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心契  拼音:xīn qì
情意相合。《宋史。卷四三七。儒林传七。刘清之传》:「吕伯恭、张栻,皆神交心契。」
《漢語大詞典》:心会(心會)
心中领会。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生问曰:‘别来无恙否?’ 鶯鶯 不言而心会。”
分類:心中领会
《國語辭典》:意会(意會)  拼音:yì huì
心中领会。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五。演习部。教白》:「此中微渺,但可意会,不可言传。」
《漢語大詞典》:警悟
(1).警觉领悟;机敏领会。 汉 王充 论衡·艺增:“增其语,欲以惧之,冀其警悟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铁生 ﹞心中想着 卧师 所言祸福之报,好生警悟。” 艾芜 《夜归》:“ 康少明 忽然警悟出了,原因一定出在他的脸上。”
(2).告戒使觉悟;警戒醒悟。旧唐书·郝处俊传:“且天降灾异,所以警悟人君。其变苟实,言之者何罪?”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 张无垢 贬 南安 ,凡十有四年。寓处僧舍,未尝出户,其一话一言,举足为法,警悟后学宏矣。”
(3).机敏聪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林公 云:‘见 司州 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 宋 范仲淹 《忠献范公墓志铭》:“公警悟过人,挺然国器。”金史·纳合椿年传:“初置 女直 字,立学官於 西京 , 椿年 与诸部儿童俱入学,最号警悟。”
《國語辭典》:冥会(冥會)  拼音:míng huì
默悟。《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弘景为人员通谦谨,出处冥会,心中明镜,遇物便了。」
《漢語大詞典》:默会(默會)
暗自领会。 明 方孝孺 《医原》:“术之精微可以言语授,而非言语所能尽;可以度数推,而非度数所能穷。苟不默会於心,而欲持昔人一定之説,以应无涯之变,其不至於遗失者寡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即使一句宾白不道,止唱曲文,观者亦能默会,是其宾白繁减可不问也。”
分類:暗自领会
《國語辭典》:体验(體驗)  拼音:tǐ yàn
1.察验。宋。苏轼 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臣体验得每年颍河涨溢水痕,直至城门脚下,公私危惧。」
2.体会、感受。如:「他下矿坑去挖矿,好体验矿工生涯的甘苦。」
《漢語大詞典》:悟理
(1).领会道理。 唐 苏颋 《授吴昇太子左赞善大夫制》:“ 吴昇 悟理明达,用心微妙,博以才艺,精於谈吐。”
(2).参悟佛理。 明 陈子龙 《萧山寺作》诗:“悟理尘网超,藴真玄赏契。”
《漢語大詞典》:悟解
(1).指对佛理的领悟。《坛经·顿渐品》:“悟解不同,见有迟疾。”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二:“ 苏 尚书 八十犹参禪, 大潙 访之,以手拍碎金面棋盘。尚书寻有悟解。”
(2).领会,懂得。 明 唐顺之 《仪宾李公墓志铭》:“﹝公﹞读书善悟解,洞於声律,尤工字书,得 子昂 体。” 郭沫若 《文艺论集·神话的世界》:“我们在这些地方可以悟解许多智慧。”
《漢語大詞典》:心解
心中领会。礼记·学记“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汉 郑玄 注:“学不心解,则忘之易。”隋书·经籍志一:“陵夷至於近代,去正转疎,无復师资之法。学不心解,专以浮华相尚。”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淡书》:“是以古之圣人,终其身於问学之场焉,讲习讨论,心解力行,以至於寝食俱废者,为淡也。”
《國語辭典》:领悟(領悟)  拼音:lǐng wù
领会晓悟。明。李贽〈复焦弱侯〉:「盖《近溪语录》须领悟者乃能观于言语之外,不然,未免反加绳束。」《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慢慢的讲到学问,三位高徒颇能领悟,姚老夫子非常之喜。」《红楼梦》第一一五回:「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好些。」
《漢語大詞典》:赏会(賞會)
(1).玩赏聚会。晋书·车胤传:“又善於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 胤 不在,皆云:‘无 车公 不乐。’”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独孤遐叔》:“ 遐叔 意谓贵族赏会,深虑为其斥逐,乃潜伏屏气,於佛堂梁上伺之。” 清 张云章 《水周林记》:“阁之下,梅花万树,赏会为最,赋诗者都为集焉。”
(2).欣赏领会。 宋 苏轼 《题文与可墨竹》诗:“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余最。” 清 包世臣 《书法津梁·跋草书答十二问》:“然手敏有餘,心闲不足,赏会既极,略近澜漫。”
《國語辭典》:透明  拼音:tòu míng
1.光线可以穿过,通澈明亮。如:「窗户换上透明玻璃后,整间房子明亮了许多。」
2.完全的、清楚的。如:「他把失踪的原因交待得不够透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这老儿晓得商家有赀财,又是孤儿寡妇,可以欺骗,其家金银杂物多曾经媳妇商小姐盘验,儿子贾成之透明知道。」
3.晓悟领会。明。陈汝元《金莲记》第四出:「但晓理会玄诠,也曾透明佛證。」
《漢語大詞典》:契会(契會)
(1).约会;盟会。南史·张兴世传:“ 欣泰 与弟前 始安 内史 欣时 密谋结太子右率 胡松 ……直后 刘灵运 等,并同契会。” 唐 黄滔 《周以龙兴赋》:“遂使 盟津 契会,此时莫愧於云从; 羑里 栖迟,昔日何伤於鱼服。”
(2).符合;相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勉:“傍有胡雏,质貌肖逝者。 勉 即询访,果与逝者所叙契会。” 明 李东阳 《题姚少师所书刘太保诗》:“两翁虽遭际不同,跡颇相类。观 姚 书 刘 作,有契会之意焉。”
(3).谓关系融洽。 明 陆深 《谿山馀话》:“祖宗时君臣之间契会如此, 孝庙 有意修復,真圣政也。”
(4).领悟,领会。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 让 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 什公 相从之助手,学问文章,均极优胜。而且於教理之契会,译籍之瞭望,尤非常人所可企及。”
《國語辭典》:体会(體會)  拼音:tǐ huì
设身处地的深入了解和领会。如:「暑假时我们到农村渡假,体会农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