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瘢痕  拼音:bān hén
疤痕。唐。白居易〈过昭君村〉诗:「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明。张岱《西湖梦寻。卷二。飞来峰》引明。袁宏道〈飞来峰小记〉:「壁间佛像,皆杨髡所为,如美人面上瘢痕,奇丑可厌。」
《國語辭典》:痊瘉(痊癒)  拼音:quán yù
疾病治好。《文明小史》第五八回:「黄世昌自从看见了这个札子,他的病立刻痊瘉。」也作「全愈」、「全瘉」、「痊可」、「痊愈」。
《國語辭典》:合口  拼音:hé kǒu
1.可口、适合口味。《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于比耳。」
2.齐声、同声。《英烈传》第二回:「这些人便合口说道:『敢不从命!』」
3.会合处、交会处。《周书。卷一。文帝纪上》:「太祖乃遣大都督梁禦率步骑五千镇河、渭合口,为图河东之计。」
4.吵嘴、斗嘴。《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出》:「你如今与我收拾行李,和我一同去还心愿,也免在家闲争合口。」《水浒传》第七回:「官人休要坐的,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5.合口呼的简称。参见「合口呼」条。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蜀人讹登字,则一韵皆合口。」
6.伤口结痂瘉合。如:「这伤口还未合口,不能乱动。」
《國語辭典》:合口呼  拼音:hé kǒu hū
字音里有ㄨ介音或主要元音为ㄨ。如「欢」(ㄏㄨㄢ)、「呼」(ㄏㄨ)。称为「合口呼」。简称为「合口」。
《國語辭典》:疮痂(瘡痂)  拼音:chuāng jiā
疮口瘉合时表面所结的硬块。
《漢語大詞典》:疮痛(瘡痛)
疮口或伤口痛;疮伤病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至大林中,有病象疮痛而卧,引此僧手至所苦处,乃枯竹所刺也。”《三国演义》第五一回:“ 周瑜 虽患疮痛,心中自有主张。”
《漢語大詞典》:吮卒
指为士兵嘬吸疮口的脓血。为将官爱兵之典。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卒有病疽者, 起 ( 吴起 )为吮之。” 明 徐渭 《龛山凯歌》诗之八:“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 吴公 。”
《國語辭典》:疤痕  拼音:bā hén
伤口瘉合后的痕迹。在瘉合过程中,由于纤维芽细胞数量及微血管系统间隙的减少,使得肉芽组织逐渐为纤维组织代替。纤维增多后,便形成疤痕。
《漢語大詞典》:药捻(藥捻)
(1).用来点燃火药、爆竹的引线。
(2).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
《漢語大詞典》:药捻儿
内装火药用来点燃火药的引信
药捻子,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放入伤口或疮口内
《国语辞典》:药捻子(药捻子)  拼音:yào niǎn zi
中医外科治肿溃、外伤常用纸裹药成细管状以塞入疮口内,称为「药捻子」。也称为「药捻儿」。
《國語辭典》:贡脓(貢膿)  拼音:gòng nóng
溃烂生脓。《西游记》第七三回:「常时刀砍斧剁,莫能伤损,却怎么被这金光撞软了皮肉?久以后定要贡脓。」
《漢語大詞典》:疙疤
疮口或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 梁斌 《红旗谱》八:“ 冯老兰 这么一说,像揭着 冯贵堂 头上的疮疙疤。”
《國語辭典》:嗜痂成癖  拼音:shì jiā chéng pǐ
形容人爱好特殊的事物已成一种癖好。参见「嗜痂之癖」条。
《漢語大詞典》:灸疮(灸瘡)
灸疗留下的疮口。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艾:“其茎乾之,染麻油引火点灸炷,滋润灸疮,至愈不疼。”
《漢語大詞典》:痂皮
伤口或疮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结而成的块状物,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自行脱落。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孩子的烫伤已好,可以走了,不过痂皮还没有脱,所以不许他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