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门资(門資)  拼音:mén zī
门第资格。晋。王沈〈释时论〉:「岂计门资之高卑,论势位之轻重乎?」唐。薛登 论选举疏:「晋、宋之后,祇重门资,奖为人求官之风,乖授职惟贤之义。」
分類:门第
《國語辭典》:门第(門第)  拼音:mén dì
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声望。《西游记》第二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红楼梦》第二五回:「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也作「门楣」、「门阀」。
《漢語大詞典》:门族(門族)
(1).宗族;家族。后汉书·赵苞传:“从兄 忠 ,为中常侍, 苞 深耻其门族有宦官名埶,不与 忠 交通。”宋书·沈文秀传:“ 弥之 青州 强姓,门族甚多,诸宗从相合率奔 北海 ,据城以拒 文秀 。”南史·刘怀珍传:“司空 竟陵王 诞 反,郡人 王弼 门族甚盛,劝 怀珍 起兵助 诞 。”
(2).犹门第。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序:“ 唐 为国久,传世多,而诸臣亦各俢其家法,务以门族相高。”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自 唐 以前,最重门族; 王 、 谢 、 崔 、 卢 ,擅名奕世。”参见“ 门第 ”。
《國語辭典》:门第(門第)  拼音:mén dì
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声望。《西游记》第二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红楼梦》第二五回:「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也作「门楣」、「门阀」。
《漢語大詞典》:门基(門基)
(1).门庑下的地面。周礼·天官·阍人“掌埽门庭” 清 孙诒让 正义:“盖每门门廡所覆地谓之门基,基以外皆门廷也。”
(2).指门前、门口。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遟遟前涂尽,依依造门基。”
(3).家业。陈书·陆琼传:“此儿必荷门基,所谓一不为少。”
(4).犹门第。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始知登仕路,终是藉门基。”参见“ 门第 ”。
《國語辭典》:门第(門第)  拼音:mén dì
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声望。《西游记》第二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红楼梦》第二五回:「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也作「门楣」、「门阀」。
《國語辭典》:家世  拼音:jiā shì
家族世系或家业身世。《汉书。卷八一。匡衡传》:「子咸亦明经,历位九卿,家世多为博士者。」《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此人家世富豪,尝往洛阳买卖。」
《國語辭典》:清华(清華)  拼音:qīng huá
1.形容辞藻清丽不俗。《晋书。卷三十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
2.形容景物秀丽。晋。谢琨〈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花月痕》第十五回:「只见碧天如洗,半轮明月,分外清华。」
3.形容人清秀俊美。唐。曹唐 萧史携弄玉上升诗:「红粉美人愁未散,清华公子笑相邀。」《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大家围著一看,只见状元清华丰采;榜眼凝重安详。」
《國語辭典》:三绝(三絕)  拼音:sān jué
1.三次断绝。比喻勤于诵读。《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宋。苏轼〈夜梦〉诗:「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
2.三种卓越超绝的才能。《晋书。卷九二。文苑传。顾恺之传》:「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书绝、痴绝。」《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白传》:「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國語辭典》:阀阅(閥閱)  拼音:fá yuè
1.古代贴在门上的功状,在左的称为「阀」,在右的称为「阅」。
2.借指巨室世家。《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贵族称为阀阅,朱门乃豪之第。」也作「伐阅」。
《國語辭典》:清修  拼音:qīng xiū
1.淡泊修为。《晋书。卷九十一。儒林传。徐邈传》:「邈陋巷书生,惟以节俭清修为畅耳。」《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王昶传》:「端一小心,清修密静。」
2.清白显贵的家世。《北史。卷四。魏世宗宣武帝本纪》:「清修出身:公,从八下;侯,正九上。」
3.佛教指在家中修行。《五灯会元。卷十八。空室智通道人》:「未几厌世相,还家求祝发,父难之,遂清修。」
《漢語大詞典》:高华(高華)
(1).指才华出众和地望显贵。晋书·王恭传:“﹝ 王恭 ﹞少有美誉,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
(2).高贵显要。新唐书·萧复传:“ 復 望阀高华,厉名节,不通狎流俗。” 宋 秦观 《贺吕相公启》:“既天资之篤实,加地胄以高华,四世五公,勋在王室,一门万石,宠冠廷臣。”
(3).指门第、职位高贵者。南史·萧琛传:“时 齐明帝 用法严峻,尚书郎坐杖罚者皆即科行, 琛 乃密啟曰:‘……自 魏 晋 以来,郎官稍重。今方参用高华,吏部又近於通贵,不应官高昔品,而罚遵曩科。’” 明 凌世韶 《赠元健似上》诗:“高华振廊庙,味结山与林。”
(4).显贵的官职地位。 宋 苏轼 《贺高阳王待制启》:“伏审显奉恩纶,荣更帅閫。镇武垣之衝要,联内阁之高华。”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表》:“陪众雋以登 瀛 ,已慙薄陋;扈六飞而上雍,遽践高华。”
(5).典雅华美。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芸叟》:“ 杜牧之 诗,风调高华,片言不俗。”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 建安 诸子,雄瞻高华。” 郑振铎 《桂公塘》一:“虽在流离颠沛之中,他的高华的气度,渊雅的局量,还不曾改变。”
(6).高峻瑰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八:“ 灵鷲 高华夜吐云,山凹指点旧家坟。”
《國語辭典》:名门(名門)  拼音:míng mén
有名的望族。唐。李商隐 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叙汉代之名门,韦平掩耀,岁邻三纪,克佐五君。」《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先生名门,又这般大才,久已该高发了,因甚困守在此?」
《國語辭典》:清门(清門)  拼音:qīng mén
1.寒素之家。唐。白居易〈唐故湖州长城县令神道碑铭〉:「长源远派,大族清门。」
2.清代排满兴汉的秘密结社。参见「清帮」条。
《漢語大詞典》:中第
(1).中等的等第。通典·选举一:“ 桓帝 建和 初,詔诸学生,年十六以上,比郡国明经试,次第上名,高第十五人,上第十六人为中郎,中第十七人为太子舍人,下第十七人为王家郎。”北齐书·儒林传·马敬德:“ 敬德 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京,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新唐书·百官志三:“博士教之,功多者为上第,功少者为中第,不勤者为下第。”
(2).中等门第。《魏书·高允传》:“学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先尽高门,次及中第。”
《國語辭典》:寒素  拼音:hán sù
1.寒苦朴素。《南齐书。卷三三。王僧虔传》:「布衣寒素,卿相屈体。」《儒林外史》第八回:「两公子坐著一只小船,萧然行李,仍是寒素。」
2.晋制取士之名。《晋书。卷三。武帝纪》:「令内外群官举清能,拔寒素。」
《國語辭典》:流品  拼音:liú pǐn
派别、职等或门第。泛指人的社会地位。《南史。卷二二。列传。王昙首》:「累迁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任举咸尽其分。」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七。流品》:「晋宋以来尤重流品,故虽蕞尔一方而犹能立国。」
《國語辭典》:旧地(舊地)  拼音:jiù dì
曾经居住或游玩过的地方。唐。王勃〈三月上巳祓禊序〉:「山阴旧地,王逸少之池亭。」唐。刘长卿〈齐一和尚影堂〉诗:「旧地愁看双树在,空堂只是一灯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