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歇家
(1).旧时的一种职业,专营生意经纪、职业介绍、做媒作保、代打官司等业务。亦指从事这种职业的人。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四:“加以皂快之拘提,歇家之酒食,吏胥之恐喝,所费多歧。”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赵昂 访知巷口做歇家的 王婆 ,在 沉 家走动识熟,且是利口,善於做媒説合。”《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众人多是做过交易的,各有熟悉经纪歇家通事人等,各自上岸,找寻发货去了。”
(2).旅舍。《六部成语·户部》“歇家”注:“停歇客商货物之家也。” 清 李渔 《蜃中楼·望洋》:“正是歇家不管人饥饱,祗要朝朝算饭钱。”
《国语辞典》:全职(全职)  拼音:quán zhí
只从事一种职业。相对于兼职而言。如:「诚徵全职助理。」「他是公司的全职人员,必须配合公司各项业务活动。」
《漢語大詞典》:鱼儿活(魚兒活)
宋 时称养殖、货卖金鱼的职业。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物产:“金鱼……今 钱塘门 外多蓄养之,入城货卖,名鱼儿活。”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社会:“鱼儿活行,以异样龟鱼,呈献豪富。”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小经纪:“诸般虫蚁,鱼儿活,虼蚪儿。”
《漢語大詞典》:笔摩(筆摩)
彝族以求神、作帛、送鬼为职业的人。《中国民间故事选·创造万物的巨人尼支呷洛》:“天上有一个叫 比恩阿子 的笔摩,那人神通广大。”
《漢語大詞典》:户口册
亦作“户口簿”。 记载住户人口(户主和成员)、姓名、籍贯、年龄、职业等内容的簿册。《柳南续笔·太湖渔户》引 清 吴友篁 《太湖渔风》:“渔家日住湖中,自无不肌粗面黑。间有生女莹白者,名曰‘白囡’,以誌其异。渔人户口册中两见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但仔细一看,却是属于别一本户口册上的。” 周立波 《盖满爹》:“ 楠木乡 的八个联组,五百来户,他人人熟悉,家家清楚。他的脑壳就是一本活的户口册。”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江涵笑第四次录音》:“ 曾蔷玖 曾拿户口簿和定期存单在银行里办过一个过户手续。”
《漢語大詞典》:从业(從業)
就业;从事某种职业。《人民日报》1981.5.16:“1980年底,全国有社队企业143万个,从业人员3050万人,总收入614亿元。”
《漢語大詞典》:谋差(謀差)
谋取差事;谋求职业。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一出:“趁着青年,靠着苍天,不惮艰难,不爱金钱,倒有个阁上 凌烟 ,不强似谋差夺掌把声名换,抵多少富贵由天!” 田遨 《杨度外传·保和殿御试》:“ 杨度 要进京, 夏寿田 也要到京谋差。”
《國語辭典》:青帮(青幫)  拼音:qīng bāng
清代反清复明的秘密结社。为陈园所创设,以义气相号召。参加者多从事漕运,活动于长江南北一带的大、中城市。清亡以后,仍颇具势力。
《漢語大詞典》:职业杀手
职业的杀人凶手
受雇以撰写谴责文章或抨击文章为职业而毫无个人顾忌的作者
《漢語大詞典》:职业道德(職業道德)
从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如医务道德、教师道德、商业道德、律师道德等。
《國語辭典》:找事  拼音:zhǎo shì
1.找工作。如:「他毕业之后,到处找事都没著落。」
2.找藉口挑剔别人,制造事端。如:「他一天到晚找事,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也作「找麻烦」、「找碴儿」。
《漢語大詞典》:屠工
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 汉 王充 论衡·讥日:“海内屠肆,六畜死者日数千头,不择吉凶,早死者未必屠工也。”
《漢語大詞典》:相面先生
旧称以相面为职业的人。 徐迟 《牡丹》四:“一位有名的铁嘴,相面先生,哲学博士,曾经推算过她的生肖时辰,说她已给他带来了吉祥之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七章:“ 晓燕 活泼地大笑起来:‘你倒成了个相面先生啦!什么时候学的这套本事?’”
《漢語大詞典》:相地家
旧指以看风水为职业的人。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黟县山水记:“邑志云, 南屏 实 南榦 祖脉,相地家言也。”参见“ 堪舆家 ”。
《國語辭典》:堪舆家(堪輿家)  拼音:kān yú jiā
替人勘察风水的人。《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传》:「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也称为「风水先生」。
《漢語大詞典》:星卜家
以星相卜卦为职业的人。《水浒传》第一○四回:“ 李助 是个星卜家。”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樟柳神》:“星卜家争相售买,得之者,为人推算,灵应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