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6,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秩祀
位次
优等
等数
望秩
虚器
中中
户等
大物
九棘
官班
位居
顶戴
均分
等类
《漢語大詞典》:秩祀
依礼分等级举行之祭。孔丛子·论书:“ 孔子 曰:‘高山五岳定其差,秩祀所视焉。’” 唐 柳宗元 《湘源二妃庙碑》:“ 唐 命秩祀,兹邑攸主。” 明 许宗鲁 《东岳》诗:“秩祀严东土,明禋冠五宗。” 清 姚鼐 《宋双忠祠碑文》:“今天子褒礼忠节,虽亲与圣朝为敌难而殞者,皆隆崇諡号,俾吏秩祀。”
分類:等级
《國語辭典》:位次  拼音:wèi cì
位置的次序。引申为等级、地位。《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
《國語辭典》:优等(優等)  拼音:yōu děng
上等。或于上中下三等之外,更加一等,高于上等的称为「优等」。
《漢語大詞典》:等数(等數)
(1).等级与数量。周礼·秋官·掌客:“掌四方宾客之牢礼餼献,饮食之等数与其政治。”
(2).数学上指相等的数。
《漢語大詞典》:望秩
谓按等级望祭山川。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 ,柴,望秩于山川。” 孔 传:“ 东岳 诸侯竟内名山大川,如其秩次望祭之。谓五岳牲礼视三公,四瀆视诸侯,其餘视伯子男。”《汉书·王莽传中》:“伏念予之皇始祖考 虞帝 ,受终 文祖 ,在璇璣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秩于山川,徧于羣神,巡狩五岳,羣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 明 宋濂 《游锺山记》:“按《地理志》, 江 南名山唯 衡 、 庐 、 蒋 。 蒋山 固无耸拔万丈之势,其与三山并称者,盖为望秩之所宗也。”
《國語辭典》:虚器(虛器)  拼音:xū qì
1.有其器而无其位。指以下僭上。《左传。文公二年》:「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
2.有名无实。《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曰》:「至使嗣主侧目,敛衽于虚器。」
3.空虚的器物。《淮南子。缪称》:「有勇者不可劫以惧,如饥渴者不可欺以虚器也。」
《漢語大詞典》:中中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五等。书·禹贡:“﹝ 冀州 ﹞厥田惟中中。” 孔 传:“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书·禹贡:“﹝ 徐州 ﹞厥赋中中。” 孔 传:“赋第五。”
(2).中等;一般。 宋 何薳 墨经·松:“矿而挺直者曰籤松,品惟中中。”《平山冷燕》第五回:“领出一个女子来,年纪只好十五六岁,人物也还中中。”
(3).不偏不倚貌。 宋 苏辙 《书〈楞严经〉后》:“每趺坐燕安,觉外尘引起六根,根若随去,即堕生死道中。根若不随,返流全一,中中流入,即是涅槃真际。”
《漢語大詞典》:户等
古代政府将民户按资产多寡分为不同等级以征收赋税。 汉 代按财产比例向商人、手工业者,征赋税, 北魏 献文帝 天安 、 皇兴 年间,将民户分为三等九品,按户等征税,后废; 北齐 再施行。 唐高祖 武德 六年定天下户为三等, 武德 九年,又改为九等。 宋太祖 建隆 中,定民户为九等,上四等按等出税,其馀五等蠲免,实际仅五等; 宋仁宗 至和 时,遂行五则法,按资产多寡分为五等。 元 代分三等九甲,主要实施于中原地区。 明 代按职业分民户、军户、匠户三等,但不作为征税的标准。后遂废止。参阅史记·平準书魏书·食货志宋史·食货志上五明史·食货志一续文献通考·户口二
《漢語大詞典》:大物
(1).指天下或帝位。庄子·在宥:“夫有土者,有大物也。” 成玄英 疏:“九五尊高,四海弘巨,是称大物也。” 宋 黄庭坚 《书磨崖碑后》诗:“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
(2).指表示等级的仪制礼法。国语·周语中:“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荀子·赋》:“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 杨倞 注:“夫人之大者莫过於礼,故谓之大物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礼乐征伐,先王治世之大物也。”
(3).犹重器。 明 宋濂 《隋室兴亡论》:“盖天下大物也,可以德持,不可以力竞。”
《漢語大詞典》:九棘
(1).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树九棘为标识,以区分等级职位。周礼·秋官·朝士:“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郑玄 注:“树棘以为立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后因以九棘为九卿的代称。《后汉书·寇荣传》:“臣思入国门,坐於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黄卷青灯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 明 李东阳 《送钱先生致仕》诗:“加冠号冢宰,名位班九棘。”
(2).药名。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其次则含地黄煎,或含玄胆汤及蛇脂丸,九棘散,则已动者更牢。”
《漢語大詞典》:官班
官职的等级位次。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识量》:“ 张説 拜集贤学士,於院所讌会,举酒, 説 推让不肯先饮,谓诸学士曰:‘学士之礼,以道义相高,不以官班为前后。’” 唐 刘禹锡 《和仆射牛相公见示长句》:“流辈尽来多叹息,官班高后少过从。”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班分内外,游处遂参差。”
《漢語大詞典》:位居
在一个等级标准中占有或维持一个相对位置。例如:全班位居第一。
《國語辭典》:顶戴(頂戴)  拼音:dǐng dài
1.敬礼。南朝梁。武帝〈金刚般若忏文〉:「顶戴奉持,终不舍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举家顶戴不尽。可见世间刑狱之事,许多隐昧之情,一些造次不得。」
2.清代官吏品级,以帽上顶珠的色质为别,称为「顶戴」。
《國語辭典》:均分  拼音:jūn fēn
平均分摊。如:「这次聚餐费用由公司同仁均分。」《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顾三郎一夥,重泊船于芦苇丛中,将所得利物,众人十三分均分。」
《漢語大詞典》:等类(等類)
(1).等级类别。孔丛子·刑论:“中国之教,为内外以别男女,异器服以殊等类。”
(2).同辈;同类。后汉书·陈寔传:“自为儿童,虽在戏弄,为等类所归。”宋书·卜天生传:“屋后有一大阬,广二丈餘,十人共跳之皆渡,唯 天生 坠阬, 天生 乃取实中苦竹,剡其端使利,交横布阬内,更呼等类共跳,并畏惧不敢。”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稠禪师 ﹞闭户抱金刚足而誓曰:‘我以羸弱为等类轻侮,为辱已甚,不如死也。’”
(3).相同,相等。 清 唐甄 潜书·审知:“智力等类,熟知将能;信疑爱怨,熟知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