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詳盡  拼音:xiáng jìn
詳細且完全。《北史。卷一○○。序傳》:「若文之所安,則因而不改,不敢苟以下愚,自申管見。雖則疏野,遠慚先哲,於披求所得,竊謂詳盡。」
《漢語大詞典》:全用
谓功用齐备无遗。《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漢語大詞典》:卷土
(1).尘土卷起。
(2).卷地皮。谓搜夺无遗。 前蜀 韦庄 《秦妇吟》:“入门下马若施风,罄室倾囊如卷土。”
分類:尘土无遗
《漢語大詞典》:泻瓶(瀉瓶)
原为佛教语。谓传法无遗漏,如以此瓶之水倾泻入他瓶。艺文类聚卷七八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胜殿密响,泻瓶杨芬。” 唐 玄奘 《谢〈圣教序〉表》:“才异 马鸣 ,深愧泻瓶之敏。”
《漢語大詞典》:该尽(該盡)
完备无遗。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月受日光:“其遡於日乎,谓月为遡日,理固该尽矣,而不如 沈括 之语能发越其状,使闻者豁然也。”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易〉书》:“且夫之为书,广大悉备,一爻之中,具有天下古今之大,而注解之文,岂能该尽。”
分類:完备无遗
《漢語大詞典》:写瓶(寫瓶)
佛教语。谓传法无遗漏,如水之从此瓶泻于他瓶。语出大般涅槃经卷四十:“我所説十一部经,一经於耳,曾不再问,如写瓶水,置之一瓶。” 唐 李俨 《道因法师碑》:“写瓶均美,传灯在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萨罗国:“后学冠世,妙辩光前,我惟衰耄,遇斯俊彦,诚乃写瓶有寄,传灯不絶,法教弘扬,伊人是赖。”
《國語辭典》:一览无遗(一覽無遺)  拼音:yī lǎn wú yí
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無遺漏。如:「登臨山頂,俯瞰市區,全景一覽無遺。」也作「一覽無餘」。
《國語辭典》:洞烛入微(洞燭入微)  拼音:dòng zhú rù wéi
對事物的觀察無所不至,纖細無遺。如:「會議上,唯獨他洞燭入微地點出計畫不足之處,纖細心思備受主管賞識。」
《國語辭典》:察察而明  拼音:chá chá ér míng
於細微處觀察無遺,而自以為精明。《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上。張蘊古傳》:「勿渾渾而濁,勿皎皎而清,勿沒沒而闇,勿察察而明。」也作「察察為明」。
《漢語大詞典》:澈底澄清
谓完全清楚,毫无遗漏。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如今这个人的来歷是澈底澄清的明白了。”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 安太太 早把这事告诉了他一个澈底澄清。”
《漢語大詞典》:涤地无类(滌地無類)
荡涤无遗。形容清除得彻底。后汉书·隗嚣传:“﹝ 王莽 ﹞使四境之外,并入为害,缘边之郡, 江 海之濒,涤地无类。” 李贤 注:“涤,荡也,荡地无遗类也。”
《國語辭典》:疏而不漏  拼音:shū ér bù lòu
語本《老子》第七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後以疏而不漏比喻法網雖寬大鬆散,但絕不會讓犯罪者逃脫。《北史。卷九四。高麗列傳》:「暨箕子避地朝鮮,始有八條之禁,疏而不漏,簡而可久,化之所感,千載不絕。」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三三齣:「天網疏而不漏,張敏這廝呵!你為人太不悛,從前作過,赦後結冤,萬剮凌遲誰見憐!」亦指內容簡要卻不遺漏。《隋書。卷一八。律曆志下》:「疏而不漏,綱要克舉。」唐。劉知幾《史通。卷五。補註》:「范曄之刪後漢也,簡而且周,疏而不漏,蓋云備矣。」
《漢語大詞典》:连汤带水(連湯帶水)
比喻全部,无遗留。 方之 《内奸》:“甚至,他把 田主任 如何当上所长等等废话,都连汤带水倒了出来。”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 姚长庚 段上事忙,天天戴着星星才回家,老婆也要连汤带水,啰里啰喀,一样一样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