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人门(人門)
(1).用人环列护卫以为门。周礼·天官·掌舍:“无宫则共人门。” 郑玄 注:“谓王行有所逢偶,若住游观,陈列周卫,则立长大之人以表门。”《孙子·军争》“交和而舍” 三国 魏 曹操 注:“以车为营曰辕门,以人为营曰人门。”
(2).人品与门第。陈书·文学传·蔡凝:“黄散之职,固须人门兼美。”北史·裴叔业传:“﹝ 裴植 ﹞自言人门不后 王肃 ,怪朝廷处之不高。”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柳潭 ﹞以人门第一,选尚公主,拜太子洗马。”
(3).他人门下。 宋 苏轼 《赠仲勉子文》诗:“闲看书册应多味,老傍人门想更慵。”《剪灯新话·金凤钗记》:“自念婚事不成,隻身孤苦,寄迹人门,亦非久计。”
(4). 黄河 中的峡名。在 河南 陕县 东北的 三门山 北侧,与 神门 、 鬼门 并列。 贺敬之 《三门峡歌》:“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
《國語辭典》:寒门(寒門)  拼音:hán mén
1.北极。《楚辞。屈原。远游》:「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寒门。」《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望寒门之绝垠兮,纵余緤乎不周。」
2.贫贱之家。《晋书。卷四五。列传。刘毅》:「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红楼梦》第一七回:「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徵凤鸾之瑞。」
3.谦称自己的家。《后水浒传》第一○回:「杨么迎接了入来,坐定问道:『今日列位尊长何事光临寒门?』」
《國語辭典》:门阀(門閥)  拼音:mén fá
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声望。《新唐书。卷一八二。郑肃传》:「仁表累擢起居郎,尝以门阀文章自高。」《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如此小娘子,该配此才郎!况且年貌相等,门阀相当。」也作「门楣」、「门第」。
《國語辭典》:非类(非類)  拼音:fēi lèi
1.行为不正的人。三国魏。嵇康《圣贤高士传。井丹》:「井丹高洁,不慕荣贵,抗节五王,不交非类。」
2.不同种族的人。《后汉书。卷七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袁术》:「时人多惑图纬之言,妄牵非类之文,苟以悦主为美,不顾成败之计。」
《國語辭典》:人地  拼音:rén dì
1.才能品格及门第家世。《南齐书。卷三三。张绪传》:「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2.人和地的关系。如:「人地生疏」。《新唐书。卷九五。高俭传》:「雅负裁鉴,又详氏谱,所署用,人地无不当者。」
《國語辭典》:人地生疏  拼音:rén dì shēng shū
对当地的人事、地理环境感到陌生。《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想进去望望,究竟人地生疏,不敢造次。」《情变》第六回:「这里人地生疏,样样不惯。」
《國語辭典》:露柱  拼音:lù zhù
古代用以旌表门第的龙柱。《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丑女缘起》:「两脚出来如露柱,一双可膞似厕椽,才礼世尊三五拜,当时白净软如棉。」
《漢語大詞典》:平流
(1).谓出身平常,不是世家门第。新唐书·韦嗣立传:“贵阀后生以徼倖升,寒族平流以替业去。”
(2).平缓地流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山水暴发,则乘遏东下,平流守常,则自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 唐 白居易 《府中夜赏》诗:“白粉墙头花半山,緋纱烛下水平流。”
(3).平静的水流。 唐 上官仪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 明 宋濂 《燕书》之二:“夫 巫峡 之险不能覆舟,而覆於平流。”
《漢語大詞典》:才地
(1).才能和门第。地,通“ 第 ”。晋书·王恭传:“﹝ 恭 ﹞自负才地高华,恆有宰辅之望。”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王忱 死,西镇未定,朝贵人人有望…… 王 ( 王珣 )自计才地,并应在己。”北齐书·阳休之传:“ 休之 多识故事,諳悉氏族,凡所选用,莫不才地俱允。”
(2).才质。地,质地。 唐 元稹 《离思》之三:“第一莫嫌才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清 朱彝尊 《题汪检讨楫乘风破浪图》诗:“ 汪君 才地何峥嶸,直与 东 马 严 徐 并。”
《漢語大詞典》:高闳(高閎)
高大的门。亦指显贵门第。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书》:“伊昔 梁 朝,共奉嘉聘,张兹大帛,处彼高閎。” 宋 苏轼 《求婚启》:“敢凭良妁,往欵高閎。” 清 龚自珍 《尊隐》:“夫日胎於溟涬,浴於东海,徘徊於华林,轩辕於高閎,照曜人之新沐濯。”
《國語辭典》:后门(後門)  拼音:hòu mén
1.房屋后面的便门。《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褚伯玉传》:「年十八,父为婚,妇入前门,伯玉从后门出。」《文明小史》第三二回:「他把几件要紧的地契联单揣在怀中,也从后门逃生,一直出城到乡里躲难去了。」
2.比喻退路、出路或通融、舞弊的途径。明。沈鲸《双珠记》第一四出:「你知我平日代人写状,必要开了后门,留条出路。」《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但是自家心里贪著的,便把来典在毛烈处做后门。」
3.比喻寒微的门第。《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幽冀名儒,后门秀士,不远千里,亦皆游焉。」
4.肛门。《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将膝盖紧紧的抵住后门,缓缓的解开颈上的死结,用手去摩。」
《國語辭典》:寒人  拼音:hán rén
称门第寒微的人。《宋书。卷九三。隐逸传。朱百年传》:「时山阴又有寒人姚吟,亦有高趣,为衣冠所重。」《南齐书。卷六。明帝本纪》:「驱使寒人不得用四幅伞,大存俭约。」
《漢語大詞典》:台门(臺門)
高贵的门第。
(1).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门。因以土台为基,故称。礼记·礼器:“天子、诸侯臺门,此以高为贵也。”礼记·郊特牲:“臺门而旅树。” 孔颖达 疏:“两边起土为臺,臺上架屋,曰臺门。”
(2).泛指高大的门。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凡高大之门,时俗漫呼之曰臺门,虽未尝有筑土为基之实,而其名僭矣。”
(3).城门。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城门皆筑土为之。累土曰臺,故亦谓之臺门也。”南史·朱异传:“每迫曛黄,虑臺门将闔,乃引其卤簿自宅至城,使捉城门停留管籥。”
《漢語大詞典》:兰锜(蘭錡)
兵器架。兰,通“ 阑 ”。 唐 李德裕 《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刘公神道碑铭》:“禁旅总兰錡之兵,古上卿之寄也。”引申指显赫的门第。 清 钱谦益 《〈江田陈氏家集〉序》:“ 陈氏 一门歷三百年,簪缨不絶,兰錡相望。”
《國語辭典》:下品  拼音:xià pǐn
1.品质最差或等级最低者。明。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君看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喻世明言。卷一二。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东京多少名妓,无不敬慕他,以得见为荣。若有不认得柳七者,众人都笑他为下品,不列姊妹之数。」
2.魏晋九品中正制,品第最下的势族。《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國語辭典》:寒贱(寒賤)  拼音:hán jiàn
贫寒而出身卑微。《晋书。卷七一。熊远传》:「今朝廷法吏多出于寒贱,是以章书日奏而不足以惩物。」《南史。卷四九。庾杲之传》:「而州人范兴话以寒贱仕叨九流,选为州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