玄 注:“就都鄙之有者。”后汉书·刘嘉传:“ 嘉 手杀 湛 ,遂到 云阳 就穀。”
《國語辭典》:趋舍指凑(趨舍指湊)  拼音:qū shě zhǐ còu
人的去就行止。《淮南子。原道》:「凡人中壽七十歲,然而趨舍指湊,日以月悔也,以至於死。」
《國語辭典》:一览无遗(一覽無遺)  拼音:yī lǎn wú yí
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無遺漏。如:「登臨山頂,俯瞰市區,全景一覽無遺。」也作「一覽無餘」。
《漢語大詞典》:赶斋(趕齋)
(1).佛寺布斋时前去就食。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二折:“我去寺中赶斋去,得的一分斋饭,与我浑家食用。”川剧《评雪辨踪》首场:“心宁志坚,配夫 蒙正 一秀才,破衣难遮盖,空负腹中才,寺中去赶斋。”
(2).指僧人化斋。《西游记》第四七回:“ 三藏 躬身道:‘老施主,贫僧不是赶斋的。’”
《漢語大詞典》:水照云光
近地平线处阴沉灰色的天空,是由云受海面颜色反射而产生,因而当在覆盖着冰的海洋上看去就像是未冻结的水面
由于空旷水域没有光的反射而在水天接触区域产生的黑暗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