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然诺(然諾)
然、诺皆应对之词,表示应允。引申为言而有信。文选·宋玉〈神女赋〉:“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 李善 注:“言神女之意虽含诺犹不当其心。”史记·游侠列传序:“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唐 张谓 《题长安壁主人》诗:“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章炳麟 《革命之道德》:“信者,向之所谓重然诺也。”
《國語辭典》:依仁  拼音:yī rén
行为处事以仁为依据。语本《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國語辭典》:笔舌(筆舌)  拼音:bǐ shé
笔和舌都是用以表达人类的思想及意念,故借为文章或言论。汉。扬雄《法言。问道》:「孰有书不由笔,言不由舌,吾见天常为帝王之笔舌也。」唐。柳宗元〈送徐从事北游序〉:「及于物,思不负孔子之笔舌。」
《漢語大詞典》:舌端
(1).舌尖,舌头。《韩诗外传》卷七:“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辞者,舌端之文,通己於人。”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即有时偶涉诗书,亦係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
(2).舌所以言,因引申为言词。北齐书·卢文伟传:“ 询祖 词情艷发,早著声名,负其才地,肆情矜骄,京华人士,莫不畏其舌端。” 唐 元稹 《和乐天赠樊著作》:“是时 游 夏 辈,不敢措舌端。”
《国语辞典》:玉娇梨(玉娇梨)  拼音:yù jiāo lí
书名。明张匀撰,二十回,为言情小说。叙述明英宗正统年间,太常卿白玄之女红玉及其侄女梦梨二人之事。也称为「双美奇缘」。
《国语辞典》:言论免责权(言论免责权)  拼音:yán lùn miǎn zé quán
所为言论可免受责备、处罚的权利。我国宪法上规定,中央民代在开会时所为的言论及表决,对会外可不负责任。即不因会内的言论与表决,而负民事上的损害赔偿责任、受刑事上的处罚或受公务员惩戒责任。立法委员、监察委员等享有此权。
《国语辞典》:不受欢迎人物(不受欢迎人物)  拼音:bù shòu huān yíng rén wù
外交及领事人员,因为言行不当,招致驻在国不满,或不为接受国同意时,称为「不受欢迎人物」。
《国语辞典》:行浊言清(行浊言清)  拼音:xíng zhuó yán qīng
行为污秽,言谈高尚。形容行为言语相背不一致。元。乔吉《扬州梦》第四折:「杜牧之难折證,牛僧孺不志诚,都一般行浊言清。」
《漢語大詞典》:作止语默(作止語默)
行动、静止、说话和沉默。多泛指人的行为言谈。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至於作止语默,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就那上面学箇存天理,这便是博学之於文,便是约礼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