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恶候(惡候)
预后不良的症候。《医宗金鉴·四诊总括·察色》:“青主惊风赤火热,黄伤脾食白虚寒,黑色主痛多恶候,明显浊晦轻重参。”注:“面黑主痛,多是恶候。”
分類:不良症候
《国语辞典》:畦作  拼音:xī zuò
在降雨多、潮湿而排水不良的田地或黏重土田,须作畦后栽培,称为「畦作」。
《国语辞典》:大字本  拼音:dà zì běn
1.宋时刻书,多用大字。其版框纸幅,亦皆高大,每行最多不过十七、八字。藏书家称此版本为「大字本」。
2.今泛指字体较大的版本,对视力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儿童刊物多标榜大字本。」
《國語辭典》:恶癖(惡癖)  拼音:è pǐ
不良的嗜好。如:「他有吸食安非他命的恶癖。」
《漢語大詞典》:旧洿(舊洿)
亦作“ 旧污 ”。 陈垢。引申为旧时不良的政治和习俗。左传·文公六年:“ 宣子 於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治旧洿。” 杜预 注:“治理洿秽。” 孔颖达 疏:“法有不便於民,事有不利於国,是为政之洿秽也。” 陆德明 释文:“洿,本又作污,同。” 唐 裴度 《黄目樽赋》:“动明酌而曼醁腾光,澄旧污而圆规纳照。” 元 郝经 《开平新宫》诗:“雷雨施庞泽,乾坤洗旧污。”
《國語辭典》:有伤风化(有傷風化)  拼音:yǒu shāng fēng huà
对风俗教化有不良的影响。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你道做了有伤风化,谁就你那燕尔新婚。」《黄绣球》第二八回:「女学堂也说是有伤风化,禁去几处。」
《漢語大詞典》:玩鲍(翫鮑)
语本《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以“翫鲍”谓久处不良环境,习而不察。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岂翫鲍者忘兰,而大迷者易性乎?何先生未寤之久也?”
《國語辭典》:歪风邪气(歪風邪氣)  拼音:wāi fēng xié qì
邪恶不良的风气。如:「这项政策对于打击歪风邪气,已产生效用。」
分類:不良风气
《國語辭典》:以毒攻毒  拼音:yǐ dú gōng dú
用有毒的药物来治疗毒疮等疾病。比喻用狠毒的手段来对付狠毒的手段或人。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九。骨咄犀》:「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三侠五义》第一回:「我何不以毒攻毒,叫陈林掌刑追问?他二人做的事,如今叫一人受苦,焉有不说的道理?」
《漢語大詞典》:药物毒性反应
指药物引起的严重功能紊乱和器质损害的严重不良反应。除个别过敏体质外,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久是重要因素。如过量过久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对第八对颅神经有明显毒性,可致耳鸣、眩晕、耳聋。氯霉素、合霉素和多数抗癌药物对造血系统有毒性,可抑制骨髓造血,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漢語大詞典》:休息字
方言。保证停止某种不良活动的书面材料。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小质问。遇有破坏农会的言论行动而罪状较轻的,则邀集多人涌入其家,提出比较不甚严重的质问。结果,多要写个‘休息字’,写明从此终止破坏农会名誉的言论行动了事。”
《国语辞典》:吗啡中毒(吗啡中毒)  拼音:mǎ fēi zhòng dú
因使用吗啡而产生不良的效应,徵状包括昏迷、瞳孔缩小、呼吸抑制、血压降低甚至休克,严重者可以致命。最常见的原因是使用过量。
《国语辞典》:斯文败类(斯文败类)  拼音:sī wén bài lèi
品行不良的文人。《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前两年有过上谕,骂报馆的人都是斯文败类。」
《国语辞典》:裹足不进(裹足不进)  拼音:guǒ zú bù jìn
双足被束缚而不良于行,比喻有所顾忌而停止不前进。《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奈奉阳君妒才嫉能,是以游士裹足而不进,卷口不言。」也作「裹足不前」。
《国语辞典》:旧病难医(旧病难医)  拼音:jiù bìng nán yī
老毛病难以治疗。比喻旧有的不良习性,难以改正。《孤本元明杂剧。三化邯郸。第三折》:「则待作抱官囚,觅不著逃生计,急回头待悔来应迟,又不将心猿意马牢拴系,也不是你本性难移、旧病难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