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过意(過意)  拼音:guò yì
1.心安。《西游记》第三六回:「唐僧见他们磕头礼拜,甚是不过意。」
2.多心。如:「就是不怕你过意,所以我才把这件事情告诉你。」
《國語辭典》:誇张(誇張)  拼音:kuā zhāng
1.誇大。《列子。天瑞》:「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脩名誉,誇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
2.修辞学上的一种辞格。参见「誇张法」条。
《国语辞典》:不为过(不为过)  拼音:bù wéi guò
不算过分。如:「最近物价高涨,最低工资随之调整,实不为过。」《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虽然贵妃崇节尚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
《漢語大詞典》:鸣豫(鳴豫)
谓逸豫过分。易·豫:“鸣豫,凶。” 王弼 注:“处豫之初,而特得志於上,乐过则滛,志穷则凶,豫何可鸣?”明史·申时行王锡爵等传赞:“ 时行 诸人有鸣豫之凶,而无干蛊之略。” 清 魏源 《〈简学斋诗集〉序》:“使 李 杜 但在 天宝 以前,除《清平调》《何将军山林》外,亦无以鸣豫而鼓盛。”
《漢語大詞典》:极劳(極勞)
(1).尽力效劳。国语·晋语一:“昔者之伐也,兴百姓,以为百姓也。是以民能欣之,故莫不尽忠极劳以致死也。”
(2).过分辛劳。晋书·文苑传·曹毗:“故大人达观,任化昏晓,出不极劳,处不 巢 皓,在儒亦儒,在道亦道。”
《國語辭典》:过奖(過獎)  拼音:guò jiǎng
过分誇奖。常用作自谦之辞。《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蒙老先生同冯琢翁过奖,抱愧实多。」也作「过誉」。
《漢語大詞典》:侈欲
过分的欲望。 清 恽敬 《黍离说》:“夫 皇父 荣夷 斲之于方茂者也,然皆纤才侈欲容悦之徒而已。”
分類:过分欲望
《漢語大詞典》:刻饰(刻飾)
(1).雕刻装饰。汉书·刘向传:“刻饰宗庙,多筑臺囿。”
(2).比喻对文辞的过分修饰润色。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陵迟至於 梁 陈 ,淫艷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
(3).古代妇女的一种梳理方式。以胶刷鬓发,使齐整如刻画。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若夫 青琴 、 宓妃 之徒,絶殊离俗,妖冶嫺都,靚糚刻饰,便嬛绰约。”参阅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王先谦 补注。
《國語辭典》:娇贵(嬌貴)  拼音:jiāo guì
1.受到过分爱护。《红楼梦》第七四回:「这也有的常情,跟姑娘的丫头,原比别的娇贵些。」
2.因受宠而享有荣贵。唐。崔颢〈邯郸宫人怨〉诗:「岁岁年年奉欢宴,娇贵荣华谁不羡?」
3.形容物品容易损坏。如:「这玻璃艺品非常娇贵,一不小心就会破碎。」
《漢語大詞典》:节劳(節勞)
谓有所节制,不过分劳累。 清 朱之瑜 《与奥村庸礼书》之十八:“然途中饮食起居,亦宜节劳自爱。”《人民的好总理·纪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一九七二年 周总理 患病后, 毛主席 一直非常关心,经常询问病情,多次指示要注意护理,注意营养,注意休息,要节劳。”
《漢語大詞典》:阴淫(陰淫)
(1).阴气过分。左传·昭公元年:“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 杜预 注:“寒过则为冷。”
(2).淫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荆 、 吴 、 郑 、 衞 之声,《韶》《濩》《武》《象》之乐,阴淫案衍之音。”《元典章·刑部三·不道》:“外据南方阴淫之地似此淫祀极多,亦合通行禁止。”
《漢語大詞典》:过刚(過剛)
(1).阳气过盛;多刚暴之气。 元 许衡 《读〈易〉私言》:“乾九三过刚而不中,难与义适。然以其有才也,故谆谆焉戒命之,曰夕惕,曰敬慎,曰艰贞,庶乎有可免者。”
(2).过分刚强。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虽是平日性情失之过刚,心术还不离乎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待绅士》:“为仕者曲意逢迎而避谤,固为绕指之羞;有心凌辱而亦威,亦涉过刚之忌。”
《漢語大詞典》:致罚(致罰)
(1).施加惩罚。书·多士:“厥惟废元命,降致罚。” 孔 传:“其惟废其天命,下致天罚。”左传·定公四年:“天诱其衷,致罚於 楚 ,而君又窜之。”晋书·慕容暐载记:“史臣曰:……象龚致罚,昭大训於 姚 典。”
(2).过分的惩罚。管子·君臣下:“致赏则匱,致罚则虐。” 尹知章 注:“罚而无节则虐。”
《漢語大詞典》:暴谑(暴謔)
开玩笑过分。《文选·左思〈吴都赋〉》:“翘关扛鼎,拚射壶博, 鄱阳 暴謔,中酒而作。” 刘逵 注引 何晏 曰:“ 鄱阳 恶戏难与曹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禁童子之暴謔,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 宋 司马光 《司马温公诗话》:“ 梅圣俞 之卒也…… 子才 曰:‘比见 圣俞 面光泽特甚,意为充盛,不知乃为不祥也。’时 钦圣 面亦光泽, 文通 指之曰:‘次及 钦圣 矣。’众皆尤其暴謔。”
《漢語大詞典》:过不及(過不及)
过分和达不到。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香奁艳语:“终公之身,未尝有过不及之时。”参见“ 过犹不及 ”。
分類:过分和达
《國語辭典》:过犹不及(過猶不及)  拼音:guò yóu bù jí
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指事情要适得其中。《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唐。韩愈 改葬服议:「俭之与奢,则俭固愈于奢矣,虽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过犹不及,其此类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