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苦行僧
苦修的僧侣。常用以指极力克制欲望、物质生活非常刻苦的人。 宋 苏轼 《与元老侄孙书》之二:“老人与 过 子相对,如两苦行僧耳,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清 曹寅 《山矾》诗:“婆娑自比 小山 桂,寂寞甘同苦行僧。” 胡乔木 《痛惜之馀的愿望》:“共产主义者不是苦行僧。我们的自我牺牲的目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不是自己(更不必说别人)的痛苦,而是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幸福。”
《漢語大詞典》:薄身
(1).犹贱躯。用作谦辞。《文选·王粲〈从军诗〉之四》:“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虽无鈆刀用,庶几奋薄身。” 李周翰 注:“言我虽无鈆刀一割之用,庶几奋微薄之身,愿以立功事。”
(2).谓物质生活很俭约。《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岂若夫子,因心违事,畏荣好古,薄身厚志。” 刘良 注:“薄身,谓自俭约;厚志,谓敦道德也。”
《漢語大詞典》:醲醇
亦作“ 醲醕 ”。
(1).原指酒味醇厚。 晋 潘尼 《火赋》:“和羹酋醳,旨酒醲醕。”
(2).比喻教化宽厚。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播皇泽以熙世,扬茂化之醲醇。”
(3).喻物质生活的富厚。 清 冯桂芬 《戚观察贞咬菜根图》诗:“要为东南植元气,万家臞瘠还醲醕。”
《国语辞典》:生活水准(生活水准)  拼音:shēng huó shuǐ zhǔn
在一社会中,成员在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方面的满足程度,可以若干项目作为衡量指标,如出生率与死亡率等人口特徵、实际收入和支出状况、食品消费、居住条件、劳动条件、就业率、社会服务状况、閒暇时数、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消费、教育普及率等。
《国语辞典》:精神生活  拼音:jīng shén shēng huó
物质生活以外的心灵生活。如宗教、艺术、思想等生活。
《國語辭典》:公用事业(公用事業)  拼音:gōng yòng shì yè
由政府经营和社会公众日常所需事物相关的事业。如水电、交通等均是。也作「公共事业」。
《漢語大詞典》:社会存在(社會存在)
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