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输赢无定,报应分明(输赢无定,报应分明)  拼音:shū yíng wú dìng,bào yìng fēn míng
(谚语)输赢虽然不一定,报应却是确实明白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虽然是输赢输赢无定;也须知报应报应分明。」
《国语辞典》:真赃正贼(真赃正贼)  拼音:zhēn zāng zhèng zéi
窃贼、赃物等犯罪的确实證据。《水浒传》第三三回:「还你一个證见,教你看真赃正贼,我不屈你。」
《国语辞典》:凿凿有据(凿凿有据)  拼音:zuò zuò yǒu jù
确实而有依据。《扫迷帚》第一○回:「老兄六尺须眉,何苦同妇人女子一般识见,造言惑众,说得天花乱坠,凿凿有据呢?」
分类:确实依据
《国语辞典》:有凭有据(有凭有据)  拼音:yǒu píng yǒu jù
有确实的凭證、根据。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
《国语辞典》:硬是要得  拼音:yìng shì yào dé
四川方言。确实是了不起。如:「中华棒球队的表现硬是要得,令观众喝采不绝。」
《国语辞典》:担保权(担保权)  拼音:dān bǎo quán
债务人为保證日后能确实清偿债务,而由其本人或保證人提供具有财产价值之物作为担保。若将来债务无法偿还,债权人得就其先前所提供之担保物取得清偿。此种得就担保物使债务获得清偿之权,称为「担保权」。如:「民众向银行贷款,银行可向民众要求提供抵押物的担保权。」
《漢語大詞典》:盖然论
一种主张确定性是不可能的(特别在物理学和社会科学中)而概然性就是支配信仰和行动的理论
一种理论,认为在不可能有确定性的道德问题中,由于对所包括的原则的明确知觉或由于感觉有合适的可靠的权威的支持,因而被看作具有可靠的概然性的任何过程都是可能发生的;特指这样一种理论,它主张在不可能有确定性的道德问题中,任何具有可靠概然性的过程都可能发生,即使当一个相反的过程是或者似乎是具有更大的概然性时仍然是这样
一种理论,它主张在道德问题中不可能有确实性,因此只有遵循盖然性较大的道路
《國語辭典》:对保(對保)  拼音:duì bǎo
一种经保證人具书面保證以后,当面向保證人核对,證明保證属实的手续。
《國語辭典》:查无实据(查無實據)  拼音:chá wú shí jù
经过调查后找不出确实的證据。《歧路灯》第一○一回:「那两个差头,白白的又发了一注子大财,只以『查无实据』禀报县公完事。」
《漢語大詞典》:传着(傳著)
谓将明显确实之事传示于人。《穀梁传·庄公七年》:“春秋著以传著,疑以传疑。”
《國語辭典》:千真万确(千真萬確)  拼音:qiān zhēn wàn què
非常确实。《精忠岳传》第一四回:「千真万确,朝廷已差官往前去征剿了。」也作「千真万真」。
分類:确实
《國語辭典》:实繁有徒(實繁有徒)  拼音:shí fán yǒu tú
人数众多。《书经。仲虺之诰》:「简贤附势,实繁有徒。」《聊斋志异。卷六。周三》:「但此辈实繁有徒,不可善谕,难免用武。」也作「繁有徒」。
《漢語大詞典》:事核言直
事情确实,文辞直捷。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重刊闺范序:“然且一人绘一图,一图敍一事,附一赞,事核言直,理明词约,直闺壼之箴鑑也。”
《漢語大詞典》:碻凿(碻鑿)
真实;确实可靠。 鲁迅 《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引 佩蘅 《孔诞祝圣言感》:“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由近及远,由内及外,皆有轨道之可循,天不变道亦不变,自有碻凿之理由也。”参见“ 确凿 ”。
《國語辭典》:确凿(確鑿)  拼音:què zuò
真实、确定,不容怀疑。如:「言之确凿」、「證据确凿」。
《國語辭典》:煞强如(煞強如)  拼音:shà qiáng rú
胜过、强过。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二折:「簌地毡帘下玉钩,煞强如独钓在江头。」《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马市』一成,岁岁享无穷之利,煞强如抢掠的勾当。」也作「煞强似」、「索强如」。