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暨
(1).不与。书·盘庚中:“曷不暨朕幼孙有比,故有爽德。” 蔡沉 集传:“汝何不与朕幼小之孙同迁乎?故汝有失德。”
(2).不至。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各以利退,上求不暨,是其外利也。” 韦昭 注:“暨,至也。”
分類:不与不至
《國語辭典》:湖海  拼音:hú hǎi
1.湖与海的合称。《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会士边带湖海,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唐。韦应物〈登重玄寺阁〉诗:「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2.泛称天下各地。唐。李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惜哉湖海上,曾校蓬莱书。」《宋史。卷二八一。毕士安传》:「今湖海新民始得天子命吏,宜有安辑,愿一用旧籍。」
《國語辭典》:关门(關門)  拼音:guān mén
1.把门关上。如:「请随手关门!」宋。苏轼 北寺诗:「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
2.商业机构倒闭。如:「那家商店因资金周转不灵,已经关门了。」
3.关隘、关口的门。如:「过了这个关门,就是另一个县了。」
《漢語大詞典》:不共
(1).不与,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鬦争鬦合。”
(2).不同。 宋 孙光宪 《上行杯》词:“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漢語大詞典》:不登
(1).歉收。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汉书·元帝纪》:“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 宋 苏轼 《许州西湖》诗:“ 潁川 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今岁颇不登,贷者艰偿,不如放之。”
(2).不升。左传·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於明堂。”
(3).不用。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 杨伯峻 注:“不登於器,犹言不用於製成军国之重要器物。”
(4).不与,不赞成。左传·襄公元年:“於是为 宋 讨 鱼石 ,故称 宋 ,且不登叛人也。” 杜预 注:“登,成也。不与其专邑叛君,故使 彭城 还繫 宋 。” 杨伯峻 注:“不登即不赞同。”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復援旌擐甲,席卷起征。”
《國語辭典》:面壁  拼音:miàn bì
1.脸对著墙壁。如:「面壁罚站」、「面壁思过」。
2.不理、不睬、不介意。《晋书。卷七五。王湛传》:「述无所应,面壁而已。」
3.无所事事的样子。
4.本指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对墙壁默坐静修。见《五灯会元。卷一。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后用以比喻造诣纯熟高深。
《漢語大詞典》:独卧(獨卧)
(1).古代养生家谓不与妇女同眠为“独卧”。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故有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
(2).泛指一人独眠。 明 徐祯卿 《在武昌作》诗:“高斋今夜雨,独卧 武昌城 。”
(3).古指高人、隐士遗世独居。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独卧 嵩阳 客,三违 潁水 春。” 赵次公 注:“此言 张山人 自 潁水 而隐 嵩阳 。”
《漢語大詞典》:开径(開逕)
亦作“ 开径 ”。
(1).开辟路径。宋书·谢灵运传:“尝自 始寧 南山伐木开逕,直至 临海 ,从者数百人。”
(2).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唯开 蒋 生逕,永怀 求 羊 踪。” 李善 注引三辅决录:“ 蒋詡 ,字 元卿 ,隐於 杜陵 。舍中三逕,惟 羊仲 、 求仲 从之游。二 仲 皆挫廉逃名。”后以“开逕”指只接待少数高人雅士,决不与官场的俗人来往。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陶潜〈田居〉》:“素心正如此,开逕望三益。”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闺秀诗》:“ 蒋侯 已拟长开径, 李广 无端又出山。”参见“ 三径 ”。
《國語辭典》:三径(三徑)  拼音:sān jìng
汉蒋诩辞官不仕,隐于杜陵,闭门不出,舍中竹下三径,只有羊仲与求仲出入。典出晋。赵岐《三辅决录》卷一。后以三径比喻隐士居处。《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唐。孟浩然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诗:「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國語辭典》:独处(獨處)  拼音:dú chǔ
独自居处。如:「他的依赖性太强,独处正好可以训练他的独立性。」
《國語辭典》:退避  拼音:tuì bì
离去、避开。《汉书。卷八一。张禹传》:「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凤。」《三国演义》第二六回:「关公怒目横刀,大喝一声,门吏皆退避。」
《國語辭典》:退避三舍  拼音:tuì bì sān shè
比喻遇到实力很强的对手,为避免正面冲突折损太多,乃主动让步,不与人争。参见「辟君三舍」条。《儒林外史》第一○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镜花缘》第五六回:「非独本郡众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闺才,亦当退避三舍哩!」
《國語辭典》:不齿(不齒)  拼音:bù chǐ
1.羞与为伍。如:「他的作为,令人不齿。」
2.不录用。《书经。蔡仲之命》:「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汉。孔安国。传:「罪轻故退为众人,三年之后乃齿录,封为霍侯。」《礼记。王制》:「不变,屏之远方,终身不齿。」汉。郑玄。注:「齿犹录也。」
3.周代官分九等称「九命」,三命官参加乡饮因尊贵而可以不按年龄顺序排列入座;座位居一般人之上,称为「不齿」。《周礼。地官。党正》:「再命齿于父族,三命而不齿。」
《國語辭典》:县分(縣分)  拼音:xiàn fèn
介于省与乡、镇、县辖市、区之间的地方行政区域。在我国为二级行政区。《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敝上说小县分没有好菜,送了一桌粗饭,请大老爷包涵点。」也作「县份」。
分類:不与专名
《漢語大詞典》:寡与(寡與)
犹寡合。谓不与世俗合流。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茅屋数椽,穜稑百亩,仅给衣食,如 吴介肃 之高持;刚介寡与,誓不营私,终身不渝,如 何文肃 之正大。”
《國語辭典》:孤峭  拼音:gū qiào
性情不随流俗。《隋书。卷七八。艺术传。萧吉传》:「吉性孤峭,不与公卿相沉浮,又与杨素不协,由是摈落于世,郁郁不得志。」
《國語辭典》:单身(單身)  拼音:dān shēn
1.独身无家室的人。唐。王建〈自伤〉诗:「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身。」《红楼梦》第七○回:「共有八个二十五岁的单身小厮,应该娶妻成房的,等里面有该放的丫头们,好求指配。」
2.独自一人。《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郤正》:「蜀之大臣无翼从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舍妻子单身随侍。」《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看见前边一个单身客人,在地下检了一个兜肚儿,提起颇重,想来其中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