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毒剂(毒劑)  拼音:dú jì
带有毒性的化学战剂。
《國語辭典》:浸蚀(浸蝕)  拼音:jìn shí
1.因液体浸泡而腐蚀、损坏。如:「他准备将这次水灾受浸蚀的家具丢弃。」
2.作金相观察时,将磨光的金属表面以适当的化学药剂施以选择性腐蚀。由于被蚀表面不平,以及晶界部分易于被蚀,于显微镜下可显示清晰的内部组织。
《國語辭典》:腐蚀(腐蝕)  拼音:fǔ shí
1.凡物体因酸类、碱类或盐类的化学作用,而逐渐消损或伤毁,称为「腐蚀」。
2.思想或行为逐渐被恶习污染而变质。如:「投机风气往往腐蚀了社会大众辛勤工作的意愿。」
《漢語大詞典》:光解
靠辐射能(如光)作用的化学分解或解离
使受到光解
《國語辭典》:羊皮纸(羊皮紙)  拼音:yáng pí zhǐ
一种以兽皮制成半透明若羊皮状的纸。通常多指仿羊皮纸。将未加黏料的纸,浸在硫酸的淡液中而成。质地坚韧而柔软,且不透水,可供做文书及包裹用。
《國語辭典》:水质(水質)  拼音:shuǐ zhí
水的品质、性质。如:「经过多年整治,这条河川的水质已明显改善许多。」
《漢語大詞典》:质学(質學)
(1).品质学识。 清 陈确 《寄刘伯绳书》:“ 仲彝 之弟 子霖 ,质学更纯,亦犹 仲木 之有 裒仲 也。”
(2).旧称化学。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而一般论者,咸谓研求质学为自强独立之原因。” 严复 《原强》:“不为力学、质学,则不足以审因果之相生,功效之互待也。”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质学有醇酒硝硫酸之发明,数学有代数三角之进步。”
《國語辭典》:惰性  拼音:duò xìng
1.某些物质不易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化合,这种性质称为「惰性」。如氦气就是惰性物质。
2.因生活和工作散漫懒惰而形成的习性。如:「他的惰性大家都知道,好吃懒做是出了名的。」
《國語辭典》:版画(版畫)  拼音:bǎn huà
用镂刻或腐蚀的方法,在铜版、锌版、木版、石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腐蚀,再涂上油墨或水性颜料,以纸或布拓印出来的图画。有孔版画、凸版画、凹版画及平版画等四种基本类型。也作「板画」。
《國語辭典》:试纸(試紙)  拼音:shì zhǐ
1.考试卷。
2.一种化学用品。浸过指示剂或试剂的纸条,用来检验液体的酸碱性、物质中所含某种化合物或离子的存在。如石蕊试纸检验酸碱性;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氧化剂如亚硝酸、双氧水。
《國語辭典》:试卷(試卷)  拼音:shì juàn
考试用的卷子。如:「时间到了,监考老师收回试卷。」也称为「考卷」。
《國語辭典》:吸管  拼音:xī guǎn
1.一种由塑胶作成,专供吸食饮料时使用的管状物。也称为「麦管」。
2.用以量取液体的玻璃管。两端细,中间粗,上刻c.c.度数。
《國語辭典》:蚀刻(蝕刻)  拼音:shí kē
利用酸性化学药品来腐蚀金属或玻璃,而产生图案的方法。
《國語辭典》:提炼(提煉)  拼音:tí liàn
用火加热,或用物理、化学的方式,将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的杂质去除,而提取所需要的较精细成分。如:「汽油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
《國語辭典》:炭化  拼音:tàn huà
古代植物长时间埋藏在地下,在高温、高压作用下,逐渐变成煤的过程。也称为「煤化」。
《國語辭典》:烫发(燙髮)  拼音:tàng fǎ
用特制的药水,在适当的温度下改变发型。如:「她烫发后,看起来十分妩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