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十二支  拼音:shí èr zhī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支。也称为「十二子」。
《國語辭典》:干支  拼音:gān zhī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合称为「干支」。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如:「旧时,人们习惯以干支纪日。」《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上任吉期》:「干支喜与本命行年相生,忌相冲剋。」《清史稿。卷二四八。孙可望列传》:「可望遂尽有云南,自号平东王,以干支纪年,铸钱曰『兴朝通宝』。」
《國語辭典》:肴覈  拼音:yáo hé
1.通称谷类以外的食品,如肉类蔬果等。也作「殽核」。
2.咀嚼。《文选。班固。典引》:「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谊之林薮。」
《漢語大詞典》:烈精
光明。《文选·班固〈典引〉》:“盖以膺当天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蓄炎上之烈精,藴 孔佐 之弘陈云尔。” 蔡邕 注:“谓火, 汉 之德也。” 李周翰 注:“言 汉 德之盛,如火炎上有其光明。”
分類:光明蔡邕
《国语辞典》:九势(九势)  拼音:jiǔ shì
论述书法运笔的九种规矩,东汉蔡邕所定。包括上覆下承、左右回顾、藏锋、藏头、藏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也称为「九势八字诀」。
《國語辭典》:平天冠  拼音:píng tiān guān
古代天子的礼冠。《通俗常言疏證。服饰。平天冠》引《容斋三笔》:「祭服之冕,自天子至于下士执事者,皆服之,特以梁数及旒之多少为别,俗呼为平天冠。」
分類:蔡邕
《漢語大詞典》:孔繇
孔子 之道。文选·班固〈典引〉:“夫图书亮章,天哲也; 孔 繇先命,圣孚也。” 蔡邕 注:“繇,道也。言 孔子 先定道,诚至信也。”繇,一本作“ 猷 ”。
分類:孔子蔡邕
《漢語大詞典》:阴宗(陰宗)
指月亮。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 孔颖达 疏引 汉 蔡邕 曰:“日为阳宗,月为阴宗。”
《漢語大詞典》:采鳞(采鱗)
(1).彩色鳞片。借指龙。文选·班固〈典引〉:“扰緇文皓质於郊,升黄辉采鳞於沼。” 蔡邕 注:“听德知正则黄龙见。” 吕延济 注:“此谓黄龙也。”
(2).指建筑物上的彩色龙形雕饰。 清 朱茂暉 《崇祯戊辰湖上观毁逆奄祠记事》诗:“或为九楹殿,升降雕采鳞。”
《国语辞典》:丝发之功(丝发之功)  拼音:sī fǎ zhī gōng
微小的功劳。汉。蔡邕〈戍边上章〉:「父子一门兼受恩宠,不能输写心力,以效丝发之功。」
《国语辞典》:绝世超伦(绝世超伦)  拼音:jué shì chāo lún
冠绝当世,超过同辈的人。汉。蔡邕〈陈寔碑〉:「颍川陈君,绝世超伦,大位未跻,惭于臧文窃位之负,故时人高其德,重乎公相之位也。」也作「绝世无伦」。
《国语辞典》:诲而不倦(诲而不倦)  拼音:huì ér bù juàn
教导人有耐心而不知疲倦。汉。蔡邕〈彭城姜肱碑〉:「有名物定事之能、独见先睹之效,然犹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也作「诲人不倦」。
《国语辞典》:悉心毕力(悉心毕力)  拼音:xī xīn bì lì
竭尽才智和力量。汉。蔡邕〈太尉杨赐碑铭〉:「乃及伊公,克光前矩,悉心毕力,胤其祖武。」也作「悉心戮力」、「悉心竭力」。
《国语辞典》:悬车告老(悬车告老)  拼音:xuán jū gào lǎo
比喻年老辞官,引退家居。汉。蔡邕〈陈实碑〉:「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闭心静居。」也作「悬车致仕」。
《国语辞典》:文姬入塞  拼音:wén jī rù sài
杂剧名。明陈与郊作。演蔡邕之女蔡琰逃难时,遭匈奴掳去纳为妃,十二年后曹操得知,乃遣使持金璧至匈奴,赎其归汉的故事。
《国语辞典》:远图长虑(远图长虑)  拼音:yuǎn tú cháng lǜ
设想深远,考虑周延。汉。蔡邕〈交趾都尉胡府君夫人黄氏神诰〉:「心耽其荣,体安其玄,远图长虑,用遗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