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许宣(许宣)  拼音:xǔ xuān
悲剧小说白蛇传中的人物。为人忠厚善良,但性格懦弱而意志不坚。游西湖而遇千年蛇精白娘子,两人结为夫妻,恩爱逾常。后因法海和尚点破白娘子蛇精身分,导致二人终告离散。也作「许仙」。
《漢語大詞典》:淳淑
仁厚善良。后汉书·梁节王畅传:“朕惟王至亲之属,淳淑之美,傅相不良,不能防邪,至令有司纷纷有言。”《后汉书·崔駰传》:“窃见足下体淳淑之姿,躬高明之量,意美志厉,有上贤之风。”
《漢語大詞典》:良正
善良正直。三国志·魏志·刘劭传:“性实之士服其平和良正,清静之人慕其玄虚退让。”
分類:善良正直
《国语辞典》:好心肠(好心肠)  拼音:hǎo xīn cháng
善良的心。如:「她一向乐善好施,有一副好心肠!」
分类:善良
《國語辭典》:和善  拼音:hé shàn
温和善良。如:「他为人真挚和善,广得人缘。」
《漢語大詞典》:善顺(善順)
善良和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钵逻那伽国:“气序和畅,风俗善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设多图卢国:“气序异热,风俗淳和,人性善顺,上下有序。”
分類:善良和顺
《漢語大詞典》:良谨(良謹)
善良谨愿。 晋 葛洪 神仙传·皇初平:“ 皇初平 者, 丹溪 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 金华山 石室中,四十餘年,不復念家。”《左传·文公十八年》“明允篤诚” 唐 孔颖达 疏:“篤者厚也,志性良谨,交游款密也。”
分類:善良良谨
《漢語大詞典》:若淑
温顺而善良。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罔若淑而不昌,畴逆失而能存?” 颜师古 注:“言行顺善者无不昌大,为逆失者谁能久存也。”
分類:温顺善良
《漢語大詞典》:悫愿(愨愿)
亦作“慤愿”。 谨慎老实;谨慎善良。管子·八观:“故形势不得为非,则姦邪之人慤愿。” 汉 蔡邕 《荐皇甫规表》:“威灵神行,演化凶悍,使为愨愿。”新唐书·权万纪传:“父 琢玠 , 隋 匡州 刺史,以慤愿闻。”
《漢語大詞典》:闲淑(閒淑)
亦作“闲淑”。
(1).娴静善良。閒,通“ 嫺 ”。宋书·符瑞志下:“以素鳩自远,毨翰归飞,资性闲淑,羽貌鲜丽。”辽史·后妃传·天祚皇后萧氏:“ 乾统 初,册为皇后。性闲淑,有仪则。”
(2).安娴优美。閒,通“ 嫺 ”。 后蜀 阎选 《谒金门》词:“雅态芳姿闲淑,雪映鈿装金斛。”
《国语辞典》:有良心  拼音:yǒu liáng xīn
本性善良。《老残游记》第一七回:「为翠环事,他又出了许多心,冷眼看去,也是个有良心的。」
《漢語大詞典》:宥善
赦免善良的人。左传·昭公元年:“﹝ 赵孟 曰﹞:‘ 莒 鲁 争 鄆 ,为日久矣。苟无大害於其社稷,可无亢也。去烦宥善,莫不竞劝。子其图之。’固请诸 楚 , 楚 人许之,乃免 叔孙 。” 孔颖达 疏:“ 叔孙 ,贤人,若赦之,是宥善也。” 杨伯峻 注:“宥善,赦免善人 叔孙豹 。”三国志·吴志·陆抗传:“盖周礼有赦贤之辟,春秋有宥善之义。曰:‘与其杀不辜,寧失不经。’而 蕃 等罪名未定,大辟以加,心经忠义,身被极刑,岂不痛哉!”
分類:赦免善良
《漢語大詞典》:善弱
善良懦弱。《水浒传》第二四回:“ 武大 又是箇善弱的人,那里会管待人。”
分類:善良懦弱
《漢語大詞典》:仁良
仁爱善良。亦指仁爱善良的人。管子·宙合:“仁良既明,通於可不利害之理,犹发蒙也。” 尹知章 注:“问於仁良,其事既明见。”
分類:仁爱善良
《國語辭典》:驯善(馴善)  拼音:xún shàn
性情温良。如:「她养的那只小狗,个性驯善,十分惹人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