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六句
诗文茵畅毂驾我骐馵笺此上六句者国人所矜
分类:六句
《漢語大詞典》:五杂俎(五雜俎)
亦作“五杂组”。 古乐府名。三言六句,以首句名篇。其词曰:“五杂俎,冈头草。往復还,车马道。不获已,人将老。”后人仿其作,成为诗体的一种。见 明 冯惟讷 古诗纪·统论。 唐 颜真卿 有《三言拟五杂组》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论杂体,则有风人、藁砧、五杂俎。”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杂体诗》:“按诗有杂体:一曰抝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十五曰五杂俎体。”
《漢語大詞典》:醉扶归(醉扶歸)
曲牌名。南、北曲仙吕宫过曲。南曲全曲六句,四十一字,六韵。北曲全曲六句,三十五字,六韵。
《漢語大詞典》:中联(中聯)
指律诗的第三句至第六句,即颔联与颈联。《平山冷燕》第六回:“起句完了,中联结句尚要推敲。”
《國語辭典》:何满子(何滿子)  拼音:hé mǎn zǐ
1.人名。唐玄宗时歌者,沧州(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擅长作曲,歌声婉转。后因故被玄宗处死,临刑前曾作曲赎死,仍不得赦免。
2.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唐玄宗时歌者何满子临刑前所作。或作〈断肠词〉、〈河满〉、〈河满子〉。
3.曲牌名。南曲入小石调,句法与词法同。
4.诗名。唐代白居易所撰。以描述开元中沧州歌者何满子临刑所进之曲。全诗为:「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调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漢語大詞典》:何满(何滿)
即 何满子 。 唐 元稹 《何满子歌》:“ 何满 能歌声宛转, 天宝 年中世称罕。婴刑繫在囹圄间,下调哀音歌愤懣。梨园弟子奏 玄宗 ,一唱承恩羈网缓。便将《何满》为曲名,御谱亲题乐府纂。”参见“ 何满子 ”。
《漢語大詞典》:三韵(三韻)
(1).诗之一体。每首六句,隔句用韵。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餘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鑾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 庐山 菴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律诗至百五十韵者,有律诗止三韵者。”
(2).指曲一句六字三用韵。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西厢:“ 元 人 周德清 评《西厢》云:六字中三用韵,如:‘玉宇无尘内,忽听一声猛惊。’及‘玉驄娇马内,自古相女配夫。’此皆三韵为难。”
《漢語大詞典》:凤凰阁(鳳凰閣)
(1).华美的楼阁。 宋 周邦彦 《醉落魄》词:“香满衣襟,月在凤凰阁。”
(2).词牌名。双调,六十八或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宋 柳永 、 叶清臣 等有此作。参阅《词谱》卷十五。
(3).曲牌名。商调引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第四一出和 高明 《琵琶记》第二五出等有此曲。
《漢語大詞典》:谢池春(謝池春)
词牌名。又名《风中柳》《高丽史》《风中柳令》《玉莲花》《卖花声》。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亦有六十四字,五仄韵,以及六十四字,四仄韵的变体。
《漢語大詞典》:抛毬乐(抛毬樂)
(1).原为五言六句, 唐 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 刘禹锡 ,四十字者始于 冯延巳 ,四十二字者见《云谣集杂曲子》无名氏词,皆平韵。至 柳永 以旧曲名创为新调,始有双调一百八十七字体,仄韵。 唐 刘禹锡 《抛毬乐》词之二:“幸有《抛毬乐》,一桮君莫辞。”参阅《词谱》卷二。
(2).曲牌名。一名《綵楼春》。属北曲黄钟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漢語大詞典》:醉妆词(醉妝詞)
词牌名。 前蜀 后主 王衍 创此调。一段,六句,二十二字,三仄韵。
《漢語大詞典》:抛球乐
同“抛毬乐”。原为五言六句,唐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四十字者始于冯延巳,四十二字者见《云谣集杂曲子》无名氏词,皆平韵。至柳永以旧曲名创为新调,始有双调一百八十七字体,仄韵。  2.曲牌名。一名《彩楼春》。属北曲黄钟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六句义
【佛学大辞典】
(名数)胜论本师所立,至末师而为十句义。(参见:胜论宗)
三十六句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上四句各有四句。即一冥机冥应,二冥机显应,三冥机亦冥亦显应,四冥机非冥非显应。馀三机亦如此,即成十六句。而机既召应,则应亦有十六句。即一冥应冥机,二冥应显机,三冥应亦冥亦显机,四冥应非冥非显机。他三句亦如此,因之机应各十六,合成三十二句,于此加根本之四句成三十六句之机应。见玄义六之一。
六句──依正无碍六句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六道众生,因有漏业,而感生死之身,即依秽恶国土而住;诸佛菩萨,因无漏清净业,而感法性之身,即依清净国土而住,今云依正无碍者,盖言诸佛居常寂光土,而于果后示现,下三国土,及九界身,化诸众生,以不思议神通之力,或身中现土,土中现身,身土圆融,变现自在,故名依正无碍。(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有漏业者,谓六道众生,由所作业,漏落生死也。无漏业者,谓二乘、菩萨,由修戒定慧清净之业,不漏落生死也。常寂光土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也。下三国土者,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以对上常寂光土,故云下也。九界者,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
〔一、依内现依〕,依内现依者,谓于一国土复现一切国土也。如成就品偈云:一一尘中难思刹,随众生心普现前,一切刹海靡不周,如是方便无差别。是也。(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今略言刹即国土也。)
〔二、正内现正〕,正内现正者,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身也。如僧祇品偈云:于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如一毛端一切尔,如是乃至遍法界。是也。
〔三、正内现依〕,正内现依者,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国土也。如经偈云:于一微细毛孔中,不可说刹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诸刹,诸刹不能遍毛孔。是也。
〔四、依内现正〕,依内现正者,谓于一切国土复现一切身也。如现相品偈云:一切刹土微尘数,常现身云悉充满,普为众生放大光,各雨法雨称其心。是也。
〔五、依内现依正〕,依内现依正者,谓于国土微尘中,现无数佛身,复现一切佛刹。如现相品偈云:一一尘中无量身,复现种种庄严刹。是也。
〔六、正中现正依〕,正中现正依者,谓于自身中即现诸佛之身,复现诸佛国土。如成就品偈云:一切刹土入我身,所住诸佛亦复然,汝应观我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是也。(所住诸佛,即现正也。示佛境界,即现依也。)
卫世师,计六句生
【三藏法数】
梵语卫世,华言无胜。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时人以其昼避声色,匿迹山薮;夜绝视听,方行乞食,有似鸺鹠鸟,故名鸺鹠仙人。及获五通,遂说论十万偈。谓證菩提,便欣入灭。六句生者:一者实,谓诸法体实,为德业所依;二者德,即道德也;三者业,即作用也;四者大有,谓实、德、业同一有也;五者同异,谓如地望地是同,望水即异,水火风等亦然;六者和合,谓诸法和合,如鸟飞空,忽至树枝,住而不去,法亦如是,由和合故,令有住也。(五通者,足不履地、知人心命、回眼千里、呼名即至、石壁无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