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6,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插子
金墀
吉丁
金汁
战甲
鏦鏦
内范
金琅珰
金货
珰珰
铸词
叮当
铮摐
镂膺
冶工
《國語辭典》:插子  拼音:chā zi
武器名。旧时一种单锥状的兵器。《续孽海花》第四七回:「一人随即向地上检起单刀,一人拔出两个插子,向著张黑恶狠狠的立著。」
《漢語大詞典》:插汉(插漢)
(1).插入河汉。极言其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其水南流经 鲁阳关 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 元 钱惟善 《龙峰孤塔》诗:“高标插汉苍龙左,倒影横江白鹤东。” 清 吴伟业 《九峰诗·横云山》:“ 横云 插汉领诸峯,雨过泉飞乱壑松。”
(2). 明 代蒙古族部落名。亦称 插汉儿 、 察罕 、 察哈尔 ,本 元 裔 小王子 之后。 明 嘉靖 间 卜赤 (一作 布希 )驻牧 插汉 之地,因以为名。参阅《清文献通考·舆地二三》
《漢語大詞典》:金墀
用金属装饰的宫阶。借指臣子朝拜皇帝的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五:“綺井含葩,金墀玉箱。” 赵幼文 注:“ 李 注:金墀,犹金戺也。《西京赋》曰:‘金戺玉阶。’案戺即门限,用铜沓冒,黄金涂,谓之金戺。” 南朝 梁 萧统 《殿赋》:“建厢廊於左右,造金墀於前廡。” 唐高宗 《册许敬宗太子太师文》:“晨謁金墀,事切於忠謇;夜随银啟,义光於调护。”
《國語辭典》:吉丁  拼音:jí dīng
拟声词。形容金属、玉器等物碰击的清脆响声。元。张可久〈寨儿令。添晚妆〉曲:「添晚妆,过回廊,吉丁一声环佩响。」《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那时晚生把膀子一挣,吉丁的一声,那车就过去了几十步远。」
《漢語大詞典》:吉丁虫(吉丁蟲)
昆虫名。种类很多。成虫大小、形状因种类而异。体色一般甚美,具金属光泽。头较小,触角短,足短。幼虫体长而扁,乳白色,大多蛀食树木,亦有潜食于树叶中的,为林木、果木的重要害虫。本草纲目·虫三·蛗螽﹝附录﹞引 陈藏器 曰:“吉丁虫。甲虫也。背正緑,有翅在甲下。出 岭 南 宾 澄 诸州。人取带之,令人喜好相爱。媚药也。”
《國語辭典》:金汁  拼音:jīn zhī
1.金属的镕液。《周礼。冬官考工记。𬃄氏》「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句下唐。贾公彦。疏:「此量,谓既准讫,量金汁以入模中铸作之时也。」
2.粪溺。《水浒传》第六三回:「准备檑木炮石,踏弩硬弓,灰瓶金汁,晓夜堤备。」
3.金光闪耀的水。宋。杨万里〈四月十三日渡鄱阳湖〉诗:「波光金汁泻,日影银柱贯。」
《漢語大詞典》:战甲(戰甲)
古时战士穿的护身甲衣。多以皮革或金属制成。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前后用兵二十餘年,国中战甲不少解。” 清 孙枝蔚 《乱后登金山有感》诗:“何时销战甲?高枕看 扬州 。”
《國語辭典》:鏦鏦  拼音:cōng cōng
拟声词。形容金属碰击的声音。宋。欧阳修〈秋声赋〉:「鏦鏦铮铮,金铁皆鸣。」
《漢語大詞典》:内范(内範)
(1).指佛经。 北齐 卢思道 《从驾经大慈照寺》诗:“玄风冠东户,内范軼西陵。”
(2).闺范;妇德。 唐 陆贽 《诰册淑妃王氏为皇后文》:“王教之端始於内范。《风》《关雎》之化,《雅》《思齐》之德。”
(3).浇铸金属器物的内模。 唐兰 《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 殷 墟时代,铸造技术又有了进步,有了内范,才能在器物的腹内铸铭文。”
《漢語大詞典》:金琅珰(金琅璫)
(1).金属制的铃铎。即旧时悬挂于殿、塔四角或屋檐下的风铃。 唐 杜甫 《大雪寺赞公房》诗之三:“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璫。”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檐马:“按金琅璫,谓金鐸也。”
(2).喻指葡萄。 唐 唐彦谦 《咏葡萄》:“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嚲金琅璫。”
《漢語大詞典》:金货(金貨)
金属铸的钱币。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赐解讲钱启》:“无劳磁石之火,金货猥臻;非游玉垒之川,铜山可见。”
分類:金属钱币
《國語辭典》:珰珰(璫璫)  拼音:dāng dāng
拟声词。形容金属撞击的声音。如:「珰珰的钟声响彻云霄。」也作「铛铛」。
《漢語大詞典》:铸词(鑄詞)
亦作“ 铸辞 ”。
(1).锤炼文辞。语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虽取鎔经意,亦自铸伟辞。” 明 文徵明 《题希哲手稿》:“此卷虽君少作,而铸词发藻,居然玄胜。” 清 丘逢甲 《说剑堂集题词为独立山人作》诗:“九霄 太乙 窥铸词,山人説剑当説诗。”《唐人小说·沈亚之〈湘中怨解〉》 汪辟疆 按语:“ 沈氏 尝游 昌黎 之门,文本晦涩,铸辞用字,不落蹊径。”
(2).铸于金属器物上的文字。与“刻辞”相对而言。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四》:“这个铜权的一面刻着 秦始皇 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刻辞,和 秦二世 的补刻辞……但是在另一面则有如下十七字的铸辞。”
《國語辭典》:叮当(叮噹)  拼音:dīng dāng
1.拟声词。形容金、石、玉器等互相碰击的声音。《西游记》第一一回:「只见那壁环佩叮当,仙香异常。」《红楼梦》第五三回:「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也作「玎珰」、「丁当」。
2.一种和尚做佛事所用的法器。形如铜锣,有木把。后亦指孩童所玩的小锣。《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小孩子吹的箫,打的叮当,女人戴的锡簪子。」
3.引申为打破东西。《金瓶梅》第五八回:「如何恁拿出来?一时叮当了我这镜子,怎了?」
《國語辭典》:叮当(叮噹)  拼音:dīng dāng
冲突、动武。如:「他们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叮当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铮摐(錚摐)
象声词。常形容金属撞击声、乐器演奏声、流水声等。 唐 刘禹锡 《伤秦姝行》:“ 蜀 弦錚摐指如玉,皇帝弟子 韦 家曲。” 唐 皮日休 《太湖诗·桃花坞》:“敲竹鬭錚摐,弄泉争咽嗢。”
《漢語大詞典》:镂膺(鏤膺)
马胸前的雕花金属饰品带子。《诗·秦风·小戎》:“虎韔鏤膺,交韔二弓。” 毛 传:“膺,马带也。” 郑玄 笺:“鏤膺,有刻金饰也。” 孔颖达 疏:“鏤膺,谓膺上有鏤,明是以金饰带,若今之鏤胸也……用金谓膺饰,取其坚牢。金者,铜铁皆是,不必用黄金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次日, 莫三郎 果至,鏤膺虎韔,僕从甚赫。”
《國語辭典》:冶工  拼音:yě gōng
镕铸金属的工匠。《淮南子。俶真》:「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于炉中,必有波溢而播弃者。」《晋书。卷九八。王敦传》:「顽凶相奖,无所顾忘,擅录冶工,辄割运漕,志骋凶丑,以窥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