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33,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制行
退休
常数
旧规
清规
旧文
成礼
序进
礼制
过重
恩例
代耕
教令
纲领
资粮
《漢語大詞典》:制行
(1).规定道德和行为准则。礼记·表记:“圣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己。” 孔颖达 疏:“圣人之制法立行不造制以己之所能,谓不将己之所能以为法,恐凡人不能行也。” 陆德明 释文:“行,下孟反。” 宋 秦观 《陈寔论》:“古之君子初无意於制行,其制行也因时而已。”
(2).指德行。 明 宋濂 《题汤处士墓铭后》:“予观老友 陶先生 所撰《汤处士墓铭》,嘆其制行淳厚。” 清 刘大櫆 《祭左茧斋文》:“君之制行,可谓无咎。” 清 冯桂芬 《耕渔轩记》:“ 良夫 与诸公唱和,制行尤高。”
《國語辭典》:退休  拼音:tuì xiū
受雇任者因年长、服务到达应有年资、个人规划等原因,退离所任职的工作。《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本无宦情。南昌待罪数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业,虚糜朝廷爵禄,不如退休了好。」
《國語辭典》:常数(常數)  拼音:cháng shù
1.一定的数量。《仪礼。聘礼》:「燕与羞,俶献无常数。」《明史。卷一三二。列传。李新》:「公、侯家人及仪从户各有常数,馀者宜归有司。」
2.一定的法则、规律。《战国策。秦策三》:「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宋。陆游〈雷〉诗:「吾闻阴阳有常数,非时动静皆为菑。」
3.代数式中一定不变的数,对变数而言。
《国语辞典》:旧规(旧规)  拼音:jiù guī
旧有的规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约定几年来取一度,是个旧规。」《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革陋规》:「若一切旧规,尽为裁革,固属美事,但冰蘖之需,后此者难为继也。」
分类:旧规规定
《國語辭典》:清规(清規)  拼音:qīng guī
1.禅宗寺院或道观出家众所应遵守的戒律。《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这人留在禅林里,是必要坏了清规。」《文明小史》第七回:「小道今年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一向恪守清规,不敢乱走一步。」
2.泛指供人遵循的规范。《梁书。卷十五。谢朏传》:「清规雅裁,兼擅其美。」唐。杜甫〈偶题〉诗:「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
《漢語大詞典》:旧文(舊文)
(1).指古代礼制所规定的车服器用等物的彩绘文饰。荀子·王制:“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 杨倞 注:“谓染綵、画繢之事也。”
(2).前代的典籍。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刘向〈九叹〉序:“典校经书,辩章旧文。”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伪古文尚书》虽出自 东晋 人,而采辑旧文,皆有来歷。”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然《世説》文字,间或与 裴 郭 二家书所记相同,殆亦犹《幽明録》《宣验记》然,乃纂缉旧文,非由自造。”
(3).过去写的文章。如 钱锺书 著有《旧文四篇》
《國語辭典》:成礼(成禮)  拼音:chéng lǐ
1.行礼完毕。《史记。卷六四。司马穰苴传》:「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2.使礼仪完备。《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莫掇!莫掇!哥哥须晓得嫂嫂通灵,今既取去,也要成礼。」
3.成婚。《南史。卷七三。孝义传上。公孙僧远传》:「兄姊未婚嫁,乃自卖为之成礼,名闻郡县。」
《漢語大詞典》:序进(序進)
(1).依次前进。仪礼·燕礼:“若君命皆致,则序进奠觶于篚。”
(2).按规定的等级次第升迁。 唐 元稹 《王惠超左清道率府率制》:“咸当序进,式示加恩。”
《國語辭典》:礼制(禮制)  拼音:lǐ zhì
国家所定的礼仪制度。《荀子。王霸》:「天子之礼制,如是者也。」《汉书。卷一○。成帝纪》:「圣王明礼制,以序尊卑。」
《國語辭典》:过重(過重)  拼音:guò zhòng
超过规定的重量。如:「你的体重已过重了,实在应该开始减肥。」
《漢語大詞典》:恩例
指帝王为宣示恩德而颁布的条例、规定。 元 王恽 《贺正口号》:“岁岁大酺恩例溥,自慙虚薄仰皇扃。” 清 刘大櫆 《渔溪巴君墓志铭》:“ 雍正 时有詔,廪贡得与銓选。君又以恩例授县令职。”
《國語辭典》:代耕  拼音:dài gēng
1.以他种营生代替耕植。如官吏以禄代耕、文人以笔代耕或以舌代耕皆是。晋。潘岳〈藉田赋〉:「野有菜蔬之色,朝靡代耕之秩。」南朝宋。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幸会果代耕,符守江南曲。」
2.代为耕种。如:「农机代耕」、「农地代耕」。
《國語辭典》:教令  拼音:jiào lìng
一国元首所颁布的条例。《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景公问晏子曰:『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曰:『明其教令。而先之以行义。』」《汉书。卷四。文帝纪》:「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
《國語辭典》:纲领(綱領)  拼音:gāng lǐng
1.总纲要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覈为美,不以深隐为奇;此纲领之大要也。」《红楼梦》第六回:「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
2.政党或团体的工作目标及行动步骤。如:「建国纲领」。
《漢語大詞典》:资粮(資糧)
亦作“ 资粮 ”。
(1).粮食。泛指钱粮。左传·僖公四年:“若出于 陈 郑 之间,共其资粮屝履,其可也。” 杨伯峻 注:“资粮,同义连绵词,资亦粮也。” 晋 刘琨 《扶风歌》:“资粮既之尽,薇蕨安可食。”粮,一本作“ 粮 ”。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但是研究者自身的生活的保障,至低限度的糊口的资粮,这求之于国外,比在国内是还要困难的了。”
(2).按规定发给的米粮。旧唐书·裴胄传:“收其资粮,分为月进, 胄 至,奏其本末,罢之。”
(3).粮食为人生存之本,故佛教用以比喻善根功德。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大忍恶对门》:“是故发大乘者,多来此土,以救苦为资粮,以拔恼为要行。”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按者亦以死论,僧求假七日,令持念为将来资粮, 郑公 哀而许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藏经中有《俱舍论》,载颂曰:‘欲往前路无资粮,来往中间无所止。’ 东莱先生 吕居仁 临终诗云:‘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盖用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