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痴瞪瞪(癡瞪瞪)
亦作“痴瞪瞪”。 形容神情呆滞。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一章:“ 高增福 痴瞪瞪地站在砖脚地想:‘我这阵就走,没探到这小子心底上。’”
分類:神情呆滞
《漢語大詞典》:痴眉钝眼(癡眉鈍眼)
亦作“痴眉钝眼”。 神情迟钝呆滞。 克非 《春潮急》二:“半箩筐砖头瓦块的话,轰得牛贩子不知东南西北,霎时痴眉钝眼,回不了神。”
《國語辭典》:神色自若  拼音:shén sè zì ruò
神色从容自然,很镇定的样子。如:「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够神色自若地克服。」《北齐书。卷二八。列传。元晖业》:「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琼饮酒一大卮,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数升,神色自若。」
《國語辭典》:若有所失  拼音:ruò yǒu suǒ shī
神情怅惘,有所失落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句下刘孝标注引《典略》曰:「怅然若有所失。」《红楼梦》第六回:「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也作「若有所丧」、「若有所亡」。
《漢語大詞典》:讪谲(訕譎)
形容诡秘而嘲弄的神情。 克非 《春潮急》十一:“他望着 李春山 讪谲地笑笑:‘你是村主任,最好你去领头。’”
《國語辭典》:哭丧脸(哭喪臉)  拼音:kū sāng liǎn
形容悲苦不悦的脸色。如:「我再也不愿见到他那副哭丧脸了。」
《漢語大詞典》:惊急力(驚急力)
形容神情惊慌。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二折:“諕的我呆打頦空张着口,惊急力,怕抬头。”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諕的他对面无言,有似风颠,惊急力前合后偃。”
分類:神情惊慌
《國語辭典》:眉飞色舞(眉飛色舞)  拼音:méi fēi sè wǔ
形容非常喜悦得意的神情。《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花月痕》第六回:「已是眉飞色舞,豪情勃发了。」也作「色飞眉舞」。
《國語辭典》:抡眉竖目(掄眉豎目)  拼音:lūn méi shù mù
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如:「同事之间需和睦相处,何必动辄抡眉竖目的闹得不愉快呢?」也作「怒目横眉」、「横眉怒目」。
《國語辭典》:目瞪口歪  拼音:mù dèng kǒu wāi
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红楼梦》第三三回:「贾政此时气的目瞪口歪,一面送出那长史官。」
分類:神情
《漢語大詞典》:目乱精迷(目亂精迷)
眼花缭乱,神情迷惑。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精迷。”精,一本作“ 睛 ”。
《國語辭典》:木木然  拼音:mù mù rán
呆滞无神的样子。如:「他两眼木木然,不知在发什么呆。」
分類:神情麻木
《國語辭典》:木雕泥塑  拼音:mù diāo ní sù
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偶像。比喻人被突发事件吓呆得手足无措,不知所云。《红楼梦》第九四回:「找是没处找,回又不敢回,怡红院里的人吓得个个像木雕泥塑一般。」《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因此只管一屋子人,只大家对愣著,如木雕泥塑,不则一声儿。」也作「泥塑木雕」。
《國語辭典》:迷花眼笑  拼音:mí huā yǎn xiào
形容高兴的神情。《野叟曝言》第二五回:「那太监喜得迷花眼笑,也不更数,把袋里的蕃鞶倒了出来,给与翠莲。」
分類:欢乐神情
《漢語大詞典》:脸神(臉神)
脸上的神情。《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我一面説话,偷看三爷脸神,虽然带着笑,却气象冰冷,跟那冻了冰的 黄河 一样。” 萧红 《生死场》四:“ 王婆 看一看 赵三 的脸神,看一看周围也没有可坐的地方,她转身出来,她的心徘徊着。”
分類:脸上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