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捏词(捏詞)  拼音:niē cí
编造谎言。如:「捏词诬告」。
分類:编造言词
《國語辭典》:匹头(匹頭)  拼音:pī tóu
1.迎头、当头。《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杨官人便走,都头赶上,使一棒匹头打下来。」《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连忙脱了衣服,把被匹头兜了,道:『哥哥,好冷!』」也作「劈头」。
2.开头。参见「劈头」条。元。曾瑞〈哨遍。合欢制套。三煞〉:「匹头上面阔,半路里腰折。」
《漢語大詞典》:弄颊(弄頰)
鼓颊。谓动以言词。新唐书·李轨传:“今兴兵讨击尚为难,单使弄颊可下邪?”
分類:言词
《漢語大詞典》:滥言(濫言)
虚妄不实的言词。 洪深 《窃火者·舆论结晶》:“其实神话之外,一切滥言,‘秘闻’,甚至童谣,都可视为变相的舆论。”
《國語辭典》:意译(意譯)  拼音:yì yì
1.翻译外国文字,只译出原文大体的意义,而不逐字逐句地翻译。相对于直译而言。
2.根据某种语言词语的意义译成另一语言的词语。相对于音译而言。
《漢語大詞典》:淫词亵语(淫詞褻語)
亦作“ 淫词秽语 ”。 淫荡猥亵的言词。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改之 ( 刘改之 )全学 稼轩 皮毛,不则即为《沁园春》等调,淫词褻语,污秽词坛。”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词至於 明 ,而词亡矣……自 马浩澜 、 施閬仙 辈出,淫词秽语,无足置喙。”
《漢語大詞典》:淫言媟语(淫言媟語)
轻狎的言词;淫秽猥亵的言词。 唐 杜牧 《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尝痛自 元和 已来有 元 白 诗者,纤艳不逞……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 明 陈霆 渚山堂词话卷二:“僧 仲殊 好作艳词……大率淫言媟语,故非衲子所宜也。” 清 宋永岳 《志异续编·殷循复》:“窃以为 文公 乃 唐 时一代人杰,何致淫言媟语,见於咏歌?”亦作“ 淫言狎语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洪遂初:“﹝ 襄城 ﹞一日偶至书院中,见案上一帙,观之,乃春画也。每幅有 洪 诗,多淫言狎语,遂为逐客。”
《國語辭典》:义正词严(義正詞嚴)  拼音:yì zhèng cí yán
义理正当,措词严厉。《醒世姻缘传》第六八回:「狄希陈若是有正经的人,把那义正词严,有纲纪的话拦阻他,难道他会插翅飞得去不成?」《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魏竹冈拆开看时,不料上面写的甚是义正词严。」也作「词严义正」、「辞严气正」、「辞严义正」、「义正辞严」。
《漢語大詞典》:跩文
犹转文。说话爱用书面语和文言词,以显示有学问。 峻青 《海啸》第二章:“‘什么叫必要?’ 老金头 打断了 老宫 的话说。‘你就别给我跩文啦。’”
《漢語大詞典》:造言捏词(造言捏詞)
捏造虚假的言词。 明 李贽 《穷途说》:“今既乱以皮鞭打 常闻 矣,犹然不得快活,復怨怒上山,造言捏词。”
《漢語大詞典》:玄言诗(玄言詩)
指 魏晋 时一些清谈家用 老庄 言词写成的诗。 朱自清 《日常生活的诗》:“ 陶 ( 陶渊明 )诗显然接受了玄言诗的影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 曹魏 末年,清谈家 何宴 一类人始作玄言诗。所谓玄言诗,就是用些 老 庄 的话头,做成浮浅乏味的诗句。”
《漢語大詞典》:媟词(媟詞)
轻薄或淫秽的言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黄昏后诣门作礼,祝以媟词。”
《国语辞典》:朴讷诚笃(朴讷诚笃)  拼音:pú nà chéng dǔ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聊斋志异。卷六。蕙芳》:「马生其名混,其业亵,蕙芳奚取哉?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
《国语辞典》:乱言片楮(乱言片楮)  拼音:luàn yán piàn chǔ
草率的言词、短笺。《三国演义》第二七回:「乱言片楮,冒渎钧威,甚罪大矣!」
分类:草率言词
《国语辞典》:构词惑众(构词惑众)  拼音:gòu cí huò zhòng
设计言词迷惑众人。指散播不实的言论。如:「我们要看清事实,不要被构词惑众的人矇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