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有行
(1).出嫁。《诗·邶风·泉水》:“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晋 潘岳 《寡妇赋》:“伊女子之有行兮,爰奉嬪於高族。”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及乎有行,嬪于君子。事姑至孝,旁穆六姻;为母深慈,均养七子。”
(2).有所作为。孟子·万章上:“﹝ 虞公 ﹞时举於 秦 ,知 繆公 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
(3).谓有所施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吏部堂属:“近日, 冯琢菴 宗伯 琦 为左右少宰几三年,与 延津 李对泉 戴 相终始。 李太宰 无事不与谋,至有行而为 冯 中止者。”
(4).有德行。大戴礼记·盛德:“能行德法者,为有行。”汉书·元帝纪:“﹝ 永光 元年﹞二月,詔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
《漢語大詞典》:有以
(1).犹有因。有道理;有规律。《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史记·田儋列传:“﹝ 横 ﹞遂自剄,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 高帝 。 高帝 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 晋 潘岳 《西征赋》:“岂虚名之可立,良致霸其有以。” 唐 白居易 《黑龙饮渭赋》:“或隐或见,时行时止,顺冬夏而无乖,应昏明而有以。”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武林》:“ 武林山 出 武林 水, 灵隐 后山毋乃是此山,亦復用此名,细考其来真有以。”
(2).犹有为。有所作为。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王弼 注:“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3).犹有何。有什么。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4).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孙子·九变:“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自古立国,未尝不有以处之也;无以处之,则地为弃地而国谁与共守!” 严复 《原强》:“彼西洋者,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者也。”
《國語辭典》:丈夫  拼音:zhàng fū
1.身高一丈的男子。周朝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成年男子高八尺左右,故以丈夫为男子的通称。《战国策。赵策四》:「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
2.英武有志节的男子。《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演义》第三回:「吾堂堂丈夫,安肯为汝子乎!」
3.称谓。妇人称与自己有婚姻关系的男子。《西游记》第一二回:「我的乳名唤做李翠莲;我丈夫姓刘名全。」《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这是十两银子,你带回去送与牛相公的夫人牛奶奶,说他的丈夫现在芜湖甘露庵里。」
《國語辭典》:无为(無為)  拼音:wú wéi
1.不从事人为干预,而任万物自然生长之意。《老子》第三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2.以德化民,不采政刑。《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宋。王安石 赠上元宰梁之仪承议诗:「民欺自不忍,县治本无为。」
3.勿、不要、不必。《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丞相主簿欲检校帐下。公语主簿:『欲与主簿周旋,无为知人几案閒事。』」
4.县名。位于安徽省芜湖县西。三国时曹操攻孙权,筑城于此,师老无功,因称无为城。宋置无为县,明时省县入州,清仍之,至民国改州为县。
5.佛教用语。非造作,非条件构成的。如:「虚空是无为法。」
《國語辭典》:无为而治(無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罚,而能平治天下。《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唐。张谓〈虞帝庙碑铭。序〉:「于斯之时,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鳖,众乎咸若,无为而治,其圣也欤。」
《國語辭典》:能为(能為)  拼音:néng wéi
1.称人能力杰出,有所作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而齐赵之深雠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
2.能耐、本领。《红楼梦》第四八回:「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也作「能耐」。
《國語辭典》:无能(無能)  拼音:wú néng
没有才干能力。《三国演义》第九回:「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老先生大位,公子高才,我老拙无能,岂堪为一日之长。」
《國語辭典》:进取(進取)  拼音:jìn qǔ
奋发向上,求取进步。如:「乐观进取」。《孟子。尽心下》:「狂简进取,不忘其初。」
《漢語大詞典》:勿用
犹勿动。谓不可有所作为。易·乾:“初九,潜龙,勿用。” 孔颖达 疏:“圣人虽有龙德,於此时唯宜潜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易上:“用,施行也。勿用,无所施行也。” 王引之 《易·既济》:“ 高宗 伐 鬼方 ,三年克之。小人勿用。”易·颐:“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漢語大詞典》:破壁
(1).破损颓坏的墙壁。 宋 苏轼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诗之三:“长廊欹雨脚,破壁撼鐘音。” 明 孙柚 《琴心记·相偕抵舍》:“权消受破壁青苔,残叶户,小茅斋。”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洪文襄款客:“士人返舍,依然寒灯如豆,破壁頽垣犹如故也。”
(2).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张僧繇:“ 金陵 安乐寺 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后遂以“破壁”为龙或画龙的典故。 明 刘溥 《题画龙》诗:“田畴岁旱望甘霖,破壁须看天上去。”
(3).以喻人飞黄腾达或打破现状,有所作为。周恩来《无题》诗:“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漢語大詞典》:圣作(聖作)
(1).语本《易·乾》:“圣人作而万物睹。”旧时多为称颂帝王有所作为之词。 唐 李邕 《贺新殿钟鸣表》:“伏见昨宣示於新殿为万姓祈祷,神鐘自鸣,是知圣作昇闻,天意下降,道开皇极,润及生人。”
(2).帝王的作品。犹言御制。新唐书·虞世南传:“帝尝作宫体诗,使賡和。 世南 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诗·豳风·七月﹞序上说是 周公 做的。或者是这位大诗人的圣作罢。”
《漢語大詞典》:进趋(進趨)
亦作“ 进趣 ”。亦作“ 进趍 ”。
(1).举动;行动。庄子·天道“ 老子 曰:而容崖然” 晋 郭象 注:“进趋不安之貌。”北史·王轨传:“ 宣帝 之征 吐谷浑 也, 武帝 令 轨 与 宇文伯 并从,军中进趣,皆委 轨 等, 宣帝 仰成而已。”旧唐书·马燧传:“造甲者必令长短三等,称其所衣,以便进趋。” 宋 岳珂 桯史·晦庵感兴诗:“进趋极虔恭,退息常端庄。”
(2).努力向上;立志有所作为。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吁,子危我哉!此乃孤幼时进趣之行也。”世说新语·排调“头责 秦子羽 云”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敏 《头责子羽文》:“子欲为进趣也,则当如 贾生 之求试, 终军 之请使,砥礪锋颖,以干王事。”宋书·乐志三:“盛壮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唐 杜牧 《题桐叶》诗:“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
(3).追求;求取。列子·说符:“﹝ 孟氏 ﹞羡 施氏 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於进趣, 三辅 诸儒莫不慕仰之。”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予忝大臣之子孙,虽才不足以经国理物,然畴类之好进趍之业,而所知不能远余者,多挥翮云汉,耀景辰霄者矣。”晋书·荀勖传:“位不可以进趣得,誉不可以朋党求。”太平广记卷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刘政:“﹝ 刘政 ﹞乃絶进趋之路,求养生之术。”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十年:“ 寔 以时俗喜进趣,少廉让,欲令初除官通谢章者,必推贤让能,乃得通之。” 胡三省 注:“趣,读曰趋。” 清 姚鼐 《覆蒋松如书》:“利禄之途一开,为其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
(4).进攻;攻取。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北齐书·斛律羌举传:“大军济 河 ,集诸将议进趣之计。”南史·王琳传:“ 琳 屯兵 长沙 ,传檄诸方,为进趣之计。”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 亮 上言於 汉 主曰:‘……今贼适疲於西,又务於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國語辭典》:动身(動身)  拼音:dòng shēn
起程。《儒林外史》第二○回:「择个日子动身。娘子哭哭啼啼,拜别父母,上船去了。」《红楼梦》第六六回:「贾琏此时也没了主意,便放了手,命湘莲快去。湘莲反不动身。」
《漢語大詞典》:争一口气(争一口氣)
谓发愤向上,有所作为,给亲朋或自己增添光彩。 明 无名氏 《玉环记·途遇韦皋》:“且喜今日身荣贵,也与奴家争一口气。” 巴金 《家》十二:“妈要我发狠读书,给她争一口气……我说我要发狠读书,只要将来做了八府巡按,妈也就可以扬眉吐气了。”《水浒传》第十二回:“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 沙汀 《丁跛公》:“当丈夫琢磨 干黄鳝 时,她总是叹息这一句老话来:‘你一点也不给人争口气呀。’”参见“ 争气 ”。
《國語辭典》:争气(爭氣)  拼音:zhēng qì
积极上进,争取荣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女婿不争气,没长进。」《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或者像老三、老二候选个县官,也与祖宗争气,我们脸上也有光辉!」
《漢語大詞典》:扎窝(扎窩)
(1).谓飞鸟归巢。 李瑛 《月色如银》诗:“拍着翅膀的野山雀扎窝了,一座一座毡房子关上了门。”
(2).比喻躲在家里,不思有所作为。红楼梦第四五回:“还有那大老爷,虽然淘气,也没像你这扎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
《漢語大詞典》:无为之治(無爲之治)
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红楼梦第五六回:“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他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参见“ 无为而治 ”。
《國語辭典》:无为而治(無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罚,而能平治天下。《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唐。张谓〈虞帝庙碑铭。序〉:「于斯之时,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鳖,众乎咸若,无为而治,其圣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