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眉山  拼音:méi shān
1.古人常以青色画眉,眉色看起来与远山的颜色相似,故称为「眉山」。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四出:「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
2.县名。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濒岷江西岸,旧为眉州,宋代文学大家苏洵父子即为此地人。农产有稻、小麦、油菜籽等;矿产则有硝、石膏。
《漢語大詞典》:欧苏(歐蘇)
宋 散文大家 欧阳修 和 苏轼 的并称。 金 王若虚 《送吕鹏举赴举序》:“故必探《语》《孟》之渊源,擷 欧 苏 之菁英。”
《漢語大詞典》:大苏(大蘇)
指 宋 代文学家 苏轼 。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才识:“於是,父子名动京师,而 苏氏 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 三苏 。盖 洵 为 老苏 , 軾 为 大苏 , 辙 为 小苏 也。” 宋 陆游 《醉中歌》:“ 元祐 大苏 逝不返, 庆歷 小范 今谁知。” 清 赵翼 《钱茶山司寇以大集见示》诗:“人如 东晋 达,才有 大苏 豪。”
分類:苏轼
《漢語大詞典》:老坡
指 宋 苏轼 。 轼 别号 东坡居士 ,故称。 宋 范成大 《寄题永新张教授无尽藏》诗:“快诵 老坡 《秋望赋》,大千风月一毫端。”
《漢語大詞典》:苏仙(蘇仙)
指 苏轼 。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出遨》:“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 苏仙 。” 宋 范成大 《夜行上沙见梅记东坡作诗招魂之句》诗:“ 苏仙 上宾天,妙意终难陈。” 宋 朱熹 《与诸人用东坡韵共赋梅花》:“ 罗浮山 下 黄茅村 , 苏仙 仙去餘诗魂。”
分類:苏轼
《漢語大詞典》:髯苏(髯蘇)
亦作“髥苏”。 宋 苏轼 的别称,以其多髯故。 宋 苏轼 《客位假寐》:“同僚不解事,愠色见 髯苏 。” 元 郑允端 《东坡赤壁图》诗:“留得清风明月在,网鱼谋酒付 髥苏 。” 元 吴镇 《玉蝴蝶·赤壁怀古》词:“昔年此地,虹销霸气,电扫雄图。折戟沉沙,忽然携酒到 髯苏 。” 清 周起渭 《避风赤壁登苏公亭放歌》:“ 髯苏 一去青山闲,老子今朝散轻策。”
分類:苏轼
《國語辭典》:白苏(白蘇)  拼音:bái sū
植物名。唇形科紫苏属,为「紫苏」栽培品种之一。一年生草本。叶对生,呈卵圆形或圆形,长七至十三公分,边缘锐齿状至全缘。秋日开花,花小色白。小坚果球形,具网纹。叶嫩可食,种子可榨油,作雨衣、雨伞等涂料。也称为「苏子」。
《漢語大詞典》:玉局翁
宋 苏轼 自称。 宋 苏轼 《永和清都观谢道士求诗》:“ 镜湖 勑赐老 江 东,未似西归 玉局翁 。”参见“ 玉局仙 ”。
分類:苏轼自称
《漢語大詞典》:玉局仙
玉局观提举的戏称。 宋 陆游 《口占送岩师还大梅护圣》:“ 放翁 白髮已萧然,黄纸新除 玉局仙 。” 宋 陆游 《真珠园雨中作》诗:“坐诵空濛句,予怀 玉局仙 。” 苏轼 曾任玉局观提举,此借指 苏轼 。
《漢語大詞典》:苏二(蘇二)
指 苏轼 。 宋 黄庭坚 《避暑李氏园》诗之二:“题诗未有惊人句,会唤 謫仙 、 苏二 来。” 宋 杨伯岩 《臆乘·行第》:“前辈以第行称,多见之诗…… 山谷 称 东坡 为 苏 二。”参阅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东坡行二
分類:苏轼
《漢語大詞典》:大坡
(1). 唐 代谏议大夫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监察为合口椒,諫议为大坡、大諫。”
(2).指 苏轼 。宋史·苏过传:“﹝ 过 ﹞有斜川集二十卷。其《思子臺赋》《颶风赋》早行於世。时称为‘小坡’,盖以 軾 为‘大坡’也。”
《漢語大詞典》:长苏(長蘇)
指 宋 苏轼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文章宗旨:“ 宋 文章家尤多, 老欧 之雅粹, 老苏 之苍劲, 长苏 之神俊,而古作甚不多见。”
分類:苏轼
《漢語大詞典》:儋耳翁
指 宋 苏轼 。 苏轼 曾被贬至 儋耳 ,故称。 清 钱谦益 《追和朽庵和尚乐归田园》之八:“和诗敢效 儋耳翁 ,感怀窃此 朽庵 叟。”参见“ 儋耳 ”。
分類:苏轼
《漢語大詞典》:儋耳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 哀牢 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 唐 张说 《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髦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言语不通而心喻矣。”参阅后汉书·明帝纪 李贤 注。
(2).古代北方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有 儋耳 之国, 任 姓, 禺号 子,食穀。”
(3).古代南方国名。又名 离耳 。 汉 元鼎 六年内属,称 儋耳郡 。在今 海南岛 儋县 。史记·货殖列传:“ 九疑 苍梧 以南至 儋耳 者,与 江 南大同俗,而 杨 越 多焉。”文选·左思〈吴都赋〉:“ 儋耳 黑齿 之酋, 金邻 象郡 之渠。” 刘逵 注:“ 儋耳 人鏤其耳匡。” 唐 沈佺期 《初达驩州》诗:“水行 儋耳 国,陆行 雕题 藪。” 宋 苏轼 《桄榔庵铭》:“ 东坡居士 ,謫于 儋耳 。” 清 管抡 《蛮中作》诗:“从来圣世要荒外, 儋耳 龙场 自有人。”说文·耳部“聸,垂耳也。从耳詹声。南方有 聸耳国 ” 清 段玉裁 注:“古祇作‘耽’,一变为 聸耳 ,再变则为 儋耳 矣。”
《國語辭典》:东坡(東坡)  拼音:dōng pō
地名。在今湖北省黄冈县东。宋苏轼曾开垦躬耕于此,并自号为「东坡居士」。
《國語辭典》:东坡居士(東坡居士)  拼音:dōng pō jū shì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自号。参见「苏轼」条。
《国语辞典》:沾衣  拼音:zhān yī
1.沾湿衣服。《文选。魏文帝。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露下沾衣,寒气逼人,面前有座玲珑四柱牌楼。」
2.形容落泪。宋。苏轼〈八声甘州。有情风〉词:「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国语辞典》:飞雪(飞雪)  拼音:fēi xuě
飞散的雪花。《文选。颜延之。北使洛诗》:「阴风振凉野,飞雪瞀穷天。」宋。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词:「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