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番快
番子;捕快。 清 钱谦益 《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番快捶楚,何求不得?”参见“ 番子 ”。
分類:捕快
《國語辭典》:番子  拼音:fān zi
1.旧日用来称呼外国人。《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
2.明清时稽查缉捕罪犯的差役。《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番子即突入执讯之,无有左證符牒,贿如数,径去。」也称为「番子手」、「番役」。
《國語辭典》:急足  拼音:jí zú
1.快速传送文书、书信的人。宋。洪迈《夷坚甲志二。陆氏负约》:「陆氏晚步厅屏间,有急足拜于庭,称郑官人有书,命婢取之。」也作「急脚」。
2.拘捕罪犯的捕快。宋。洪迈《夷坚甲志一。王天常》:「一夕,梦二急足追至一处,令闭目露坐,无得窃窥人物。」
《國語辭典》:都头(都頭)  拼音:dū tóu
1.职官名。唐置,掌理一都。五代因之。宋时禁军,有都头、副都头,位次于指挥使。
2.领袖、专家。《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见王员外没有子嗣,以为自己是个赘婿,这家私恰像木榜刻定是他承受,家业再无人统核的了。遇著个浑家却又是一个不贤都头,一心只向著老公。」
3.州县的捕盗头目。《水浒传》第一三回:「知县随即叫唤尉司捕盗官员,并两个巡捕都头。」
《國語辭典》:名捕  拼音:míng bǔ
1.通缉。《汉书。卷七二。鲍宣传》:「时名捕陇西辛兴,兴与宣女婿许绀俱过宣,一饭去,宣不知情,坐系狱,自杀。」
2.有名的捕快。如:「张龙、赵虎是包公手下的名捕。」
《漢語大詞典》:快壮(快壯)
旧时称捕快衙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密諭快壮巡逻,遇有打架之人,立将兇器一併拿获。”
分類:捕快衙役
《国语辞典》:官捕  拼音:guān bǔ
捕快,旧时官府的警卫。《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其在官有名者谓之官捕,帮手谓之白捕。」
《漢語大詞典》:拿人(拏人)
犹捕役,捕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 婆利国 拏人善投轮,其大如镜,中有窍,外锋如锯,远以投入,无不中。”
《漢語大詞典》:道快
道台衙门的捕快。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道快大呼叩头曰:‘某乃道快 王某 也。’”
《國語辭典》:阴捕(陰捕)  拼音:yīn bǔ
旧时负责缉捕盗贼的衙役。《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气闷闷的走出县来,即时寻县中阴捕商议。」也称为「应捕」。
分類:便衣捕快
《漢語大詞典》:捉不良
唐 代缉捕盗贼的吏卒,犹后世的捕快。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勅令 长安 、 万年 捉不良脊烂求贼,鼎沸三日不获。”
《国语辞典》:捕衙  拼音:bǔ yá
衙门内的捕快。《初刻拍案惊奇》卷八:「陈大郎情知不关他事,只得放了手,忍气吞声跑回曾家,就在崇明县进了状词,又到苏州府进了状词,批发本县捕衙缉访。」
《國語辭典》:府快  拼音:fǔ kuài
捕班衙役。《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次早,众府快都至杨洪家里,写了一张解呈,拿了赃物。府快解了强盗来到总捕厅前伺候。」
《漢語大詞典》:黑门坎儿(黑門坎兒)
旧社会衙门中捕快的俗称。 鲍昌 《庚子风云》第二三章:“而 陈德和 自己是个黑门坎儿,他懂得这里面的一切规矩。”
《國語辭典》:白捕  拼音:bái bǔ
古时称捕快的帮手为「白捕」。《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其在官有名者谓之官捕,帮手谓之白捕,金令史不拘官捕,白捕,都邀过来,到酒店中吃三杯。」
分類:捕快助手
《漢語大詞典》:丁快
捕快衙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缉捕》:“每昏夜率丁快四乡巡查。”
分類:捕快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