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九室
(1).古时九嫔和九卿分别治事之所。周礼·考工记·匠人:“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郑玄 注:“九室,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 贾公彦 疏:“此九嬪之九室与九卿九室相对而言之:九卿九室是治事之处;则九嬪九室亦是治事之处。”
(2).指古明堂的九间房屋。大戴礼记·明堂:“明堂者……凡九室。” 王聘珍 解诂:“隋书·牛弘传引 蔡邕 《明堂月令论》云:‘明堂制度之数,九室以象九州。’”
(3).即九庙。天子的祖庙。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壬辰,既格於道祖,乘舆即以是日致斋於九室。”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九庙:“ 武德 元年始立四庙, 正观 七年立七庙, 开元 十年增太庙为九室。”
(4).道教谓人体中的“上宫”(脑)和“九窍”。黄庭内景经·常念:“九室正虚神明舍。” 梁丘子 注:“九室,谓头中九宫之室及人之九窍,使上宫荣华,九窍真正,则众神之所止舍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夫入九室以精思,存真一以招神者。” 前蜀 杜光庭 《王宗玠宅弘农郡夫人降圣日修大醮词》:“正身心於九室,捡神气於三关。”
《國語辭典》:告庙(告廟)  拼音:gào miào
古代自天子至诸侯,凡即位、出征、出猎等事,必禀告于祖庙。明。史可法〈复多尔衮书〉:「即告庙之日,紫盖如云。」
《漢語大詞典》:告至
(1).古代帝王封禅或出巡时在外所行的祭祀之礼。书·舜典“歳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 ,柴” 孔 传:“班瑞之明月,乃顺春东巡 岱宗 ……燔柴祭天告至。”新唐书·礼乐志四:“又为告至坛,方八十一尺,高三尺,四出陛,以燔柴告至,望秩羣神。”宋史·礼志十七:“巡幸之制, 唐 《开元礼》有告至、肆覲、考制度之仪。”
(2).古代天子、诸侯外出返回时,祭告祖庙并与群臣一起饮酒的礼仪。又称“饮至”。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 唐 孔颖达 疏:“孝子之事亲也,出必告,反必面,事死如事生,故出必告庙,反必告至……行言告庙,反言饮至,以见至有饮,而行无饮也。”参见“ 告庙 ”、“ 饮至 ”。
《漢語大詞典》:谒庙(謁廟)
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称“謁庙”。后汉书·舆服志下:“皇后謁庙服,紺上皁下。”宋史·礼志十一:“自 汉文帝 以来,皆即位而謁庙。”参见“ 告庙 ”。
《國語辭典》:告庙(告廟)  拼音:gào miào
古代自天子至诸侯,凡即位、出征、出猎等事,必禀告于祖庙。明。史可法〈复多尔衮书〉:「即告庙之日,紫盖如云。」
《漢語大詞典》:四庙(四廟)
指高祖、曾祖、祖父、父四代祖庙。《礼记·丧服小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 郑玄 注:“高祖以下。与始祖而五。” 孔颖达 疏:“而立四庙者,既有配天始祖之庙,而更立高祖以下四庙,与始祖而五也。” 清 方苞 《教忠祠规序》:“古者建国始得立五庙, 北宋 以前犹有四庙、三庙、二庙之制。”
《漢語大詞典》:祖庭
(1).语出礼记·檀弓上:“小敛於户内,大敛於阼,殯於客位,祖於庭,葬於墓。”本谓祭奠于祖庙之中庭,后用“祖庭”犹言祖奠,谓送殡前举行的祭奠。 唐 李端 《代宗挽歌》:“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 唐 李商隐 《重祭外舅司徒公文》:“属纊之夕,不得闻启手之言;祖庭之时,不得在执紼之列。”
(2).指佛教宗祖布教传法之处。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当下走进三藏禪林,头一进是极高的大殿,殿上金字匾额:‘天下第一祖庭’。”《随笔》1979年第2集:“ 唐 朝 惠能 和尚继承五祖衣钵,从 湖北省 黄梅 东山寺 到此定居,遂成禅宗正统,称祖庭, 宋太祖 赐名‘南华禅寺’。”
(3).祖师。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上人定生 南宋 后, 兹云 懺师其祖庭。”
(4).祖屋,家族的旧居。 清 孔尚任 《与莓垣书》:“家门诸务,惟赖吾弟一人调护其间,如波涛柱石,孤立良难。愚虽身处江湖之远,而心仍在祖庭之前。”
(5).祖父。 明 李东阳 《陆孝子诗序》:“ 凤 之祖庭 玉君 履善貽福,而 仁甫 续学弗试,犹有待于后。”按, 仁甫 , 凤 父。
《國語辭典》:不祧  拼音:bù tiāo
一种古代庙制。古时要把世次过远的祖先神主,陆续迁于太祖庙合祭,称为「祧」,只有创业的始祖是永不迁移的,称为「不祧」。后比喻永久不废之意。《宋史。卷一○六。礼志九》:「今太祖受命开基,太宗缵承大宝,则百世不祧之庙矣。」
《漢語大詞典》:视朔(視朔)
古代天子、诸侯每月朔日祭告祖庙后,在太庙听政,称“视朔”。《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 孔颖达 疏:“视朔者,公既告庙受朔,即听视此朔之政,是其亲告朔也。”
《漢語大詞典》:世庙(世廟)
(1).世祖庙, 东汉 光武帝 刘秀 之庙。文选·班固〈东都赋〉:“扬世庙,正雅乐。” 李善 注引《续汉书》:“ 明帝 为 光武 起庙,号世祖庙。”
(2). 明 嘉靖帝 为其父 兴献王 朱祐杬 所立之庙。明史·睿宗兴献皇帝传:“明年修《献皇帝实録》,建世庙於太庙左。”
(3).指 明世宗 朱厚熜 。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海忠介 惟有一袍一僕之风,始能建言 世庙 。”
《漢語大詞典》:祫祭
古代天子诸侯所举行的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庙的大合祭。礼记·曾子问:“祫祭於祖,则迎四庙之主。主出庙入庙必蹕。” 孔颖达 疏:“祫,合祭祖。大祖三年一祫。谓当祫之年则祝迎高、曾、祖、禰四庙,而於大祖庙祭之。天子祫祭则迎六庙之主。今言四庙者,举诸侯言也。”《穀梁传·文公二年》:“祫祭者,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祭于大祖。” 范宁 注:“祫祭者,皆合祭诸庙。已毁未毁之主,於大祖庙中以昭穆为次序。”《汉书·韦玄成传》:“祫祭者,毁庙与未毁庙之主皆合食於太祖,父为昭,子为穆,孙復为昭,古之正礼也。”《东观汉记·张纯传》:“祫祭以冬十月,冬者,五穀成熟,物备礼成,故合聚饮食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祫祭捧帛爵用近支王公:“故命岁暮太庙祫祭。凡捧帛执爵诸执事官,皆用圣祖以下宗支诸王公将军充之。”
《漢語大詞典》:亲飨(親饗)
谓帝王祭献于祖庙。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典礼:“亲饗,车驾朝饗太庙也。其典礼类郊祀。”
《国语辞典》:庙享(庙享)  拼音:miào xiǎng
享,祭祀。「庙享」指太庙之祭。太庙即皇帝祖庙。
《漢語大詞典》:殷祭
盛大的祭典。指三年一次的祖庙大祭(祫)及五年一次合祭诸祖神主的大祭(禘)。礼记·曾子问:“君之丧服除,而后殷祭,礼也。” 孔颖达 疏:“殷,大也。小大二祥变除之大祭,故谓之殷祭也。”汉书·韦玄成传:“毁庙之主,臧乎太祖,五年而再殷祭,言壹禘壹祫也。” 唐 史玄灿 《禘祫议》:“按,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公羊传》云,五年而再殷祭,两文虽互,其义略同。”
《漢語大詞典》:大祫
古时天子,诸侯宗庙祭礼之一。集远近祖先的神主于太祖庙合祭。《公羊传·文公二年》:“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 何休 注:“毁庙,谓亲过高祖,毁其庙,藏其主于大祖庙中。”
《漢語大詞典》:大宫
帝王诸侯的祖庙。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伯 将伐 许 。五月甲辰,授兵於大宫。” 杜预 注:“大宫, 郑 祖庙。”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大尹立 啟 ,奉丧殯于大宫,三日而后国人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