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姬吕
周公 姬旦 和 吕尚 的并称。喻贤能的辅弼之臣。《宋书·周朗传》:“今天子以 炎轩 之德,冢辅以 姬 吕 之贤,故赫然发怒,将以 匈奴 衅旗,惻然动仁,欲使餘氓被惠。”
《漢語大詞典》:堪士
高士;贤能之士。吕氏春秋·报更:“堪士不可以骄恣屈也。” 陈奇猷 校释:“堪士即高士也。説文:‘堪,地突也。’ 朱骏声 《通训定声》云:‘堪为高处。’是堪有高义。”按, 孙星衍 以“堪士”为“湛士”, 俞樾 解为“能士”。
分類:高士贤能
《漢語大詞典》:以誉进能(以譽進能)
根据人们的称誉去进用贤能。管子·明法:“今主释法,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矣。”韩非子·有度:“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旧注:“能由誉进,所以比周於下,求其虚誉。”
《漢語大詞典》:哲髦
指才俊贤能之士。 明 卢楠 《天目山赋》:“ 伯啟 毓於奇石, 傅説 骑乎箕尾。兹山所以发精於哲髦,作镇於江汜。”
分類:才俊贤能
《國語辭典》:筑坛拜将(築壇拜將)  拼音:zhú tán bài jiàng
刘邦筑设坛场任命韩信为大将。典出《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后用以指拜人为将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分類:仰仗贤能
《漢語大詞典》:托骥之蝇
喻指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
《國語辭典》:选贤与能(選賢與能)  拼音:xuǎn xián yǔ néng
选拔贤德,将政事托付有能力的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漢語大詞典》:贤抗(賢抗)
贤能而刚直。韩非子·问辩:“其观行也,以离羣为贤,以犯上为抗。人主者説辩察之言,尊贤抗之行。”
分類:贤能刚直
《国语辞典》:南山雾豹(南山雾豹)  拼音:nán shān wù bào
比喻贤能之士隐居山林而不出仕。参见「雾豹」条。
《国语辞典》:南山隐豹(南山隐豹)  拼音:nán shān yǐn bào
比喻贤能之士隐居山林而不出仕。参见「雾豹」条。
《国语辞典》:祁奚荐仇(祁奚荐仇)  拼音:qí xī jiàn chóu
比喻举拔贤能,以才德为主,不以仇人为顾忌。参见「祁奚之举」条。
《国语辞典》:祁奚举午(祁奚举午)  拼音:qí xī jǔ wǔ
比喻举拔贤能,以才德为主,不以亲人为顾忌。参见「祁奚之举」条。宋。钱易《南部新书。戊》:「张说为左相,知京官考其子,均任中书舍人,特注之曰:『父教子忠,古之善训;祁奚举午,义不胜私。』」
《国语辞典》:求贤用士(求贤用士)  拼音:qiú xián yòng shì
徵求贤能,任用才士。元。白朴《博望烧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贤用士哩,你依著师父出去。」也作「求贤下士」。
《国语辞典》:群贤毕至(群贤毕至)  拼音:qún xián bì zhì
众多贤能的人全部聚集在一起。《周书。卷四一。王褒传》:「昔平吴之利,二陆而已。今定楚之功,群贤毕至,可谓过之矣。」《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小弟许久不曾出门,有疏诸位先生的教。今何幸群贤毕至!」
《国语辞典》:废贤失政(废贤失政)  拼音:fèi xián shī zhèng
废弃贤能的人,丧失为政的道理。《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公荒淫无道,废贤失政,理宜诛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