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中  拼音:dà zhōng
1.中正之道。《书经。大禹谟》「民协于中」句下汉。孔安国。传:「民皆命于大中之道,是汝之功,勉之。」
2.唐朝宣宗的年号(西元847~860)。
《漢語大詞典》:无咎(無咎)
没有祸殃;没有罪过。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子必来,我受,其无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邹阳 之説 吴梁 ,喻巧而理至,故虽危而无咎矣。”清史稿·后妃传·太祖继妃富察氏:“今我顺天命,安疆土。彼纠九国以虐无咎之人,天不佑也。”
(1).无灾祸;无过失。《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 疏:“谓既能如此戒慎,则无罪咎。”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宣缪姜:“终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
(2).谓过由自取,无所怨咎。易·节:“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孔颖达 疏:“哀嗟自己所致,无所怨咎,故曰无咎也。”
《國語辭典》:时中(時中)  拼音:shí zhōng
合乎时宜而无过与不及。《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國語辭典》:不愆  拼音:bù qiān
1.没有过失。《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荀子。正名》:「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
2.没有耽误。如:「今春雨水充足,又不愆农时,丰年有望了。」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将使杏花菖叶,耕穫不愆。」
《國語辭典》:执中(執中)  拼音:zhí zhōng
语本《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守中正之道,无过与不及。
《國語辭典》:内省(內省)  拼音:nèi shěng
宫中,皇帝居住之所。《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三国演义》第三回:「侯览将太后及太子并陈留王劫去内省,从后道走北宫。」
《國語辭典》:内省(內省)  拼音:nèi xǐng
自我观察与反省。《左传。僖公十九年》:「今君德无乃犹有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也作「内观」。
《國語辭典》:冤枉  拼音:yuān wǎng
1.冤屈。多指无辜被诬或无故受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周章道路,要候执事,叩头流血,申诉冤枉。」《老残游记》第三回:「未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多人。难道没有冤枉吗?」
2.给无辜者加上罪名。《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平日间冤枉他一言半字,便要赌神罚咒,那个肯重叠还价?」
3.吃亏、不值得。如:「这钱花得有点冤枉。」
《國語辭典》:制中  拼音:zhì zhōng
1.执中,谨守中正之道。《礼记。仲尼燕居》:「夫礼,所以制中也。」《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援前圣以制中兮,矫二主之骄奢。」
2.守制、居丧期间。《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只推制中,不与外事。」《红楼梦》第一一四回:「因在制中不便行礼,便拉著了手叙了些阔别思念的话。」
《漢語大詞典》:无上道(無上道)
佛教语。指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法华经·方便品》:“正直捨方便,但説无上道。” 唐 刘禹锡 《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睽间因以戏之》诗:“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宋 苏轼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修无上道难,造种种福业易。”《西湖佳话·放生善迹》:“内中有一个御史 左宗郢 便问道:‘唸佛得悟道否?’ 莲池 道:‘怎么得不悟?反问问自性,性成无上道。’”
《漢語大詞典》:无上法(無上法)
佛教语。谓一切法中无过涅槃。《智度论》卷五五:“无上法者,智缘尽所得湼槃,是故知无法胜湼槃者……湼槃是一切法中究竟无上法,如众川万流大海为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我於旷刧勤修苦行,为诸众生求无上法,昔所愿期,今已果满。”
《漢語大詞典》:知臣莫若君
了解臣子的无过于君主。管子·大匡:“ 鲍叔 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 小白 也。’”孔丛子·执节:“ 魏安釐王 问 子顺 曰:‘……﹝ 马回 ﹞有大丈夫之节,吾欲以为相,可乎?’答曰:‘知臣莫若君,何有不可?’”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十四年,特进 魏徵 上疏曰:‘臣闻知臣莫若君……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
《國語辭典》:知子莫若父  拼音:zhī zǐ mò ruò fù
能了解、深知儿子的,莫过于他的父亲。《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三国演义》第二八回:「此子果然不肖,适才老翁所言,真知子莫若父也。」
《漢語大詞典》:直过儿(直過兒)
犹言无功无过。红楼梦第三四回:“ 二爷 将来倘或有人説好,不过大家落个直过儿,设若叫人哼出一声不是来……那时老爷太太也白疼了,白操心了。”
分類:无功无过
《国语辞典》:中庸之道  拼音:zhōng yōng zhī dào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处事态度。《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吾等适才分处,甚得中庸之道,若再推逊,便是矫情沽誉了。」
《漢語大詞典》:无过失责任制
又称“无过错责任制”。只要损害事实确凿,不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都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制度。如中国《民法通则》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