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书房(書房)  拼音:shū fáng
1.古代官府中收藏书画的场所。唐。元稹 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诗:「闻君西省重徘徊,秘阁书房次第开。」
2.书斋。指家中读书写字的房间。《儒林外史》第四回:「一日,张静斋来候问,还有话说。范举人叫请在灵前一个小书房里坐下。」《红楼梦》第七八回:「王夫人命人送宝玉到书房中。」
3.家塾。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二月。薰虫》:「二日为龙抬头日……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鳌头。」
4.书店。如:「这间书房专卖一些珍贵的绝版书籍。」
《漢語大詞典》:南书房(南書房)
在 北京 故宫 乾清宫 西南隅,本 清 康熙帝 早年读书处。后选调翰林或翰林出身之官员到里面当值,除应制撰写文字外,并遵照皇帝旨意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的地方。 雍正 间军机处成立后,即专司文词书画之事。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先 文僖 公,以户部侍郎入直南书房。”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南书房:“本朝自 仁庙 建立南书房於 乾清门 右阶下,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
《國語辭典》:上书房(上書房)  拼音:shàng shū fáng
清代皇子读书的地方,设在乾清宫的左边。皇子六岁,即入上书房读书,教师由皇帝特派。
分類:皇子读书
《国语辞典》:御书房(御书房)  拼音:yù shū fáng
皇帝读书的地方。
分类:读书帝王
《漢語大詞典》:中书房(中書房)
明 代宫中的缮写收发机构。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中书房,掌房官一员,散官十餘员,係司礼监工,年老资深者挨转,专管文华殿中书,所写书籍、对联、扇柄等件,承旨发写完日,奏进御前。”
《漢語大詞典》:文书房(文書房)
明 宫廷掌握主办敕诰等一应机密文书的机构。亦称制敕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内阁密封之体:“今朝参讲读之外,不得復见天颜,即司礼监亦少至内阁。上有命令,必传之内侍,内侍传之文书房,文书房传至阁臣等。”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漢語大詞典》:内书房(内書房)
旧时富家宅院第二进院落的厢房。是主人读书起居和会见知交之所。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 徐伦 立身相府,掌内书房。”
《漢語大詞典》:书堂(書堂)
(1).学堂。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就经黌舍,略见书当;习武兵栏,偏知剑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达生 辞了母亲,又到书堂中去了。”
(2).书房。 唐 赵嘏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诗:“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宋 陆游 《戏咏闲适》:“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
分類:学堂书房
《漢語大詞典》:书舍(書舍)
(1).书馆。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 原 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 原 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参见“ 书馆 ”。
(2).书房。元史·虞集传:“早岁与弟 槃 同闢书舍为二室,左室书 陶渊明 诗於壁,题曰 陶庵 ,右室书 邵尧夫 诗,题曰 邵庵 。” 明 万寿祺 《毘陵刘大过访草堂信宿遂别》诗:“惭愧旧时书舍里,秋风廿载闭苔钱。”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石类·石砧杵》:“﹝ 纪纲 ﹞少负大志,稍长嗜学,因葺旧庐为书舍。”参见“ 书房 ”。
分類:书房书馆
《國語辭典》:书馆(書館)  拼音:shū guǎn
1.私塾。汉。王充《论衡。自纪》:「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因张家有个书馆,罗家把女儿寄在学堂中读书。」
2.出售书籍的店铺。
3.书房。《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当日置酒相待,打扫书馆,留马周歇宿。」
《國語辭典》:书房(書房)  拼音:shū fáng
1.古代官府中收藏书画的场所。唐。元稹 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诗:「闻君西省重徘徊,秘阁书房次第开。」
2.书斋。指家中读书写字的房间。《儒林外史》第四回:「一日,张静斋来候问,还有话说。范举人叫请在灵前一个小书房里坐下。」《红楼梦》第七八回:「王夫人命人送宝玉到书房中。」
3.家塾。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二月。薰虫》:「二日为龙抬头日……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鳌头。」
4.书店。如:「这间书房专卖一些珍贵的绝版书籍。」
《國語辭典》:书斋(書齋)  拼音:shū zhāi
书房。唐。王勃 赠李十四诗四首之四:「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却说刘元普一日正在书斋閒玩古典,只见门上人报道:『外有母子二人,口称西粤人氏,是老爷至亲亲戚,有书拜谒。』」
分類:书斋书房
《國語辭典》:文房  拼音:wén fáng
1.书房。唐。杜牧〈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彤方随武库,金印逐文房。」
2.掌文书之处。《北史。卷六十四。柳虬传》:「君职典文房,宜制此表,以革前弊。」
《國語辭典》:文房四宝(文房四寶)  拼音:wén fáng sì bǎo
笔、墨、纸、砚的合称。因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东西,故称为「文房四宝」。《三国演义》第三六回:「遂命左右捧过文房四宝,令徐母作书。」《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殿上九龙案头,设著文房四宝。」也称为「笔墨纸砚」、「文房四士」。
《國語辭典》:学院(學院)  拼音:xué yuàn
1.学校或学术团体的名称。如台北海洋技术学院位于新北市淡水区。
2.大学的教学一级单位。如:「文学院」、「医学院」、「商学院」。
3.学政。《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像臧三爷的廪是少爷替他补,公中看祠堂的房子是少爷盖,眼见学院不日来考,又要寻少爷修理考棚。」
《國語辭典》:学政(學政)  拼音:xué zhèng
1.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2.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也称为「大宗师」、「学道」、「学台」、「文宗」。
《漢語大詞典》:写字间(寫字間)
(1).旧称办公室为写字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 惲来 ﹞一径走到写字间。” 茅盾 《搬的喜剧》:“第二天早上 黄先生 到写字间去的时候, 黄太太 还在睡乡。” 张重光 《坐写字间的人》一:“我母亲可早已替我张扬出去,逢人就说:‘如今我儿子是坐写字间的人了。’”
(2).书房。 臧克家 《老舍永在》:“有一次我去拜访 老舍 ,他把我引到他楼上的写字间里。”
《漢語大詞典》:斋居(齋居)
(1).斋戒别居。明史·左懋第传:“三月,大风霾。帝布袍斋居,祷之不止。”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芙蓉阁:“时 世宗 斋居西宫,建设醮坛,勅大臣製青词一联,悬于坛门。”
(2).家居;闲居。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诗:“纷纷宾从厌粱肉,公也斋居饱饘粥。”
(3).家居的房舍;书房。 清 吴嘉宾 《得一斋记》:“吾宗继之,以 颜氏 子得一之义,名其斋居。”
《漢語大詞典》:茅斋(茅齋)
亦作“茆斋”。 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南齐书·刘善明传:“﹝ 善明 ﹞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牀榻几案不加剗削。” 唐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诗:“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遥知置向茆斋里,夜夜虹光贯紫虚。” 清 唐孙华 《抱灌轩杂兴》诗之一:“野岸青芜合,茅斋白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