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巫妪(巫嫗)
巫婆。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 西门豹 顾曰:‘巫嫗,三老不来还,柰之何?’”旧唐书·程知节传:“ 知节 谓 秦叔寳 曰:‘ 世充 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呪誓,乃老巫嫗耳,岂是拨乱主乎?’”
分類:巫婆
《漢語大詞典》:巫媪
巫婆。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之四:“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分類:巫婆
《國語辭典》:师婆(師婆)  拼音:shī pó
巫婆。《三国演义。第一一六》:「臣闻城中有一师婆,供奉一神,能知吉凶,可召来问之。」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昨日听得说碧鸡庙前有个师婆下神,可似见来的一般,十分说得灵验。」
分類:巫婆
《漢語大詞典》:觋女(覡女)
即巫婆。 宋 王禹偁 《合崖湫》诗:“州民与郡吏,覡女杂巫童。朝祈又夕祷,拜起虔且恭。” 明 高启 《赠步炼师祷雨》诗:“祠官空为大雩舞,覡女羞作迎神歌。”
分類:巫婆
《國語辭典》:魔媪(魔媼)  拼音:mó ǎo
假托鬼神而行使魔术的老妇人。
分類:巫婆
《漢語大詞典》:卦婆子
巫婆。 沙汀 《还乡记》二:“ 冯大生 才十岁,得了伤寒,医药无效……丈夫已经动手准备后事,但 冯大妈 不甘心,摸黑跑向沟口,求卦婆子 张姨娘 画水去了。”
分類:巫婆
《國語辭典》:瞧香的  拼音:qiáo xiāng de
北方称替人去灾治病的巫觋。
《漢語大詞典》:师姥(師姥)
巫婆。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太子﹞尝令师姥卜吉凶。” 胡三省 注:“师姥,巫媪也。姥,女老称。姥,莫补翻。”
分類:巫婆
《國語辭典》:下神  拼音:xià shén
1.巫觋召请神灵依附在自己身上。《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
2.巫觋。
《國語辭典》:鬼母  拼音:guǐ mǔ
1.传说中的神名。虎头龙足,蟒目蛟眉,居于南海。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能产天地鬼。一产十鬼,朝产之,暮食之。今苍梧有鬼姑神是也,虎头、龙足、蟒目、蛟眉。」
2.指佛教护法神鬼子母。梵名诃梨帝南。王舍城娑多药叉之女,既嫁,生五百儿。发恶愿欲尽食王舍城中他家之小儿。经佛度化,转为保护小儿之神。
3.鬼母亲。《聊斋志异。卷二。婴宁》:「妾本狐产。母临去,以妾托鬼母,相依十馀年,始有今日。」
《漢語大詞典》:鬼子母
佛教神名。梵名 诃梨帝南 ,义译为欢喜。 晋 末 凉 译为 鬼子母 。 王舍 城 娑多药叉 之女,既嫁,生五百儿。发恶愿欲尽食 王舍 城中他家之小儿。经佛度化,转为保护小儿之神。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梵释 窣堵波西北行五十餘里,有窣堵波,是 释迦如来 於此化 鬼子母 ,令不害人,故此国俗祭以求嗣。”《金瓶梅词话》第二回:“略施奸计,使阿罗汉抱住比丘尼,纔用机关,交 李天王 搂定 鬼子母 。”《后水浒传》第三十回:“走过村坊,人人只道灶王婆;行到市镇,个个尽疑 鬼子母 。”
分類:佛教欢喜
《漢語大詞典》:伏阴(伏陰)
(1).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杜预 注:“伏阴,谓夏寒。”国语·周语下:“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
(2).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其时道士手举法器,朗诵灵章,虔心禳解,伏阴而去,亲奏星官,要保护 薛少府 重还魂魄,再转阳间。”
《漢語大詞典》:仙津
旧时迷信指巫婆下神时口中的唾液。《醒世缘弹词》卷二:“侍女说道:‘将此仙津与少爷腹上推摩一万八千下,自有功效。’”
《漢語大詞典》:过阴人(過陰人)
指巫婆一类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眼前事报应显明易见,不必説活阎王、过阴人诸事,反增人不信心。”参见“ 过阴 ”。
分類:巫婆
《國語辭典》:过阴(過陰)  拼音:guò yīn
人的灵魂去到阴间,然后再回到阳世来。《金瓶梅》第五二回:「你过阴去来,谁不知道?你讨保头钱,分与那个一分儿使,也怎的!」《醒世姻缘传》第六四回:「拘那无善无恶的平人,不过差个阳间过阴的无常到他家叫他一声,他自然依限来见,不消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