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四世
对扬
期月
居家
久要
不佞
齐州
追远
为命
无容
一成
楚狂
善哉
谷风
礼让
《漢語大詞典》:四世
(1).四代。《书·毕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 孔 传:“言公勉行德,能勤小物,辅佐 文 武 成 康 四世。”礼记·大传:“四世而緦,服之穷也。” 孔颖达 疏:“四世,谓上至高祖,以下至己,兄弟同承高祖之后为族兄弟,相报緦麻,是服尽於此,故緦麻服穷,是四世也。”论语·季氏:“政逮於大夫四世矣。” 邢昺 疏:“言君之政令,及於大夫,至今四世矣。谓 季文子 、 武子 、 悼子 、 平子 也。”
(2).佛教语。指所谓圣世( 释迦 在世时代)、正世( 释迦 灭后一千年间)、像世(次一千年间)、末世(次一万年间)。
《漢語大詞典》:对扬(對揚,對敭)
亦作“ 对敭 ”。
(1).古代常语,屡见于金文。凡臣受君赐时多用之,兼有答谢、颂扬之意。《书·说命下》:“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孔 传:“对,答也。答受美命而称扬之。”《诗·大雅·江汉》:“ 虎 拜稽首,对扬王休,作 召公 考,天子万寿。” 朱熹 集传:“言 穆公 既受赐,遂答称天子之美命,作 康公 之庙器,而勒策王命之辞以考其成,且祝天子以万寿也。”
(2).转为偏义,谓答谢,报答。 汉 蔡邕 《司空文烈侯杨公碑》:“虔恭夙夜,不敢荒寧,用对扬天子丕显休命。”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不能尽忠竭节,对敭王休,策蹇勱駑,祇奉皇眷。”
(3). 唐 宋 以来为官吏除授后谢恩的一种仪式。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吏部流内銓,每除官,皆云权判。正衙谢,復正谢前殿,引选人谢辞。繇 唐 以来,谓之对扬。”
(4).犹比美。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魏文帝 ﹞所计百许篇,率皆鄙质如偶语。惟‘西北有高楼’十餘首,殊美赡可玩,始见其工矣。不然,何以銓衡群彦,对扬厥弟者耶?”
(5).面君奏对。魏书·儒林传序:“州举茂异,郡贡孝廉,对扬王庭,每年逾众。” 唐 杜甫 《赠李十八秘书别三十韵》:“对敭抚士卒,乾没费仓储。”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其奏对君前,当以师老财匱为言。”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八年:“平生言论,无所不道,今者对扬,何得乃尔反覆?” 胡三省 注:“对扬,本於 傅説 、 召虎 。对,答也;扬,称也。后人遂以面对敷奏为对扬。”
(6).答问。《〈孝经〉序》 邢昺 疏引 刘炫 《述义》:“ 炫 谓 孔子 自作孝经……假 曾子 之言,以为对扬之体,非 曾子 实有问也。”
《國語辭典》:期月  拼音:jī yuè
1.一个月。《礼记。中庸》:「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宋。朱熹。章句:「期月,匝一月也。」《南齐书。卷二二。列传。豫章文献王》:「自庾亮以来,荆楚无复如此美政。古人期月有成,而公旬日致治,岂不休哉!」宋。秦醇《谭意哥传》:「更期月,亲已约孙贳殿丞女为姻。」
2.一年、周年。《论语。子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后汉书。卷六一。左周黄列传。左雄》:「观政于亭传,责成于期月。」晋。潘岳 悼亡诗三首之三:「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亹亹期月周,戚戚弥相悯。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國語辭典》:居家  拼音:jū jiā
1.住在家里。
2.家居生活。《孝经。广扬名章》:「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3.住家、民房。《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
《國語辭典》:久要  拼音:jiǔ yāo
1.旧约,以前的约定。《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抱朴子。外篇。行品》:「守一言于久要,历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
2.老朋友。唐。沈亚之《秦梦记》:「本以小女将托久要,不谓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
《國語辭典》:不佞  拼音:bù nìng
1.不才,自谦之词。《左传。成公十三年》:「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诸侯退矣。」《战国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
2.不善用花言巧语讨好人。《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佞。」
《漢語大詞典》:齐州(齊州)
犹中州。古时指中国。尔雅·释地:“岠齐州以南,戴日为 丹穴 。” 郭璞 注:“岠,去也;齐,中也。” 邢昺 疏:“中州,犹言中国也。”列子·汤问:“ 汤 又问曰:‘四海之外奚有?’ 革 曰:‘犹齐州也。’” 张湛 注:“齐,中也。” 唐 李贺 《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國語辭典》:追远(追遠)  拼音:zhuī yuǎn
1.追怀祖先。《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追怀古人古事。《文选。班昭。东征赋》:「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
《漢語大詞典》:为命(爲命)
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论语·宪问》:“为命, 裨諶 草创之, 世叔 讨论之,行人 子羽 修饰之, 东里 子产 润色之。” 邢昺 疏:“命,谓政命盟会之辞也。”
《國語辭典》:无容(無容)  拼音:wú róng
1.仪容不加修饰。《孝经。丧亲章》:「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夫人去笄侧席而坐,安心无容,三月不扫。」
2.不能、不允许。《南齐书。卷一。高帝本纪上》:「行路之人,尚不应尔,今日乃可一门同尽,无容奉敕。」《隋书。卷六五。赵才传》:「自以荷恩深重,无容坐看成败。」
《國語辭典》:一成  拼音:yī chéng
1.一心一意。宋。晁端礼 临江仙。火冷灯词:「阿谁教你惜人深。一成迷后,不望有如今。」宋。周紫芝 清平乐。芦洲晚净词:「梦回满眼凄凉,一成无奈思量。」
2.渐渐。宋。周紫芝 清平乐。青春欲暮词:「人归不掩朱门。一成过了黄昏。只有琐窗红蜡,照人犹自销魂。」宋。吕渭老 扑蝴蝶近。风畦嘄竹词:「夜长旅枕先知,秋杪黄花渐近。一成为伊销损。」
3.十分之一。如:「帐单加了一成服务费,所以总价多了百分之十。」
《國語辭典》:一成一旅  拼音:yī chéng yī lǚ
一成,十平方里。一旅,五百人。一成一旅本指地狭人稀,势力单薄。语本《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后引申为以微薄的力量克敌制胜。清。钱谦益〈棋谱新局序〉:「幼清善用败局,以一成一旅为能事。」
分類:十里五百
《國語辭典》:一成不变(一成不變)  拼音:yī chéng bù biàn
刑罚一经执行,犯人或死或伤的事实,绝不可改变。语本《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引申为事物一经形成,即不易改变。唐。白居易 太湖石记:「然而自一成不变以来,不知几千万年,或委海隅,或沦湖底。」后多用来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作「一成不易」。
《國語辭典》:楚狂  拼音:chǔ kuáng
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陆通。字接舆,因见楚昭王时政治混乱,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后泛称佯狂者或狂放不拘的人。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分類:邢炳
《國語辭典》:善哉  拼音:shàn zāi
称赞的感叹辞。《左传。昭公十六年》:「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西游记》第一回:「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岭登山,广寻些果品。」
《國語辭典》:谷风(谷風)  拼音:gǔ fēng
1.东风。晋。陶渊明〈和刘柴桑〉诗:「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也作「谷风」。
2.在山地,白昼山坡受热较快,空气由谷底沿山坡向山顶流动所形成的风。
3.《诗经》的篇名:(1)〈邶风〉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谷风,刺夫妇失道也。」或以为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是诗。首章二句为:「习习谷风,以阴以雨。」(2)〈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谷风,刺幽王也。」或亦指弃妇之辞。首章二句为:「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國語辭典》:谷风(穀風)  拼音:gǔ fēng
东风。《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其夕谷风迅疾,从东北来。」也作「谷风」。
《國語辭典》:礼让(禮讓)  拼音:lǐ ràng
守礼而不争夺。如:「只要用路人彼此礼让,当可减少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晋。陆机〈吴趋行〉:「礼让何济济,流化自滂沱。」《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下》:「于时垂髫之倪,皆知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