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兼爱(兼愛)  拼音:jiān ài
1.广泛爱众人。《荀子。成相》:「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
2.战国时墨翟所倡导的学说。主张平等之爱,无人己亲疏厚薄的不同。
3.《墨子》的篇名。分上、中、下三篇。
《國語辭典》:五讲四美(五講四美)  拼音:wǔ jiǎng sì měi
大陆地区指文明礼貌活动的内容。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国语辞典》:品格教育  拼音:pǐn gé jiào yù
系以亚里斯多德的德行伦理学为基础,以习惯培养美德,并成为人格特质的一部分,故称为「品格教育」。也译作「品德教育」。
《国语辞典》:克己主义(克己主义)  拼音:kè jǐ zhǔ yì
伦理学的一派。主张遏抑情欲,拒绝快乐,以克己自制为道的最高表现。
《国语辞典》:禁欲主义(禁欲主义)  拼音:jìn yù zhǔ yì
1.宗教上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训练并节制肉欲,甚而否定肉体与欲望,以过著绝对的灵性生活,称为「禁欲主义」。
2.伦理学上为训练意志,抑制肉欲,以期达到道德上理想境界的主义。
《国语辞典》:伊比鸠鲁主义(伊比鸠鲁主义)  拼音:yī bǐ jiū lǔ zhǔ yì
即伊比鸠鲁所讲授的哲学。包括物理学及对伦理学、人生观、政治哲学与社会演进的主张,以自我主义为中心,享乐主义为理想,契约论为基础,是一种利己的快乐主义。
《国语辞典》:亚当斯密(亚当斯密)  拼音:yà dāng sī mì
Adam Smith
人名。(西元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曾任格拉斯哥大学论理学及伦理学教授,后辞职漫游欧洲大陆,归国后,从事著述,所著《国富论》一书,为近世经济学巨著,当时欧洲各国的通商政策,颇受其影响。
《国语辞典》:功利论(功利论)  拼音:gōng lì lùn
一种伦理学说。主张行为的善恶以是否能获得功利或幸福为判断的标准。
《国语辞典》:功利派  拼音:gōng lì pài
伦理学的一派,主张以利益幸福为宗旨。
《国语辞典》:边沁主义(边沁主义)  拼音:biān qìn zhǔ yì
英国哲学家边沁(Jeremy Bentham)所提倡的伦理学理论。主张快乐乃生命的主要目的,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就是人类社会与个人行为至高无上的道德标竿。同时,社会的利益是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依归,个人或政府的行为必须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般也通称功利主义。
《国语辞典》:哲学系(哲学系)  拼音:zhé xué xì
大学中探讨中外哲学的科系。所研读的科目包括形上学、伦理学、理则学、知识论、美学等。
《国语辞典》:主知说(主知说)  拼音:zhǔ zhī shuō
1.伦理学上的学说。主张完全真确的认识为道德生活唯一的标准,如苏格拉底、斯宾挪沙均主张此说。
2.美学上的学说。主张美的价值决定于艺术品的内容,亚理斯多德即主张此说。
《国语辞典》:行为派(行为派)  拼音:xíng wéi pài
1.心理学的一派。研究有机体因受外界刺激,而发生适应环境的反应过程。
2.伦理学的一派。研究行为的结果而定其善恶。
《國語辭典》:功利主义(功利主義)  拼音:gōng lì zhǔ yì
1.泛指一切以行为的结果来衡量是非的学说。如中国古代申不害、韩非等的思想,或西方古希腊的哲人派等。
2.英国学者边沁所提倡的概念。认为行为的是非,取决于能否具有增加快乐或减少痛苦的功用。
《漢語大詞典》:非道德主义
一种摒弃道德规范,否认道德的存在及其社会作用的伦理学理论。如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主张“不务德而务法”;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要否认一切道德,认为“弱肉强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道德对此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