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何论(何論)
唐 宋 进士应试的一种文体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国初,《韵略》载进士所习有何论一首。 施肩吾 《及第勑》亦列其所习何论一首。何论盖如‘三杰佐 汉 孰优’,‘四科取士何先’之类。”
《國語辭典》:时文(時文)  拼音:shí wén
1.八股文的别名。参见「八股文」条。
2.现代通行的文体。
《國語辭典》:奏对(奏對)  拼音:zòu duì
臣下回答君上所问的事。《新唐书。卷一五○。李揆传》:「揆美风仪,善奏对。」《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正要奏对,不想头顶心里一点疼痛,著实难忍。」
《國語辭典》:告语(告語)  拼音:gào yǔ
告诉。《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西门豹传》:「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國語辭典》:连珠(連珠)  拼音:lián zhū
1.连珠体的别名。参见「连珠体」条。
2.一种修辞方法。是以每一句结尾的语词,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两句之间环环相扣,如珠鍊串在一起般,故称为「连珠」。
3.比喻密集而连续不断。薛仁贵征辽事略:「百姓连珠儿纳喊,太宗喝采不迭。」《文明小史》第五六回:「甲营埋伏尽起,枪声如连珠一般。」
《國語辭典》:语录(語錄)  拼音:yǔ lù
言论的实录或摘录。佛家祖师说法时,僧徒直接记载问答口语,以白话叙述,不加文饰,称为「语录」。后宋代儒者讲学,门人弟子所记下的语言笔录,也称为「语录」,如《朱子语录》。宋。陆游 跋兼山先生易说:「郭立之从程先生游最久,程先生病革,犹与立之有问答语,著于语录。」
《國語辭典》:谢恩(謝恩)  拼音:xiè ēn
感谢恩赏。《大宋宣和遗事。利集》:「令帝谢恩。帝拜受,使人持其物同归。」《红楼梦》第七二回:「旺儿家的会意,忙爬下就给贾琏磕头谢恩。」
《國語辭典》:纪事(紀事)  拼音:jì shì
记载事情。如:「纪事本末体」。唐。韩愈 进学解:「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國語辭典》:记事(記事)  拼音:jì shì
把事情记载下来。《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汉书。卷三○。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漢語大詞典》:谟训(謨訓)
亦作“謩训”。
(1).谋略和训诲。书·胤征:“圣有謨训,明徵定保。” 孔 传:“圣人所谋之教训,为世明证,所以定国安家。” 唐 权德舆 《唐故尚书兵部郎中杨君文集序》:“协书命於謩训,荐声诗於郊庙。” 章炳麟 《艾如张董逃歌序》:“古之謨训,上思利民,忠也;朋友善道,忠也;憔悴事君,忠也。”
(2).谟和训。尚书文体名。 唐 柳宗元 《〈杨评事文集〉后序》:“著述者流,盖出於之謨训,之象繫。”
《國語辭典》:碑文  拼音:bēi wén
刻在石碑上的文词。其体本以叙事为主,后杂之以议论,甚至有托物寓意之文出现,体例甚多。《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李长吉新撰白玉楼记,天帝召汝写碑文!」
《國語辭典》:教令  拼音:jiào lìng
一国元首所颁布的条例。《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景公问晏子曰:『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曰:『明其教令。而先之以行义。』」《汉书。卷四。文帝纪》:「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
《國語辭典》:小说(小說)  拼音:xiǎo shuō
1.琐屑而偏颇的言论。《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2.专门描写人物故事,有完整布局、情节发展及一贯主题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
《國語辭典》:辞赋(辭賦)  拼音:cí fù
文体名。汉代刘向集屈原等所作的赋为楚辞,故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以抒情为主,讲求声调之美,并注重排比铺陈。
《國語辭典》:四六  拼音:sì liù
文体名。多以四字六字为对偶,故称为「四六」。始于六朝的骈文,盛行于唐宋。多颂扬酬应之作,而缺乏真情实感。唐。李商隐〈樊南甲集序〉:「作二十卷,唤曰『樊南四六』。」也称为「四六体」。
《國語辭典》:骈文(駢文)  拼音:pián wén
文体名。对散文而言,字句骈俪,注重声色藻绘,盛行于六朝及初唐,为当时文章正格。参见「骈体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