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假版
亦作“ 假板 ”。
(1).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称假版官。宋书·文帝纪:“二十七年春正月辛未,制 交 、 寧 二州假板郡县,俸禄听依臺除。” 宋 黄庭坚 《卧陶轩》诗:“假版未通班,晓严梦逢逢。”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选人之制始於 唐 ,自中叶以来,藩镇自辟召,谓之版授,时号假版官,言未授王命假摄之耳。”
(2).指权宜任命的证书。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年:“﹝ 慕容农 ﹞敕备假版,以 邃 ﹝ 睦邃 ﹞为 高阳 太守,参佐家在 赵 北者,悉假署遣归。” 胡三省 注:“假署者,权时以假版署置其官,未以白 燕王垂 也。”
《漢語大詞典》:天铎(天鐸)
(1).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木铎,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用的木舌大铃。后即以“天鐸”指为上天宣明教化的权柄。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胡武平 《上吕丞相啟》:‘手提天鐸,鏘正始之遗音;梦授神椽,摈夺朱之乱色。’盖不悟 正始 之为年名也。”
(2).喻指替上天宣布教化的警世之言。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圣如 孔子 ,言为天鐸,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况他人乎!”
《漢語大詞典》:宣捷
宣布胜利的消息。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叛贼·妖人刘天绪:“时方议宣捷,且告庙叙功。” 明 陈子龙 《闺怨》诗之三:“应骑 宛 马来宣捷,倏忽扬鞭过 渭 桥。”
《国语辞典》:发号令(发号令)  拼音:fā hào lìng
宣布命令。如:「主帅发号令,将军当前锋。」
《漢語大詞典》:征令(徵令)
(1).征召及施令。周礼·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 郑玄 注:“徵令,趋走给召呼。” 汉 贾谊 《新书·解悬》:“蛮夷徵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
(2).谓宣布征役或征赋的法令。周礼·天官·司书:“三岁,则大计羣吏之治……以逆羣吏之徵令。” 孙诒让 正义:“徵令,谓宣布法令,通晐徵役、徵赋二义。”
《國語辭典》:恩荣宴(恩榮宴)  拼音:ēn róng yàn
于礼部宴请新科进士的宴会。也称为「琼林宴」、「闻喜宴」。
《國語辭典》:宣战(宣戰)  拼音:xuān zhàn
正式对外发表与敌方开战或向他方挑战。如:「谈判破裂,又没有任何缓冲的馀地,否则两国还不致于正式宣战。」
《國語辭典》:宣判  拼音:xuān pàn
法院于言词辩论终结后,宣告对受裁判者的判决。如:「由于罪證不足,法院宣判被告无罪开释。」
《漢語大詞典》:设铎(設鐸)
谓宣布教令。铎,古乐器。形如大铃。宣布教令时,用以警众者。 明 许誉卿 《仰遵圣谕等事疏》:“窃虑皇上本以悬鞀设鐸之盛心,而令臣下或有箝口结舌之隐虑,故敢昧死上闻。” 清 卢文弨 《散馆责难赋》:“置鞀设鐸,覩五声之在悬;明目达聪,喜四门之咸闢。”
《漢語大詞典》:声兵(聲兵)
(1).宣布出兵。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陈侯使袁侨如会陈人围顿陈侯逃归》:“彼 楚 也,怒 陈 背己,则未敢声兵来伐。”
(2).指虚张声势以疑惑敌人的军事布置。 清 唐甄 潜书·五形:“善用兵者,不专主乎一军;正兵之外有兵,无兵之处皆兵……有形兵以疑其目,有声兵以疑其耳。”
《国语辞典》:布政司  拼音:bù zhèng sī
承宣布政使司的简称。明初设置,为掌理一省民政的机构。主官称为布政使。
《漢語大詞典》:发案(發案)
(1).案件判定后予以宣布。《玉娇梨》第四回:“ 吴翰林 道:‘正是,宗师的案也好发了。’家人道:‘学里斋夫説,发案只在三五日了。’”
(2).发生案件。
《國語辭典》:通电(通電)  拼音:tōng diàn
1.分致数人或数处之电报。用以发布宣言,报告某一重大事件之情况或申述本人对于某事之意见。
2.使电流通过。
《漢語大詞典》:挑错
发现或宣布某种缺陷或该受指责的行为或品质;令人不快地批评。例如:常常以解释、平衡、声调质量为题挑错。
《國語辭典》:言出法随(言出法隨)  拼音:yán chū fǎ suí
话一说出,法律效力随即有效执行。君主时代的文告中常用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