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有声(有聲)  拼音:yǒu shēng
1.有声音,发出声音。《红楼梦》第六二回:「只到了阶下,便朝上跪了,碰头有声。」
2.著名、有声望。《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文王有声,遹骏有声。」《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父守淮岱,治亦有声。」
《漢語大詞典》:鸣盛(鳴盛)
(1).谓歌颂盛世。《平山冷燕》第一回:“天子又道:‘朕见 太祖 高皇帝 每宴羣臣,必有诗歌鸣盛。’”
(2).著称。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盖廪廪乎企嚮圣贤之域,岂仅人文彬蔚,鸣盛东南已哉!”
《漢語大詞典》:垂称(垂稱)
著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 齐桓 其何以霸世” 裴松之 注引《魏武故事》:“ 齐桓 、 晋文 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 周 室也。”晋书·孙绰传:“ 绰 少以文才垂称,于时文士, 绰 为其冠。”
分類:著称
《漢語大詞典》:标称(標稱)
犹著称。 清 方文 《即事》诗之三:“ 云间 风义夙标称,死难今唯 夏 李 能。”
分類:著称
《漢語大詞典》:着号(著號)
著名;著称。 严复 《原强》:“其论一事,持一説,必根据理极,引其端于至真之原,究其极于不遁之效,于五洲殊种,由狉榛蛮夷,以至著号开明之国,挥斥旁推,什九罄尽。” 严复 《原强》:“故庠序校塾,不忘武事……彼古之 希腊 、 罗马 人亦知之,故其阿克德美( 柏拉图 所创学塾)之中,莫不有津蒙那知安(此言练身院)属焉,而 柏拉图 乃以駢胁著号。”
分類:著名著称
《漢語大詞典》:卓着(卓著)
(1).突出显著。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昙花记:“慧既非凡,孝尤卓著。” 马南邨 《燕山夜话·甘薯的来历》:“ 陈振龙 的裔孙 陈世元 曾联络几个同伴,到达 山东 的 古镇 ,试种甘薯,成效卓著。” 秦牧 《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 中国 有声誉卓著的‘八大名酒’。”
(2).谓显著地表现出。 郑观应 《盛世危言·赛会》:“如虑 中国 此时工艺尚未讲求,不能如各国之精益求精,卓著成效,则可知 日本 办法,先于内地各镇埠试行。” 廖仲恺 《致饶潜川黄德源曾允明经国函》:“至 黄君 馥生 办理党务卓著劳绩,应否给奖之处,候陈 中山先生 核复。” 马南邨 《燕山夜话·白开水最好喝》:“如 玉泉山 的泉水, 昆明湖 上流的 龙泉 , 碧云寺 后面的 卓锡泉 ……都是历来卓著声名的。”
(3).著称。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徐观察:“汉军 徐铁孙 观察同年 荣 ,由知县起家,文学政事卓著一时。”
《漢語大詞典》:底号(底號)
犹著称。宋书·礼志三:“若夫玄石素文,底号前载。”
分類:著称
《漢語大詞典》:桥君学(橋君學)
汉 桥仁 以研究礼记著称,时人称其学为“桥君学”。后汉书·桥玄传:“﹝ 桥玄 ﹞七世祖 仁 ,从同郡 戴德 学,著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号曰‘桥君学’。”
分類:著称人称
《國語辭典》:名士  拼音:míng shì
1.有名的人士。《三国志。卷六。魏书。董二袁刘传。袁绍》:「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杨观察是当今名士。」
2.指名望高而不在位的人。《礼记。月令》:「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无奈嘉兴的朋友都知道公孙是个做诗的名士。」
3.尚高论、倜傥而不务小节的人士,如魏晋时代尚清谈之士。
《國語辭典》:名士风流(名士風流)  拼音:míng shì fēng liú
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名士风度和习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理义所得,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咱们名士风流,正该洒脱些才是。」
《漢語大詞典》:叔度
(1). 汉 黄宪 字。 叔度 品学超群,尤以气量广远著称。 康有为 《赠陈镇南编修兄》:“ 叔度 自远量, 曼容 ( 汉 邴丹 的字)善知足。”
(2). 汉 廉范 字。 范 为名将 廉颇 的后代。后汉书·廉范传:“ 建初 中,迁 蜀 郡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絝。’”后用以赞颂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 唐 刘禹锡 《令孤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孔璋 旧檄家家有, 叔度 新歌处处听。” 明 何景明 《寄赠张方伯》诗:“行人尚闻歌 叔度 ,童子犹思迎 细侯 。”
《國語辭典》:伯乐(伯樂)  拼音:bó lè
1.人名。周代善于相马的人,其名传说纷纭,或为王良、孙阳。《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 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造父的别称。《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参见「造父」条。
《漢語大詞典》:何郎
(1). 三国 魏 驸马 何晏 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 何郎 ”。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裴松之 注引《魏略》。 唐 宋璟 《梅花赋》:“儼如傅粉,是谓 何郎 。” 唐 许浑 《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诗:“犹恐 何郎 热,冰生白玉盘。”
(2).借作驸马的美称。 唐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诗:“ 何郎 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3).指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 何逊 青年时即以文学著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三:“雾夕咏芙蕖, 何郎 得意初。”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维扬作》词:“甚都无人诵, 何郎 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自去 何郎 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调凌云, 谢女 艳容华濯露。”
《國語辭典》:号称(號稱)  拼音:hào chēng
1.以某种声名著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魏之元瑜,号称翩翩;文举属章,半简必录。」
2.宣称、誇口。如:「号称二十万大军。」
《漢語大詞典》:卫霍(衛霍)
西汉 名将 卫青 和 霍去病 皆以武功著称,后世并称“卫霍”。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谓 萧 曹 不足儔, 卫 霍 不足侔也。” 唐 张说 《药园宴武洛沙将军》诗:“文学引 王 枚 ,歌钟陈 卫 霍 。” 明 许自昌《水浒记·论心》:“自昔 萧 曹 任,难图 卫 霍 功。”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丈夫三十尚平平,竪子争传 卫 霍 名。”
《漢語大詞典》:濯锦(濯錦)
(1). 成都 一带所产的织锦,以华美著称。亦指漂洗这种织锦。 唐 元稹 《感石榴二十韵》:“暗虹走缴绕,濯锦莫周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 歷城 北二里有 莲子湖 ,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緑间明,乍疑濯锦。” 清 吴伟业 《闻撤织造志喜》诗:“尚方玉帛年来盛,早见 西川 濯锦多。” 靳荣藩 注引文选·蜀都赋注:“ 譙周 《益州志》云: 成都 织锦既成,濯於江水,其文分明,胜於初成,他水濯之不如 江 水也。”
(2).江名。参见“ 濯锦江 ”。
《漢語大詞典》:濯锦江(濯錦江)
江名。即 锦江 。 岷江 流经 成都 附近的一段。一说, 成都市 内之 浣花溪 。濯锦,锦彩鲜润逾于常,故名。 唐 王维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诗:“大罗天上神仙客, 濯锦江 头花柳春。”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 濯锦 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 扬州 。” 唐 杜甫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 浣花村 。 河阳县 里虽无数, 濯锦江 边未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