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典故(续上)
说剑
说项
燕公手
邹子说九瀛
典故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说剑〉~06~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馀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馀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曰:「诺。周善为剑。」……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庄子)曰:「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例句

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 李白 秋夜独坐怀故山

谈天信浩荡,说剑纷纵横。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典故
相关人物
项斯


《全唐诗话》卷四
(项)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因以卷谒敬之,赠诗云:「几度见诗敬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
典故
燕公手

相关人物
张说

参考典故
大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苏?列传·(子)苏颋〉~4402~
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帝爱其文,曰:「卿所为诏令,别录副本,署臣某撰,朕当留中。」后遂为故事。其后李德裕著论曰「近世诏诰,惟颋叙事外自为文章」云。
典故
邹子说九瀛

相关人物
邹衍


《史记》卷七十四《孟子列传》附《邹衍传》
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

例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陈子昂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邹衍

《漢語大詞典》:说剑(説劍,説劒)
亦作“说劒”。 庄子《说剑》篇,写 赵文王 好剑, 庄子 往说之,云:“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劝 文王 好天子之剑。后遂以“説剑”指谈论武事。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歷诸侯而説剑,直之无前;引司马而操弓,观者如堵。” 唐 高适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説剑增慷慨,论交持始终。”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词:“説剑论诗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亦作“说劒”。解掉佩剑。説,通“ 脱 ”。礼记·乐记:“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説剑也。”左传·定公十三年:“ 赵孟 怒召 午 ,而囚诸 晋阳 ,使其从者説劒而入。”
分類:佩剑文王
《國語辭典》:说项(說項)  拼音:shuō xiàng
替人称扬或讲情。参见「逢人说项」条。《孽海花》第九回:「行辕中又送来几封京里书札。雯青一一检视,也有亲友寻常通贺的,也有大人先生为人说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