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8,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鲰生
山妻
过听
微尚
鄙人
塞责
痴顽
承教
小女
不武
左顾
下愚
微名
涂抹
狂愚
《國語辭典》:鲰生(鯫生)  拼音:zōu shēng
1.见识鄙陋的人。为轻蔑读书人的话。《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文士自谦之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叹鲰生不才,谢多娇错爱。」
《國語辭典》:山妻  拼音:shān qī
谦称其妻。唐。郑谷 赠咸阳王主簿诗:「自与山妻舂斗粟,祗凭邻叟典孤琴。」《西游记》第六○回:「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个得道的女仙。」
《國語辭典》:过听(過聽)  拼音:guò tīng
误听、误信。《战国策。燕策二》:「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朕因过听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
《漢語大詞典》:微尚
微小的志趣、意愿。常用作谦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伊余秉微尚,拙訥谢浮名。” 唐 白居易 《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诗:“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独。” 清 陶窳 《冬草》诗:“平生抱微尚,不与众芳期。”
《國語辭典》:鄙人  拼音:bǐ rén
1.住在偏远、乡野的人。《韩非子。喻老》:「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某太史慈,东海之鄙人也。」
2.鄙陋、卑贱的人。《庄子。应帝王》:「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宋。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异时薄夫鄙人,皆洗心易德,务为忠厚,人人自重,耻言人过。」
3.自己的谦称。《汉书。卷五○。张冯汲郑传。冯唐》:「鄙人不知忌讳。」《老残游记》第三回:「鄙人行道,没有一定的药金。」
《國語辭典》:塞责(塞責)  拼音:sè zé
1.抵偿过失、抵罪。《韩诗外传》卷一○:「前犹与母处,是以战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殁矣,请塞责。」汉。杨恽 报孙会宗书:「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2.尽其责任。《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
3.敷衍了事。《明史。卷二○六。列传。张逵》:「会疏则删削忌讳以避祸,独疏则毛举纤微以塞责。」《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笑道:『这是一时应酬之作,何足挂齿?况且那日小弟小恙进场,以药物自随,草草塞责而已。』」
《國語辭典》:痴顽(痴頑)  拼音:chī wán
痴愚顽固。唐。王建〈昭应官舍〉诗:「痴顽终日羡人閒,却喜因官得近山。」宋。陆游〈将离江陵〉诗:「痴顽久不去,常恐遭诮让。」
《國語辭典》:承教  拼音:chéng jiào
接受教诲。《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战国策。赵策二》:「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
《國語辭典》:小女  拼音:xiǎo nǚ
1.年纪最小的女儿。《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唐。张守节。正义引班固诗:「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2.称谓。对人称自己女儿的谦词。《三国演义》第八回:「小女貂蝉也,允蒙将军错爱,不异至亲,故令其与将军相见。」《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
《漢語大詞典》:不武
(1).不算勇武。左传·襄公十年:“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
(2).用作谦词,言无将帅之才。《晋书·庾翼传》:“臣虽不武,意略浅短,荷国重恩,志存立效。”北齐书·神武纪上:“吾虽不武,以死继之,何敢让焉。”
(3).不逞勇武。老子:“善为士者不武。” 王弼 注:“武,尚先陵人也。”
《國語辭典》:左顾(左顧)  拼音:zuǒ gù
1.向左方顾视。如:「左顾右盼」。《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余左顾而欬,乃杀之;右顾而笑,乃止。」
2.称誉他人屈尊纡贵的亲访。称客人来访的谦词。《汉书。卷八○。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刘钦传》:「子高乃幸左顾存恤,发心恻隐。」《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今辱左顾,绮阁生光。」也作「下顾」。
《國語辭典》:下愚  拼音:xià yú
1.极愚笨的人。《论语。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渐渍荒沉,往而不反,下愚之蔽也。」
2.自己的谦称。三国吴。华覈〈奉敕草对〉:「猥命草对,润被下愚。」《红楼梦》第一二○回:「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绝。」
《漢語大詞典》:微名
(1).微贱之名。常用作谦词。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忠佞异议》:“司马清曹,郎官节鉞,微名已序鸳列。光岳攸钟,须知要守全节。” 清 李厚庵 《赠陈梦雷百韵》:“昔我髫年日,落莫无与儔……岁行在降娄,微名得滥收。”
(2).指微不足道的名誉。
《國語辭典》:涂抹(塗抹)  拼音:tú mǒ
1.化妆。《宋史。卷四七二。奸臣列传二。蔡京》:「或侍曲宴,则短衫窄裤,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多道市井淫媟谑浪语,以蛊帝心。」
2.随意图画、信笔挥洒。唐。卢仝 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宋。刘克庄 再获一砚自和诗:「拊摩无粟向肌起,涂抹有花从笔生。」
《漢語大詞典》:狂愚
(1).狂妄愚昧。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尧 舜 为政,民无狂愚。” 明 方孝孺 《复郑好义书》:“僕甚悯之,甚厌之,每自省察或蹈其失,以为狂愚之归。”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此外频与 欧 美 女子言之,皆笑吾之狂愚也。”
(2).书疏中亦用为谦词。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臣以狂愚,不知忌讳。” 宋 范仲淹 《饶州谢上表》:“狂愚之诚,进多冒死。” 清 吴敏树 《与杨性农书》:“伏惟鉴其狂愚,少留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