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丹萸
即茱萸。 唐 赵彦昭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诗:“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明 夏完淳 《傍妆台·自叙》套曲:“黄花无分,丹萸几人。”
分類:茱萸
《漢語大詞典》:长房萸(長房萸)
即茱萸。俗传重阳佩茱萸可祛邪避灾。其说始于 费长房 故事。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九日登高:“ 汝南 桓景 随 费长房 游学累年。 长房 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 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鷄犬牛羊一时暴死……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 唐中宗 《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诗:“ 长房 萸早熟, 彭泽 菊初收。”
《漢語大詞典》:辟邪翁
茱萸的别名。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九月:“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清阳九之厄。”
分類:茱萸
《国语辞典》:重阳节(重阳节)  拼音:chóng yáng jié
九为阳数,俗称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习俗多于此日相率登高、饮菊花酒、佩带茱萸以避凶厄。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诗:「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也称为「暮节」、「登高节」、「老人节」、「重九」、「重阳」、「重阳日」。
《漢語大詞典》:逆节(逆節)
(1).叛逆的念头或行为。管子·势:“逆节萌生,天地未形,先为之政,其事乃不成。” 尹知章 注:“言将为篡杀凶逆之节。”隋书·地理志下:“其人性并轻悍,易兴逆节。”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是时 僕固怀恩 虽未叛,然其逆节已著矣。”
(2).指违背伦理的行为。《国语·越语下》:“逆节萌生。” 韦昭 注:“害杀忠正,故为逆节。” 汉 刘向 列女传·魏节乳母:“岂可利赏畏诛之故,废正义而行逆节哉!”
(3).犹叛逆。后汉书·朱浮传:“今 彭宠 反畔, 张丰 逆节,以为陛下必弃捐它事,以时灭之。”新唐书·外戚传·武三思:“ 睿宗 立,以父子皆逆节,斲棺暴尸,夷其墓。”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六朝名教颓陵:“ 晋 王敦 、 桓温 ,叛臣也,而《世説》犹称 敦 为 王大将军 ,称 温 为 桓公 , 六朝 名教頽陵,恬不以逆节为异。”
(4).指叛逆者。 三国 魏 潘勖 《册魏公九锡文》:“揜讨逆节,折衝四海。”《宋书·沈文秀传》:“凡诸逆节,亲为戎首,一不加罪, 文炳 所具。” 唐 杜甫 《咏怀》之一:“胡雏逼神器,逆节同所归。” 仇兆鳌 注:“逆节,指附贼者。”
(5).违背法度。《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凡杀无辜十六人,至一家母子三人。逆节絶理。”
(6). 陕西 临潼 风俗。重阳节登 骊山 ,饮茱萸酒,亲友互赠枣糕,名曰“逆节”。参阅陕西通志·风俗
《漢語大詞典》:萸囊
盛茱萸的袋子。旧俗重九登高饮酒,人多佩带萸囊。见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唐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之三:“菊酒携山客,萸囊繫牧童。” 明 吾丘瑞 《运甓记·新亭洒泣》:“今日重阳佳节,虽无菊饮萸囊,相携问节,权共登高远眺。” 清 曹寅 《北行杂诗》之十九:“明日黄花外,萸囊意倍亲。”
《漢語大詞典》:萸房
茱萸花的子房。 唐 李适 《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萸房颁綵笥,菊蕊荐香醪。” 唐 沈佺期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诗:“ 魏文 颁菊蕊, 汉武 赐萸房。”
分類:茱萸子房
《国语辞典》:萸觞(萸觞)  拼音:yú shāng
旧俗在重阳节佩茱萸袋、饮菊花酒以避灾。后遂以萸觞作为重阳酒宴的代称。
《國語辭典》:茱萸会(茱萸會)  拼音:zhū yú huì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饮酒的宴会。也称为「登高会」。
《漢語大詞典》:茱萸囊
装有茱萸的佩囊。古俗重阳节取茱萸缝袋盛之,佩系身上,谓能辟邪。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长房 谓( 桓景 )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 唐 郭元振 《子夜四时歌·秋歌二》:“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亦省作“ 茱囊 ”。 明 郝明龙 《九日》诗:“寂寞园林 天宝 后,道傍谁復问茱囊。”
《國語辭典》:角落  拼音:jiǎo luò
1.两面墙或类似墙的屏障物相接的凹处。如:「你怎么一个人躲在这个角落里。」
2.偏僻、不受注意的地方。如:「国家建设必须落实到每个基层角落,才算完成。」
《漢語大詞典》:萸尊
借指茱萸酒。尊,盛酒器。 明 张居正 《九日宴汪年兄宅得清字》诗:“未嗟万里长为客,坐对萸尊笑语清。”
《國語辭典》:重九登高  拼音:chóng jiǔ dēng gāo
旧俗在阴历九月九日佩带茱萸爬登高山,饮菊花酒,以为能消灾避害。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也称为「重阳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