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柰何  拼音:nài hé
如何。《书经。五子之歌》:「为人上者,柰何不敬?」《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柰何?』」
《漢語大詞典》:伊何
(1).为何,作什么。《诗·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实维伊何?” 高亨 注:“伊,犹为也,作也。此二句言戴弁是要作什么?”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其祜伊何?宜尔子孙。” 金 王若虚 《哀雁词》:“捕者伊何?贪于货鬻,用者伊何?悦乎口腹。”
(2).谁,何人。 晋 陶潜 《劝农》诗:“哲人伊何?时维 后稷 。” 宋 苏轼 《和陶诗·和时运》:“昔人伊何,谁其裔苗?”
(3).如何,怎样。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三:“我心伊何,其芳若兰。”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辛伤伊何言,怵迫良已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女﹞笑曰:‘如何?醉态矇矓,不知伊何,遂诬妄若此。’”
《國語辭典》:怎生  拼音:zěn shēng
1.如何、怎样。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婆婆索钱去了,怎生这早晚不见回来?」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觊鲱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水浒传》第一回:「贫道等如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
2.务必设法、无论如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望和尚慈悲为本,小生亦备钱五千,怎生带得一分儿斋,追荐俺父母咱!」元。秦𥳑夫《剪发待宾》第一折:「今写了一个『钱』字、一个『信』字,当在夫人这里,怎生当与小生五贯长钱使用。」
3.为什么。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小姐,你怎生直赶到这里来?」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王庆,怎生这几日不见你?」
《国语辞典》:浑是(浑是)  拼音:hún shì
反正,不管如何。《醒世姻缘传》第七二回:「俺闺女养汉来?没帐!浑是问不的死罪。」也作「浑身」、「浑深」。
《漢語大詞典》:何遽
亦作“ 何渠 ”。亦作“ 何詎 ”。 如何,怎么。墨子·公孟:“ 子墨子 曰:‘虽子不得福,吾言何遽不善?而鬼神何遽不明?’”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夫浴者,将使表里洁也,内苟含瑕,何遽浴耶?”
分類:如何
《国语辞典》:直教  拼音:zhí jiào
简直使某人或某事如何。金。元好问〈摸鱼儿。恨人閒情是何物〉词:「恨人閒、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水浒传》第七回:「大闹中原,纵横海内。直教农夫背上添心号,渔父舟中插认旗。」
《國語辭典》:何若  拼音:hé ruò
1.怎么样。《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光弼谓李抱玉曰:『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过期何若?』」
2.像什么。《汉书。卷七二。龚胜传》:「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3.为什么。《管子。问》:「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
《国语辞典》:怎不  拼音:zěn bù
如何不。如:「我们在一起生活了好多年,突然要分开,怎不令人心酸呢?」《金瓶梅》第三三回:「金莲问:『乔大户家昨日搬了去,咱今日怎不与他送茶?』」《红楼梦》第六○回:「雷公老爷也有眼睛,怎不打这作孽的!」
分类:如何何不
《國語辭典》:无措(無措)  拼音:wú cuò
张皇失所措置。如:「手足无措」。《水浒传》第一二回:「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著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虽则家事荒凉,衣食无措,犹喜白氏女工精绝,翰墨傍通。」
《漢語大詞典》:怎得
犹安得,怎么能够得到。 宋 周邦彦 《还京乐》词:“怎得青鸞翼,飞归教见憔悴。”
怎么,如何。红楼梦第三三回:“既説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得到了公子腰里?”
《国语辞典》:窣地  拼音:sù dì
1.突然。唐。玄宗〈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诗:「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2.拂地。唐。孙光宪〈思帝乡。如何〉词:「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
《漢語大詞典》:何向
犹言如何,怎样。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执笔潸然,不知何向?” 宋 陈师道 《寄张大夫》诗:“一别今何向?三年信不通。”
分類:如何怎样
《漢語大詞典》:鼎味
(1).鼎中美食。南齐书·刘休传:“帝颇有好尚,尤嗜饮食, 休 多艺能,爰及鼎味,问无不解。” 唐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蟇》诗:“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2).相传 商 武丁 问 傅说 如何治理国家, 傅 以如何调鼎中之味对。后以“鼎味”指国政。《晋书·裴秀传》:“孝友著於乡党,高声闻於远近。诚宜弼佐謨明,助和鼎味,毗赞大府,光昭盛化。”宋书·隐逸传·周续之:“若升之宰府,必鼎味斯和。”
《國語辭典》:遗嘱(遺囑)  拼音:yí zhǔ
1.遗言。人在生前或临终嘱咐处理后事的言辞。如:「国父遗嘱」。也称为「遗言」。
2.预先处置身后事务或财产的文书,单独表示意思的行为,至死后方发生效力者,称为「遗嘱」。
《漢語大詞典》:作底
亦作“ 作抵 ”。
(1).如何,怎样。 唐 白居易 《寒食日寄杨东川》诗:“不知 杨六 逢寒食,作底欢娱过此辰?” 唐 温庭筠 《西州词》:“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
(2).为何,为什么。 唐 徐凝 《和嘲春风》诗:“可怜半死 龙门 树,懊恼春风作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