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6,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中国
居士
弹指
灵山
雪山
天王
贝叶
天竺
丈室
释迦
三时
羯鼓
金轮
刹那
梵音
《國語辭典》:中国(中國)  拼音:zhōng guó
1.上古时代,汉族文化发源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其地为「中国」。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辖境,皆称为「中国」。《诗经。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公羊传。昭公二十三年》:「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
2.朝廷。《礼记。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传》:「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
3.京师。《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汉。毛亨。传:「中国,京师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國語辭典》:居士  拼音:jū shì
1.称隐居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
2.佛教称在家佛教徒。《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清。钱谦益 莆阳陈氏寿宴诗:「方床竺几夹窗纱,人说毗耶居士家。」
《國語辭典》:弹指(彈指)  拼音:tán zhǐ
1.捻弹手指作声。用以表示欢喜、许诺、警告等。原为印度风俗。后亦用来表示情绪激动。《南史。卷四五。王敬则传》:「顺帝泣而弹指:『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旧唐书。卷九一。敬晖传》:「晖等既失政柄,受制于三思,晖每推床嗟惋,或弹指出血。」
2.比喻很短暂的时间。宋。普润大师《翻译名义集。时分。怛刹那》:「僧祇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
3.比喻时间过的很快。《儒林外史》第一回:「弹指又过了三四年,王冕看书,心下也著实明白了。」
4.比喻轻易、容易。《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却说周瑜、鲁肃回寨,肃曰:『都督如何亦许玄德取南郡?』瑜曰:『吾弹指可得南郡,落得虚做人情。』」
《國語辭典》:灵山(靈山)  拼音:líng shān
1.灵秀奇异的山岳。
2.有道观佛寺的山。
3.道家以蓬莱山为灵山。
4.灵鹫山的简称。参见「灵鹫山」条。引申为修行处所。
《漢語大詞典》:曾城
(1).传说中的地名。亦泛指仙乡。后汉书·张衡传:“登 閬风 之曾城兮,搆不死而为牀。” 李贤 注引《淮南子》:“ 崐崘山 有曾城九重,高万一千里,上有不死树在其西。”今本《淮南子·墬形训》作“层城”。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皇帝伤 璧臺 之永閟,悼 曾城 之不践。” 金 宇文虚中 《白菊》诗:“月中风露秋夕好,感此仙种来曾城。”参见“ 层城 ”。
(2).指高大的城阙。 晋 陶潜 《游斜川》诗:“临长流,望曾城。” 唐 王勃 《铜雀妓》诗之二:“妾本深宫妓,曾城闭九重。” 唐 杜甫 《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國語辭典》:雪山  拼音:xuě shān
1.山名。(1)天山的别名。参见「天山」条。(2)祁连山的别名。参见「祁连山」条。(3)喜马拉雅山的别名。参见「喜马拉雅山」条。(4)位于台中市和平区及苗栗县泰安乡的交界处,为雪山山脉的最高峰,是台湾的第二高山,高三千九百三十公尺。全山主要由赤褐色页岩所构成,西南侧及西北侧各有一个冰斗,为台湾冰河遗迹最多的地区。
2.山脉名。为台湾主要山脉之一。位于中央山脉的西北方,大致与中央山脉的北段平行。主脉由第一高峰雪山向西南延伸,内含大雪山、小雪山,皆为三千公尺以上的主峰。
《國語辭典》:天王  拼音:tiān wáng
1.春秋经中尊称周天子为「天王」。后用以称天子。《谷梁传。隐公九年》:「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2.神话中的天神。如封神演义中的托塔李天王。
3.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称号。
《國語辭典》:贝叶(貝葉)  拼音:bèi yè
贝多树的树叶。古代印度人将佛经书写于上。《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八:「桦皮、贝叶、笔、墨、灯明,此要所须,便宜多进入。」《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庵住著。」
《國語辭典》:天竺  拼音:tiān zhú
印度的旧称。参见「印度共和国」条。
《國語辭典》:丈室  拼音:zhàng shì
1.一丈见方的房室。形容房间狭小。唐。白居易 秋居书怀诗:「澹然无所欲,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丈室可容身。」
2.称寺庙住持的房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相公别来无恙,粗茶相邀,丈室閒话则个。」
《國語辭典》:释迦(釋迦)  拼音:shì jiā
1.印度一氏族名。佛陀释迦牟尼是此一族人。
2.佛祖释迦牟尼的简称。参见「释迦牟尼」条。
3.参见「释迦果」条。
《國語辭典》:三时(三時)  拼音:sān shí
1.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左传。桓公六年》:「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新唐书。卷一七八。刘蕡传》:「愿陛下废百事之用,以广三时之务,则播植不愆矣。」
2.印度一年分成寒、热、雨三个季节。《大唐西域记》卷二:「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
《國語辭典》:羯鼓  拼音:jié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亦作鞨鼓,是古代龟兹乐、天竺乐、高昌乐、疏勒乐的乐器之一,源出羯族,所以称为羯鼓,状似小鼓,两面蒙皮,均可击打。也称为「两杖鼓」。
《國語辭典》:金轮(金輪)  拼音:jīn lún
月亮。宋。苏轼 和子由诗四首之一:「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國語辭典》:刹那(剎那)  拼音:chà nà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为梵语Kṣaṇa的音译。表示极短的时间。《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二:「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东海扬尘犹有日,白衣苍狗刹那间。」
《國語辭典》:梵音  拼音:fàn yīn
1.诵唱佛经的声音。唐。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2.大梵天王所出的五种清净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