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关防(關防)  拼音:guān fáng
1.关隘有兵驻守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一○回:「信贾诩有先见之明,重用其计,只理会紧守关防,由他搦战,并不出迎。」
2.刻有政府机关全衔的印信。
3.防止串通或泄露机密的措施。《石点头。卷七。感恩鬼三古传题旨》:「宋朝关防尚宽,一个应举秀才,与大座师两相宾主,全无回避。」
4.关照设防。《西游记》第三四回:「有几个小妖拿盘拿盏,执壶酾酒,不住的两头乱跑,关防的略松了些儿。」
《国语辞典》:不戒  拼音:bù jiè
1.不警备。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遂往不戒,身没被戮,宗庙崩弛,国家为墟。」《新唐书。卷三。高宗本纪》:「高宗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
2.不禁止。晋。潘岳〈閞中诗〉:「微火不戒,延我宝库。」《西游记》第一二回:「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
3.不忌。三国魏。李康〈运命论〉:「盖知伍子胥之属镂于吴,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楚也。」
《漢語大詞典》:撤警
撤去警备的军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时监军 吴延詔 以为时平境安,当无事之际,虚费粮廩,亟令撤警。”
《漢語大詞典》:豫戒
(1).谓预先有所防备。管子·轻重乙:“至於山诸侯之国,则敛蔬藏菜,此之谓豫戒。”
(2).事先警备。韩非子·南面:“説在 商君 之内外而铁殳,重盾而豫戒也。”
(3).事先警告、告诫。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比复豫戒春闈,以论策定去取,经赋定高下。”
《漢語大詞典》:塘汛
明 清 时驻军警备的两种大小不同的关卡。亦泛指关卡。清史稿·食货志一:“各省民人无故擅入苗地,及苗人无故擅入民地,均照例治罪。若往来贸易,必取具行户邻右保结,报官给照,令塘汛验放始往。”《天雨花》第十四回:“原来是塘汛上兵丁,因官船上乱烘烘哭声震地,特来访问船家,得知此事,故此走来查问。”参阅《六部成语·兵部·塘兵》
《国语辞典》:一清专案(一清专案)  拼音:yī qīng zhuān àn
民国七十三年由戒严时期警备总部主导的检肃流氓专案计画。系将有前科、记录及登记有案的流氓,依据线民提供的可靠线索及警方所蒐集證据,由警政长官召集部署开会计划行动事宜,然后由行政警察及刑事局联合展开扫荡流氓的行动。后有二清、三清等专案。
《国语辞典》:巡防营(巡防营)  拼音:xún fáng yíng
旧时指防卫各处治安的警备部队。清代绿营被太平军打败后,湘、淮勇营崛起,清廷于是下诏改编绿营为巡防营,后勇营因对外作战失败,清廷遂改练新军,勇营未被裁遣的,也奉诏改编为巡防营。
《國語辭典》:关卡(關卡)  拼音:guān kǎ
1.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时,设有检查物品、證件或收税的海关出入口或临时检查站。如:「通缉犯企图闯越关卡,却被警方当场逮捕。」《清史稿。卷一五三。邦交志一》:「第八条车脚运夫,绕越捷径,以避关卡查验,货主不知情,分别罚办之下,声明海口通商及内地不得援以为例。」
2.指事情发展的重要阶段或关口。如:「他通过层层关卡,终于申请到出国进修的机会。」
3.股票术语。指股价上升或下降至某一价位时,由于供需关系转变,导致股价不易涨破或跌破,这个敏感价位区称为「关卡」。
《漢語大詞典》:百色起义
1929年12月11日,共产党人邓小平、雷经天、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民在广西百色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兼政委,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
《國語辭典》:卡子  拼音:qiǎ zi
1.夹取物品的器具。
2.妇女的发夹。
《漢語大詞典》:路卡
关卡。为收税或警备在交通要道设立的检查站、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