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神盟
谓不拘形式,在精神上结盟。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岁丙子, 金沙 张公亮 、 吕霖生 , 盐官 陈则梁 , 漳浦 刘渔仲 , 雉皋 冒辟疆 盟於 眉楼 , 则梁 作盟文甚奇,末云:‘牲盟不如臂盟,臂盟不如神盟。’”
《國語辭典》:莅盟(蒞盟)  拼音:lì méng
会盟,缔结盟约。《谷梁传。僖公三年》:「公子季友如齐莅盟。」
《漢語大詞典》:离衡(離衡)
指 战国 时以 齐国 为首的 关 东六国相约结盟,粉碎 秦国 的“连衡”策略。史记·秦始皇本纪:“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纵离衡,并 韩 、 魏 、 燕 、 楚 、 齐 、 赵 、 宋 、 卫 、 中山 之众。” 司马贞 索隐:“言 孟尝 等四君皆为其国共相约结为纵,以离散 秦 之横。”文选·贾谊〈过秦论〉作“离横”。
《漢語大詞典》:齐牺(齊犧)
古代诸侯缔结盟约时用作祭品的纯色牲畜。左传·昭公十三年:“ 晋 礼主盟,惧有不治,奉承齐牺而布诸君,求终事也。” 杜预 注:“齐牺,齐盟之牺牲。”
《漢語大詞典》:牲盟
杀牲歃血以结盟。语本礼记·曲礼下:“涖牲曰盟。” 孔颖达 疏:“涖,临也。临牲者盟所用也。盟者杀牲歃血誓於神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追古贵信,结言而已,不至用牲盟而后成约。”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盟於 眉楼 , 则梁 作盟文甚奇,末云:‘牲盟不如臂盟,臂盟不如心盟。’”
分類:歃血结盟
《國語辭典》:拜盟  拼音:bài méng
结盟为兄弟。《儒林外史》第二回:「顾二哥是俺户下册书,又是拜盟的好弟兄。」
《漢語大詞典》:威廉·退尔
剧本。德国席勒作于1804年。14世纪,奥地利统治下的瑞士人民结盟准备起义。农民射手退尔原无意参与起义,在遭到总督迫害后,只身射死了总督,于是各州人民相继起义,推翻了奥地利的统治,退尔被推崇为民族英雄。
《国语辞典》:契合金兰(契合金兰)  拼音:qì hé jīn lán
契合,情志相投。金兰,结盟兄弟。契合金兰形容朋友情意相投合,如兄弟一般。明。汪廷讷《狮吼记》第一○出:「自合与老爷情投胶漆,契合金兰。」也作「契若金兰」。
《国语辞典》:西欧联盟(西欧联盟)  拼音:xī ōu lián méng
由英国、法国、义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西德七国所结盟的组织。于西元一九四八年的布鲁塞尔条约(Brussels Treaty)中组成,目的在加强西欧国家的经济、社会合作及军事方面的集体防护,以对抗东欧集团。同时并监督西德重整军备,以防止德国再度侵略。联盟中置有理事会和秘书处,总部设于伦敦。
《国语辞典》:刑马作誓(刑马作誓)  拼音:xíng mǎ zuò shì
宰马盟誓。古代结盟,杀马见血,以表示守信不悔。《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诸子孙。」
《国语辞典》:大同盟  拼音:dà tóng méng
多数国家或团体共同缔结盟约所形成的大团体。
《国语辞典》:拜把兄弟  拼音:bài bǎ xiōng dì
朋友结盟为兄弟。如:「他是我高中的拜把兄弟。」也称为「拜把子」、「谱兄弟」。
《国语辞典》:车笠之盟(车笠之盟)  拼音:jū lì zhī méng
古代越俗与人结盟,封土为祭,祝曰:「君乘车,我带笠,它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它日相逢为君下。」见晋。周处〈风土纪〉。后遂用车笠之盟比喻友谊深笃。
分类:结盟封土
《国语辞典》:谱兄弟(谱兄弟)  拼音:pǔ xiōng dì
异姓结盟兄弟。也称为「拜把兄弟」、「拜把子」。
《漢語大詞典》:兵盟
军事结盟。 郑观应 《盛世危言·交涉》:“其公使俱称全权,可以专制交涉兵盟之政。”
分類:军事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