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1 【介绍】: 宋僧。台州临海人。俗姓薛,号智涌,世称虎溪尊者。七岁出家,十六具戒,从安国惠师学天台教义。后居台州白莲寺,讲演二十余年,学者争归之。有《止观圆宗记》、《解十不二门枢要》、《虎溪前后集》等。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了然号智涌。出家郡之白莲寺。讲演天台教观二十馀年。精励后学白业潜修。日惟一餐常坐达旦。一夕梦。二龙云中交戏空际忽然化为神人。从空而降谒师。且于衣袖出一书示曰。师七日后当行西归。了然既寤知是往生之应。乃挝鼓集众。登座说法遗嘱后事。已而书偈曰。因念佛力得生乐国。凡汝诸人可不自逸。即索浴更衣。命众同声诵弥陀经。至西方世界倏然而化。一众皆闻天乐之音盈空。祥光烛于天表。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了然。台临海薛氏子。处胎十三月而生。十六具戒。从安国惠师。学教观得要领。尝梦坐盘石泛大海。望大士坐山上竹林间。师正立。说百偈以赞。觉忆其半。自是顿发辩才。侍安国迁白莲。未几去。谒明智。凡有所论。皆首肯之。因举住广严。师曰。吾不当负所得。卒为安国嗣。居山二十四年。学者尝五六百人。绍兴戊午。宁海建大会。有使者持牒来。曰。兜率天请师说法。师曰。此间法会未终。使曰。符不可缓。当先其次者。即毁师名而去。辛酉五月。梦两龙戏空中。一化为神人。袖出书曰。师七日当行。师唯唯。既寤。集众说法。且曰。因念佛力。得归极乐。吾徒勉之。即沐浴更衣。与众同诵阿弥陀经。至西方世界而逝。众闻天乐腾空。祥光四烛。葬东冈。锡号智涌。师平生多异迹。郡祈雨于玉溪。众苦路险。师咒龙使移之。是夜风雨大作。旦见潭在所。指夷坦处。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了然,号志涌,出家郡之白莲寺。讲演天台教观二十馀年,精励后学,白业潜修。日惟一餐,常坐达旦。一夕梦二龙云中,交戏空际,忽然化为神人,从空降谒,且于衣袖出一书示曰:“师七日后行当西归。”了然既寤,知是往生之应,乃挝鼓集众,登座说法,遗嘱后事,已而书偈曰:“因念佛力,得生乐国,凡汝诸人,可不自逸。”即索浴更衣,命众同声诵《弥陀经》至西方世界,倏然而化,一众皆闻天乐之音盈空,祥光烛于天表。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了然者,合肥西门外三里庵僧也。目不识字,口不谭经,但日诵佛号。年七十九,一日趺坐说偈,曰:“我今去,我今去,不向幽泉一直路。直上西方见如来,好认来时真面目。”垂首奄然,与声俱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二
释道富,字了然,钱塘人也。妙岁离尘,始习经论。朗然明彻,不滞于怀。长事游参,名山耆宿,多所印契,声誉攸畅。嘉靖时,奉剳付来主净慈。至则修葺山门,整理颓废。粗有端绪,而海氛不靖。倭寇日炽,遂围杭城。巡抚李天宠将废楼钟以为兵器,且欲焚寺,恐屯倭冠。富闻之,抱寺敕泣于辕门,以求庇护。巡抚卒为感动,因之获免。先是昭庆寺已罹灾燹,折毁之命,势将及净慈,非富之精诚泣恳,不同付劫灰者几希。当哭请时,人多危之,咸谓:“兵戎大事,况禦外寇,国土不存,钟于何有。抚军生杀在手,不幸而犯其怒,责以贻误戎机,罪且不赦,可奈何乃。”富振励直前,以为“无钟是无寺,无寺是无僧无佛也。吾宁舍身,以饵虎口耳!虽白刃可蹈,百折不回也。矧哀而求之者,未必即罪,罪亦末必即死乎!”及请之而得,人又感称:“富具大愿力,真勇智,非庶几徼倖者,所能企及也。”
释能弘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能弘。号了然关主。以生平多病。所至辄掩关。故得是称。实密藏开公之落发师也。师雅与紫柏尊者善。开公以师。故得事紫柏尊者。万历癸未。师掩关东塔。紫柏时栖止焉。相与体究向上事。开发良久。无何紫柏北行。师命开公追随焉。嘱曰。善事此翁。倘得㘞地一声幸相闻。以为吾门庆。会楞严新复迎。师关于东静室。紫柏故居也。师体貌清羸。神气和粹。最喜诱接人。少年研精教义。久之弃去。参云谷和尚。看无字话。间有发明。而不自肯。然从此教义益彻。每拈经论旨趣示人。直截明快。闻者无不击节。其后理会德山托钵因缘。紫柏示以偈曰。托钵因缘不甚难。耳边密启即幽关。师疑益甚。至是开公禁足台山龙翻石。一夕梦五齿落掌上。血迹宛然。阅数日得师书。备相诲切中。及前话通所得。且请紫柏印诀。开公以师所见头过尾不过。不相肯也。报书既达。师遂迁化。开公闻讣于东昌。时紫柏结夏灵岩。梦双幢一倒于南。一倒于北。次日开公至。以师讣及台山无边老宿之讣告。师之化也。合掌呼达观师垂光摄我。至于二四。无边亦然。一念感通。万里不隔。水月交光。针石相引。宁为异哉。师。姓某氏。嘉兴王店人。生嘉靖癸卯。化万历戊子。世寿四十六。僧腊三十。晚蒙圣母千佛袈裟之赐。开公奉灵骨。塔楞严方丈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尼僧。嘉庆间偕一僧至四川酉阳,修行于甘溪石家坝之观音阁。据传,了然原为江湖绳妓,习拳术于汉口,号称无敌。僧未出家时与之交好,后破家产,遂相从出家。精通骨伤科,常以术疗贫。里中冉崇贤,攀树折腰,伤势极重,家人惊号,以为必死。了然先施手法为其接续断骨,继敷以伤药,竟得无恙。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了然,字月辉。姓雷氏,宝应人也。赋性坚忍,不慕浮荣。少游盱眙,入一兰若,林木幽静,耽憩忘归。遂尔舍身,研求梵典,精进无已。既受具足,持律尤严,发脚行方,遐迩企止。道光丁未来主焦山,时定慧寺殿宇倾敝,欲事修葺。岁在己酉,江水暴涨,漂没无算,民力穷困,物食维艰,势难兴举。会大府陆公立夫,雅契名山,崇修福果。彭都转玉雯养疴庵中,从容告语,曲为陈说,终如所请。因访匠求木,计日程工,隆隆大雄,更超前矩。乃岁不一周,粤寇东下,镇江失守,居民惶恐,纷纷迁避。山中旧侣,各谋远徙,咸相怵曰:“贼已登金山矣,此必不免,盍去诸?”了然独毅然曰:“若吾属皆去,如此山何。”吾将往说之。因与其徒悟春诸人议曰: “怯者弗留。”强志坚决死守弗去者,得同志十二人,曰:悟春、凡涤、超尘、一诚、智林、明道、凡超、了因、净因、木森、圣举,皆矢誓居守。
《國語辭典》:了然  拼音:liǎo rán
清楚、明瞭。唐。白居易〈睡起晏坐〉诗:「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将军以军数开解,使其了然无疑,然后大事可成。」也作「瞭然」。
《國語辭典》:瞭然  拼音:liǎo rán
清楚、明瞭。如:「这件事情谁是谁非,他早就瞭然于心。」也作「了然」。
《國語辭典》:一目了然  拼音:yī mù liǎo rán
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如:「这张平面图让人对本栋大楼的配置一目了然。」也作「一目瞭然」。
《國語辭典》:一目瞭然  拼音:yī mù liǎo rán
看一眼就能完全清楚。《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瞭然。」也作「一目了然」。
分類:一看清楚
《漢語大詞典》:一见了然(一見了然)
犹一目了然。 元 陈栎 勤有堂随录:“ 程泰 之《禹贡图》,不愜人意,不能使人一见了然。” 清 戴名世 《中西经星同异考序》:“考其同异多寡,为古歌西歌以著之,使览者一见了然。”
《国语辞典》:了然不惑  拼音:liǎo rán bù huò
非常清楚而不疑惑。《红楼梦》第一回:「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國語辭典》:爽然  拼音:shuǎng rán
1.失意茫然的样子。《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太史公曰》:「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2.清爽的样子。唐。李白 游秋浦白笴陂诗二首之二:「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初刻拍惊奇》卷二○:「李克让看见湖山佳胜,宛然神仙境界,不觉心中爽然。」
3.豁然开悟的样子。《聊斋志异。卷一一。晚霞》:「端始爽然自悟;然恐晚霞恶其非人,嘱毋勿复言。」
《國語辭典》:爽然若失  拼音:shuǎng rán ruò shī
失意茫然,不知所从。如:「原本到手的胜利又飞了,大家不觉爽然若失。」也作「爽然自失」。
《國語辭典》:洒然  拼音:xiǎn rán
1.吃惊的样子。《庄子。庚桑楚》:「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
2.寒冷的样子。《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二。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宋。范仲淹〈鄠效友人王君墓表〉:「时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壶之中。」
3.肃然起敬的样子。《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是日观范雎之见者,群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
《漢語大詞典》:悟空
佛教语。谓了然于一切事物由各种条件和合而生,虚幻不实,变灭不常。 唐 沈佺期 《驩州南亭夜望》诗:“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身世已悟空,归途復何去?”
《國語辭典》:知来藏往(知來藏往)  拼音:zhī lái cáng wǎng
《易经》上指用蓍草卜卦,德同神知,能够知来藏往。语本《易经。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后比喻通晓未来及过去的事。宋。朱熹〈记疑〉:「愚谓心之有思乃体之有用,所以知来藏往、周流贯彻而无一物之不该也。」清。龚自珍〈江子屏所箸书序〉:「有诂训实事以为之迹,有知来藏往以为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