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至道
皇极
不极
内则
建中
方圆
律吕
绳墨
格言
一理
正道
无德
立极
武德
失道
《國語辭典》:至道  拼音:zhì dào
1.大道,至善至美之道。《礼记。学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文选。韦曜。博弈论》:「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明时。」
2.宋朝太宗的年号(西元995~997)。
《國語辭典》:皇极(皇極)  拼音:huáng jí
1.皇帝所建立的准则、规范。《晋书。卷三。武帝纪》:「应受上帝之命,协皇极之中。」
2.帝位或王室之位。《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名器崇于周公,权制严于伊尹。至于世祖,遂享皇极。」
《漢語大詞典》:皇极殿(皇極殿)
明 宫殿名。本名 奉天殿 , 清 改名 太和殿 ,为皇帝视朝之所。在今 北京市 故宫 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皇极殿 ,即 奉天殿 也,金砖玉瓦。” 清 黄宗羲 《明司马澹若张公传》:“ 皇极殿 工已抵八九,止用银壹百伍拾万两。”日下旧闻考·宫室·明一:“上曰 皇极殿 ,中曰 中极殿 ,后曰 建极殿 ,所谓三大殿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六章:“ 崇祯 十五年二月十八日晚上,月亮刚升上 皇极殿 的琉璃觚棱。”
《國語辭典》:不极(不極)  拼音:bù jí
1.不急。《淮南子。精神》:「随其天资,而安之不极。」
2.不到极端。《文选。陆机。辩亡论》:「乱不极则治不形。」《旧五代史。卷二七。唐书。庄宗本纪一》:「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
《漢語大詞典》:内则(内則)
(1).礼记篇名。内容为妇女在家庭内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礼记·内则题注 孔颖达 疏:“ 郑玄 目録云:‘名曰《内则》者,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此于《别録》属子法。’以闺门之内,轨仪可则,故曰内则。”
(2).借指妇职、妇道。后汉书·皇后纪序:“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闺房肃雍,险謁不行也。” 唐 皮日休 《九夏歌·王夏》之四:“出有嘉谋,入有内则。” 明 李东阳 《封恭人黄氏墓志铭》:“嘉其世受文行,又美其内则之懿。”
《漢語大詞典》:建中
谓建立中正之道,以为共同的准则。《书·仲虺之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 蔡沉 集传:“立中道於天下。中者,天下之所同有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朕闻古先哲王之理也,玄默无为,端拱思道……厚下以立本,推诚而建中。”
《國語辭典》:方圆(方圓)  拼音:fāng yuán
地方范围。《水浒传》第一一回:「是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馀里。」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俺这里方圆四十里,再无一分人家。」
《國語辭典》:律吕(律呂)  拼音:lǜ lǚ
古时用来校正乐音的器具。以十二个竹管制成,依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管称「律」,包括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成偶数的六管称「吕」,包括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后遂以律吕为音律的统称。
《國語辭典》:绳墨(繩墨)  拼音:shéng mò
木工取直的工具。《礼记。经解》:「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后借以比喻法度、规矩。《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國語辭典》:格言  拼音:gé yán
可以为人法则、砥砺言行的简短词语。《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崔琰》:「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格言至言,悉嘉言之可听。」
《漢語大詞典》:一理
(1).同一准则。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 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明 胡居仁 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
(2).一个道理。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 宋 真德秀 《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
(3).同一地理区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且 吴 与 越 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 吴 侵伐,大过五也。”
(4).温习一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國語辭典》:正道  拼音:zhèng dào
1.正确的道理。《文选。班固。东都赋》:「既闻正道,请终身而诵之。」《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
2.正当的途径。《韩非子。说疑》:「朋党比周以事其君,隐正道而行私曲。」也作「正路」。
3.正派。如:「他为人正道吗?」
《漢語大詞典》:无德(無德)
(1).谓言行不合社会的准则和规范;没有德行。左传·闵公二年:“无德而禄,殃也。”国语·晋语九:“君子哀无人,不哀无贿;哀无德,不哀无宠。”史记·龟策列传:“渔者利其肉,寡者贪其力,下为不仁,上为无德。”
(2).指无德行之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甚惧焉!”
(3).不用感恩。管子·明法解:“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则民受赏而无德也。”
(4).见“ 无德而称 ”。
(5).见“ 无得 ”。
《漢語大詞典》:无德而称(無德而稱)
(1).无何恩德可以称道。论语·季氏:“ 齐景公 有马千駟,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2).谓德高不可言状。后汉书·黄宪传论:“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玼吝。将以道周性全,无德而称乎?” 李贤 注:“道周备,性全一。无德而称,言其德大无能名焉。”
分類:恩德称道
《漢語大詞典》:无得(無得)
(1).犹无从。《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邢昺 疏:“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得,一本作“ 德 ”。参见“ 无从 ”。
(2).犹不许,不准。《商君书·垦令》:“无得为罪人请於吏而饟食之。”汉书·朱博传:“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匿。欺谩半言,断头矣!”
(3).未能得以。宋史·胡松年传:“﹝ 张敌万 ﹞向在 淮南 诱敌深入,步骑四集,悉陷於淖,无得解者, 金 人至今胆落。”
(4).无所得。吕氏春秋·君守:“君也者以无赏为赏,以无得为得者也。”
《漢語大詞典》:立极(立極)
(1).树立最高准则。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所以报本反始,所以庆长立极。” 明 唐顺之 《廷试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极。”
(2).登帝位;秉国政。 宋 文天祥 《逐鹿》诗:“ 轩辕 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上帝传下玉旨云:‘朕立极以来,未会卿等,今立此会,名曰三界通明会。’” 清 李振裕 《祠阙里雅》诗:“於皇时 清 ,继天立极。”
《國語辭典》:武德  拼音:wǔ dé
1.用兵所应遵守的准则。《尉缭子。兵教上》:「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2.军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即《孙子兵法。始计》所说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期望军人能「智者不惑、信者不贰、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严者不私」。
3.汉雅舞名。
4.唐高祖的年号。(西元618~626)
《漢語大詞典》:武德舞
雅舞名。多用于宗庙祭礼。汉书·礼乐志:“《武德舞》者, 高祖 四年作,以象天下乐己行武以除乱也。”东观汉记·明帝纪:“上尊号曰 显宗 ,庙与 世宗 庙同,而祠祫祭於 世祖 之堂,共进《武德》之舞。”宋书·乐志一:“﹝ 汉高祖 ﹞又造《武德舞》,舞人悉执干戚。”隋书·音乐志上:“皇考 高祖武皇帝 神室奏《武德舞》辞。”
《國語辭典》:失道  拼音:shī dào
1.迷路。《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晋文公出亡,箕郑挈壶餐而从,迷而失道,与公相失。」唐。牛僧孺《郭元振》:「夜行,阴晦失道,久而绝远有灯火光,以为人居也。」
2.失去标准,违反正道。晋。潘岳〈西征赋〉:「平失道而来迁,繄二国而是祐。」《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臣谓中国之失吴、蜀、幽、并,皆因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